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LTE TDD的非主流地位是我国的特殊支持也改变不了的
尽管我国从3G直到4G都对TDD给予了特殊的支持,然而,在移动通信系统上FDD处于主流、TDD处于辅助附属的非主流地位,这一点,至少在4G时代是不会改变的,因为这有其技术和历史的原因。
首先,从技术和历史上,FDD从来就是主流。TDD是一种时分技术,任何“时分XX”的技术都是进入数字时代才出现的,然而在数字时代之前的几十年就已经有了模拟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的TACS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即“大哥大”)就是。这些模拟系统的双工方式自然都只能是FDD。因此从1G、2G直到4G,FDD都是主流,这就是技术上和历史上的原因。
其次,国际上长久以来的频谱资源分配也是FDD主流地位的体现。由于一直以来FDD都是主流,因此历来的频谱都主要是以成对的方式(即FDD频谱)进行分配的。而TDD的应用起初只是出于对成对分配剩下的剩余频谱进行充分利用的目的,这也决定了TDD作为辅助、附属的非主流地位。因此,大量的已分配频谱都是FDD频谱。目前国际上FDD与TDD已有频谱资源的比例约为5.6:1,而且TDD频谱主要都是位于较高频段的非优质频谱,这充分体现了FDD主流、TDD非主流的地位。当然在另一方面,FDD的主流地位也造成了3G时由于FDD频谱的天价而导致的3G泡沫(而当时在某些欧洲国家,TDD频谱却是被作为垃圾频谱免费搭配给FDD频谱得主的)。
当然,TDD有它的优点,它不需要成对的频谱,能够使用FDD 不能使用的零散频谱,频率配置比较灵活,这也是TDD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原因(TDD也有它的严重弱点,在此略)。在频谱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TDD的这一优点也越来越具有重要性。而对于同时拥有FDD和TDD频谱的运营商,随着其FDD主力网络的容量趋于紧张,也会择机启用TDD频谱进行混合组网以解决网络容量问题。因此,进入4G后TDD的重要性的确有所提高,但是至少在4G时代,FDD的主流地位还是不会改变的。
目前我国将发展领先的LTE FDD予以人为的限制而将发展次序应当在后的LTE TDD予以优先,甚至在频谱资源上将原本可以成对分配应用于FDD方式的频谱有意规划为TDD方式,这些做法其实都是违背行业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现实的。
因此,对于LTE,在同时具有FDD和TDD频谱的情况下,TDD都不是首选,是合理和符合客观现实的。虽然中国的特殊支持肯定会极大的推动LTETDD的发展,但仍不足以改变LTE TDD在全球的定位和市场及产业格局。
当然,尽管都是TDD,但是LTE TDD还是会比TD-SCDMA具有好得多的市场前景。一方面,LTE TDD并不像TD-SCDMA那样属于只有中国自己推行和应用的自主标准,LTE TDD在不少国家都会获得应用;另一方面,由于WiMAX的失败在所难免,WiMAX运营商也多半都会选择转向LTE TDD,成为LTE TDD的一个重要市场。因此,LTE TDD拥有的这种全球市场前景,是TD-SCDMA完全不可比拟的。
因此,我国对TD-LTE的特殊支持其实并没有支持自主标准的意义,也没有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意义,对国家安全也没有特殊意义,对我国民族通信产业发展更加没有特殊意义。与LTE FDD相比,LTE TDD对于中国并不具有特殊利益,因此,对TD-LTE刻意进行特殊的排他性扶持是完全不应该的。
更多信息,请关注手机及配件信息交流群 36945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