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我之所见
诗歌是一种体载,最初是从老百姓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它有别于散文和小说,它的语言文字应该比散文和小说更精练,诗首先强调的意境,然后是语言的优美,如果只追求优美的文字而没有意境和内含,那是华而不实,文以载道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学主线.在八十年代未期中国诗坛,出现了"汪国真热"他的诗一味地迎合老百姓的口味,几乎是大白话,在当时很流行,可是到了九年代中期便无人问津了,我还看到一篇文章说"汪国真骗了一代人"当然这有点夸大其词,但也反应了一部分人的心态。我听一些诗友说诗歌只能被少数人欣赏,成为少数人的专利,那就太低估老百姓的欣赏水平,我国先锋派诗人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打着诗歌革命的旗号,弄一些生硬难懂的文字,以显其高深,但老百姓不买帐,看不懂,最后也不了了之.这两种现象都是一种偏激.
我认为作诗写文章只要写的东西有人看,能产生共鸣,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经得起时间的沉淀,那一定是好东西.
以上的,没有借鉴任何资料,只是个人的愚见.
惭愧在诗家面前说诗,班门弄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