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坛吧 关注:45贴子:196
  • 0回复贴,共1

《紫薇降在何方?是何许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紫薇降在何方?是何许人?》
分类:个人日记
[2013-05-31 15:24]
全文阅读(共2页)
  紫薇降在何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灵感顿生,即兴挥笔,只当是一种猜测!
  1, 出自下层人:
  以后的战争一旦爆发,死伤的人数将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朝代的战争。但观我们现在中国人的人心,一旦战争爆发,有权势的人,有钱的人大多会举家外逃,逃至异国他乡,然后隔海观火或者隔洋观火。
  现在的中国人有一种这样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管这件事伤害到多少平民老百姓,只要没伤到管事的人他们自己,与及他们的家人,他们就会漠不关心。这种心态就会导致一旦战争爆发,这些人就会举家外逃,逃至异国他乡,然后隔海观火或者隔洋观火。
  就只有下层的平民老百姓逃无处逃,逃无法逃,反正都是死,就只有置于死地而后求生,才有一条活路。紫薇星出自下层人,才会为民族,为国,为民而拼搏,不惜玉碎,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推背图》上这句:“虽非豪杰也周成”形容最为合适。
  2, 文凭不高:
  照现在的教育,就是说让一个人从小读书,读十几年国家规定的教育,所学的知识,想成为一个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这个能不能,我就不敢妄加评论。但说想成为一个能令整个世界为之折腰,为之臣服的人,凭这些教育是肯定不行的。
  而一个人花上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读这些书,再涉及其它的学术,惜人生苦短,怕命没那么长呀!
  这个人应该是书读得不多,像刘伯温与张良似的奇遇,得到一本奇书或者一批奇书;或者像刘邦似的得异人指点,或受梦启发……,转向学某种学术,或者像《推背图》上的那句:“好把旧书多读到”。
  读书多的人嘛,古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说读书人顾虑太多,机会就会过去,机会过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就会错失,建功立业的机会错失了,就是任蜀山上的杜鹃鸟哭啼出血也唤不回那错失的良机。
  3, 不是某个宗教的宗教徒:
  治天下以帝王之术为主。教化天下,古时,中国以儒教为主,道教,佛教等宗教为辅。
  有一件事就可以说明:唐朝时,佛教很火热。唐太宗李世民也崇尚佛教,《西游记》这本小说就可以说明当时唐朝的人很信佛教。那时庙宇到处林立,和尚可以坐吃享成,“要饭”美其名“化缘”,念几句经就可以接受他人的供奉,还可以免役,免税。
  有个道士叫傅奕,看着佛教的人这样,很不顺眼,就公开叫板佛教众僧,还著书立说,站出来反对佛教。
  佛教界的人不服气,心想,你这不是嫉妒吗?当时佛教界的代表人物法琳,也公开揭秘老子(道教的创始人)的身世:老子的父亲是个独眼龙,脚一瘸一拐的,还少了一只耳朵,七十多岁,还讨不到老婆,后来不知他怎么使出什么降凤多少掌,与他的老主顾家的佣人老剩女私通,生下了老子。
  这佛教的人一揭道教老子的短,李世民就不愿意了,李氏一族为了抬高身价与老子扯上了关系,大家就可以想象出为什么李世民不愿意,这不是骂他的祖先吗?
  李世民就立马下令,对佛教界的代表人物法琳说:佛经不是说,只要一念观音菩萨,就可以刀枪不入,不能伤到念者身吗?今儿个,我让你念七天的观音菩萨,然后在你身上试刀,看看能不能伤到你身?
  从这件事来看,李世民是不可能不知道宗教的缺陷,作用就是为了愚民。
  再比如说基督教,耶稣被绞死后又复活了,这不是明摆着骗人吗?如果绞也绞不死,这些基督教徒不是会无法无天吗?宗教的作用就是愚民。
  4, 灵魂深藏某种潜能:
  照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所受的教育,要一统整个世界的学术,似乎还没发现。除非,这次紫薇星灵魂深处藏着某种潜能,一到云开雾散,斗转星移时,他潜意识的东西就会渐渐打开。
  5, 治世会不拘一格:
  现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学的知识就是反封建反迷信。其实,有时,我觉得封建时的有些治世术不会比现在人的治世术差,对于这个问题,我就不敢妄加评论,也不想评论。
  6, 圣人的教化:
  古代,大到朝庭,有朝庭的教化;中到家族,有族规,族法;小到家庭,有家法,家教。
  现在有什么?我不知道,现在的教化,我也不想评论。
  但圣人的教化肯定有他独特的地方。
  7, 对圣人的约束,管教,与及圣人的所敬畏:
  如果真能出一个这样千古旷世一出的圣人,那么谁能约束住他?谁能管教他呢?肯定有,如果没有的话,就会成为无法无天,就成不了这个千古旷世一出圣人。
  如果他不敬畏谁,就会成为夏桀,商纣一样的人,一定有他敬畏的地方。
  既然他受命于天,天,地就会约束他,管教他,而他也会对天——心存敬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25 14: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