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chumif1吧 关注:13贴子:328
  • 1回复贴,共1
新高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25 09:54回复
    语文4[br/]1.D 2.C[br/]3.自满的人,学不到东西。(或者:只有谦虚,才能学到知识)[br/]4.汉字书写,是亲近民族语言的一种情感,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举动。提笔忘字,不仅仅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冲击,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功利的结果。(要求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一正一反,言之成理即可,句式大致相当。)[br/]5.C 6.D 7.B[br/]8.(1)全柔曾使全琮携带数千斛米到吴地,进行交易。[br/](2)敌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全琮则常常身披铠甲手持兵器,侦察警戒不休。[br/](3)纵然能够获利,也不足以削弱敌人而与国家的威望相称。[br/]9.(1)颈联描绘了战后的残酷场景,全军战败后,遗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战马还识得残破的军旗。营造了孤独、悲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铺垫。[br/](2)尾联与题目照应,是全诗主题所在。“我”有心祭奠你,又疑心你尚活在人间,此时只有遥望天涯而哭。尾联隐寓了作者对故人逃过劫难的希望和对残酷战争的痛恨与控诉。[br/]10.(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以手抚膺坐长叹。(3)此情可待成追忆。[br/](4)举匏樽以相属。 (5)八百里分麾下炙。 (6)侈,恶之大也。[br/](7)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br/]11.阅历丰富;顽强坚定;寂寞孤独;热爱自然。[br/]12.比喻,把晚霞比喻成“火”、“烟”。拟人,“织”把晚霞人格化。写出了黄昏时分晚霞的绚烂热烈,反衬出山谷的悄寂无声以及行脚人的孤独寂寞。[br/]13.承上启下。打破前文荒寂的气氛,引出下文牧羊女出现的情节。[br/]14.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痴迷于山间美景的行脚人、唱着山家歌曲的牧羊女使这一片山水多了一份灵动悠远的韵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牧羊女的俏皮、行脚人的包容,使文章具有一种灵动和谐之美;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之美,挥鞭的牧羊女、惬意的打着喷涕的狗和肚儿便便的山羊构成了一幅和谐富有诗意的画面。[br/]15.首先提出论题:技术化的教育形式和高度体制化的应试渗透导致我们的人生发展平庸化,接着论述杰出人物的人生直接奠基于年少时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形成的自由探究的习惯,而后批评削减儿童自由、扼杀学生想象、兴趣和爱心的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最后得出结论:功利化、世俗化的教育及其评价体制使我们变得平庸。(每点2分,2、3两点也可合并为一点说:接着正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7-25 09: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