空间素材吧 关注:7,544,515贴子:475,344,725

回复:宝石盘点:精致切割闪闪发光 钻石也不过是碳·[SCR]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宝石的密度变化具有很小范围性
宝石晶体由于形成环境比较复杂,形成的温度压力相对要高,对其化学元素的组成相对要求严格,成分比较纯净,所以宝石的密度值比较稳定,变化范围相对要小得多,如钻石的相对密度值为3.52左右,变化范围较小,3.52值可作为鉴别钻石的标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9楼2014-07-24 18:20
回复
    六、宝石的导热性
    宝石晶体对热的传导能力相对较强,即传热的速度较快,作为首饰使人们有凉爽的感觉。不同的宝石由于化学组成和化学键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导热性差异也较大,如钻石晶体是自然界导热能力最大的—种晶体;而水晶晶体的导热能力相对要低。但与非晶体、玉石和有机宝石相比,宝石的导热能力要远远大于它们。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0楼2014-07-24 18:22
    回复
      2025-05-29 15:21:49
      广告
      七、宝石的加工具有标准性
      宝石是由各种晶面组成的几何体,宝石的美丽主要是通过面对光的反射、折射或透射表现出来的。要使光线照在宝石上呈现最佳的光学效果,对宝石刻面的加工则要求特别严格。不同的宝石晶体由于化学组成与化学键的差异,所形成的晶体特征也不同,同时也形成不同光性特征与光学方位。宝石的加工要求则体现在对每一种宝石必须按一定的光学方位来加工,具体反映在对宝石的晶面数目、大小、形状、面之间的夹角等要求上,形成一定的加工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其呈现出最佳的光学效果。如钻石的晶面数目要加工成57或58,刻面的形状要有八边形、三角形、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及三角扇形等,这些面要按照一定方式进行规律的分布,同时还要求各面的大小及面之间的夹角保持一定角度,即形成了很严格的规范。否则,则为加工失误,会影响宝石的美丽与价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1楼2014-07-24 18:22
      回复
        八、宝石的体积相对要小,重量也轻
        宝石由于是单晶体,在自然界的条件与环境下,其生长的速率很慢,生长的时间很长,所形成的晶体体积相对玉石则要小得多,其重量同样也小得多。如钻石晶体在自然界形成1克拉(o.2g),就被称为大宝石晶体。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2楼2014-07-24 18:24
        回复
          九、宝石硬而脆
          宝石是单晶体,化学键多为共价键、离子键或二者组成的复合键,这些化学键的特征是键的强度特大,形成的晶体硬度也大,抗击外力的打击和研磨的能力强,所以宝石的硬度都比较大。但由于这些化学键都是离子或原子在晶体结构中呈平衡的结果,其握力大小、离子或原子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其弹性系数低,导致晶体的弹性特差,容易超过弹性界限,使晶体呈现出脆性特征,即怕碰怕摔,容易碎裂。如钻石就是最硬最脆的晶体。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3楼2014-07-24 18:25
          回复
            五、早期利用
            使用宝石可在人类历史中回溯很远:至少在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5000——前12000年),非洲、中东等地的人们就已经用贝壳、骨块、牙齿和卵石来装饰自己。最初人们所用的是颜色明亮、图案美观的矿物,在装饰用宝石的修正技术出现后,人们开始选择使用不透明和较软的宝石。后来,随着修正技术的改进(本质上就是最早的宝石切割),人们开始使用其他较硬宝石。同为相对较硬的石英的玛瑙和岩晶珠,在公元前7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今伊拉克)的嘉谟(Jarmo)就非常流行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4楼2014-07-24 18:26
            回复
              切割技术的第二次飞跃同样发生在拥有雕刻石柱图章的美索不达米亚。这种手指大小的雕刻石柱被当做标记工具使用。它在潮湿的黏土上滚过,会留下独特的印记。这种柱状图章作为食物也很贵重,可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据记载,这是人类相信宝石本身具有“神秘”力量的开始,这种信仰在生辰石的佩戴和新世纪(New Age)用途中沿存至今。埃及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都认为有色宝石具有治疗功效。选用何种宝石和其他康复矿物,是由体内待治疾病的颜色(如黄疸、蓝唇或热红肤)决定的。其他有色物质,如植物,也具有同样功效,但宝石可长久保持颜色不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5楼2014-07-24 18:27
              回复
                宝石亦泛指珍贵的石头。《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十一月丁酉,行幸 许昌宫 ” 宋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金山玄川溢涌,宝石负图,状象灵龟。” 金 元好问 《云岩》诗:“ 会稽 禹 穴深无底,宝石偷来定山鬼。”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宝石》:“宝石出 西番 、 回鹘 地方诸坑井内, 云南 、 辽东 亦有之。有红、绿、碧、紫数色。”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三章:“宁做穷人脚下的尘土,不当坏人戒指上的宝石!”


                67楼2014-07-24 18:28
                回复
                  2025-05-29 15:15:49
                  广告
                  六、宝石的七种效应


                  68楼2014-07-24 18:28
                  回复
                    璀璨的宝石绚丽多彩,是通过颜色、光泽、透明度、折光和琢型等衬托出来。由于其结晶时其内部常含有包裹体、双晶纹、晶格结构缺陷等,造成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现象,在光照下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常见的特殊光学效应有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月光效应、游彩效应、金星效应、发光效应等。


                    69楼2014-07-24 18:29
                    回复
                      一、星光效应
                      星光效应指表面琢成弧形的宝石在光线照射下,呈现相互交汇的四射,六射,十二射的星状光芒的现象。产生这一效应的原因是由于宝石内部有很多平行排列的针状包裹体。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0楼2014-07-24 18:29
                      回复
                        二、猫眼效应
                        弧面水晶在光线照射下,水晶表面呈现的明亮的光带,转动水晶时,光带移动,似猫眼细长的眸子,称猫眼效应或游彩效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1楼2014-07-24 18:30
                        回复
                          三、变色效应
                          水晶在日光或灯光(富于红光的灯光)等不同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称为水晶的的变色或变彩效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2楼2014-07-24 18:30
                          回复
                            四、游彩效应
                            游彩效应又称游色效应。即在白光照射下,同一水晶戒怖上同时显示出多色变换闪光的一种现象。当转动水晶或光源时,可见水晶色彩不断游动变换,闪闪迷人,出现红、橙、黄、绿等的多种色谱。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3楼2014-07-24 18:31
                            回复
                              2025-05-29 15:09:49
                              广告
                              五、月光效应
                              月光石是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两组相互近似垂直的双晶纹,对入射光散射,密集的散射光线集中在一起,呈朦胧的晕色,如同月光,所以称为月光效应。具月光效应的微斜长石称为月光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4楼2014-07-24 1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