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波观·婚姻的科学解读
【本章摘要】
从《心术》到《离婚律师》,波叔已非首次诠释国产行业剧。之前也提及过,这类剧集的专业性会是吸引波叔的一个重要因素。用科学的理性解读社会感情话题,这会是“科学波”的显著特点。本章节你会发现,对于一部集合婚姻爱情与国家法律的这样相对中性剧集,由波叔来出演倒是极为适合。他有演员的感性,但也会很专业且理性地操作其中,从而自己从中获得一番新感悟,然后分享给我们,值得你我反思……
【听讲提示】
生活中的波叔家庭幸福,但讲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婚姻话题,波叔的解读会在极具科学性的基础上又显得很接地气,本章节你不会听得云里雾里,相反还有因此产生共鸣与思考,这是一个演员的新戏感受,也更像是一个社会学者的课题讲述,听波叔如何把敏感沉重的话题科学化,为了生活得更加坦然,我们都该认真听听。
“婚姻是社会需求,出轨是自然现象”
云信:对于《心术》和《离婚律师》这类行业剧,很多观众会在意剧集的专业性,作为演员你会有这样的顾虑吗?
吴秀波:我们的这个戏啊,可能如果没有参与的演员不知道,这个戏在检审的过程中是经过几个部门的检审,一个是我们文化部门,一个就是我们需要司法部门来看这个戏,对于不专业的词汇,在前期就会有一个指导,在后期还会有一个修正。
云信:你曾经说过演员出身的导演会具有服务意识,那么像作家出生的导演韩寒、郭敬明这类导演你有什么评价?
吴秀波:他们可能更具社会敏感话题的关注度吧,我觉得写文字的或多或少都这样,因为我合作过的比如六六,他们就会对社会敏感话题的关注度超过我们业内的专业编剧。
云信:拍这部戏有没有去感受一下生活,拍完以后对婚姻有没有一些什么新的感悟?
吴秀波:为了这部戏我体验了爱情和婚姻,试验律师的我就是看了看打官司的过程和《婚姻法》,以前我拍另外一个行业剧也是律师的角色,我也体验过律师的生活。我发现婚姻有时候被人想的太过复杂,太不全面,我拍完这部戏才知道,婚姻不是男女情感的产物,它是社会需求,可能我们都在想,男女好他们就需要结婚,这是现代人的想法,我们把时间倒推到很久以前,不管是繁衍后代,还是所谓的爱情产生,其实都是没有婚姻这个载体的,所以婚姻的产生是一种社会需求,社会为什么需要婚姻,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的,它是一种大众层面的认知和意识,如果你对婚姻承载了太多的欲望和责任的话,婚姻就会变得不堪重负,然后就会导致婚姻的解体。
云信:近来律政题材的电视剧挺多的,这次由你带来的“离婚律师”会给观众一些怎样的全新感受?
吴秀波:我以前演律师,不是像现在这种民事律师,我觉得我们的国家需要普法、知法和护法,其实我们第一次拿到《婚姻法》那个小本的时候,我们突然间想到了一件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和道理,剧组已婚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了解什么是婚姻法,这个不了解来源于没有这个普法过程,从我们上学起,一直在教着我们数学、几何、语文、政治,但没有人教会我们婚姻,没有人教我们简单的法律,我觉得这是现今需要的社会需求。
云信:现在娱乐圈有男明星出轨的现象,而您在戏中也被前妻给背叛了,你怎么看出轨这件事?
吴秀波:出轨啊,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吧,但是有风险和损失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解释(呵呵)。
原文链接:
http://news.ifeng.com/a/20140728/41330941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