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谁主 才不算一场辜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题记
深秋的天气越来越凉了,荀彧心里感慨,以便拉紧了身上的衣服,可还是不暖和,还是觉得冷。
“大人,需要添置些衣物吗?”一旁的侍从问道。
“不用了。”荀彧淡淡地回答,只是心冷罢了。为何而心冷呢?怕是人心易变吧。
“小叔。”荀攸从一旁走来。
“怎么了?”没什么好事儿吧,荀彧自嘲了下。
“丞相请您随军。”荀攸道。
“回报丞相,彧从。”荀彧用一种特别坚定的语气回答。
貌合神离,用来形容现在的曹操和荀彧再合适不过了。
荀彧简单地收拾了衣物,还不忘带上熏香的炉子。
“呵呵,都要死的人了还熏什么香?”荀彧自言自语,恰巧入了荀攸的耳。荀攸忙说:“小叔,不会的,丞相只是想让您随军,想让您跟着他而已,而已。”
罢了,有些话荀彧已不想多说,荀攸又不是不知。
临出门,孩子们都出来了,围了荀彧一圈,但却都没有多说话,荀家的孩子都是极有教养的,不该说的话是绝对不会说的,。于是荀彧满意地看了唐氏一眼,这么多年,多谢她的相伴吧。
坐车已行出数步,掀帘回望。我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荀彧心想。
“文若啊!你可算来了!”曹操迎了上来。
“丞相。”荀彧依旧是规矩端正地行礼,一如既往的礼数周全,毫无瑕疵。
“文若,一路颠簸,定是辛劳,快去歇息吧。”曹操关切地说。
“诺,多谢丞相关心。”荀彧转身出门,见荀攸正在望着远方,便问道:“公达思索何事?”
荀彧望着眼前这个人,他的侄子,比他年长,年幼时玩的极好。可是这么多年,自己还是猜不出他心中所想,是自己太没用了吧!
“没什么,攸在看着江山。”荀攸转过头,依旧用波澜不惊的眼眸看着荀彧。
“这是大汉的江山,大汉四百多年的锦绣河山!”荀彧故意提高音调,似乎有意让屋里的人听到。
荀攸不曾料到小叔会这么说,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回答。
“是攸失言了。”荀攸欠身道歉,示意荀彧随他走,边走边说:“军中艰苦,望小叔照顾好身体。”
“会的。”荀彧淡淡地回答道。
军帐中声声汉室天下令曹操恼怒,抬头直视荀彧,原来这么多年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他!看似这么随和的性子原来这么固执!
“哼!汉室江山,汉室天下!那孤是什么!”显然那天的对话已入曹操之耳。
荀彧与荀攸围炉夜话,荀攸看着小叔被炉火烤的微红的侧脸,还有那熟悉的香气,小叔的熏香真是越来越好闻了呢!
二人谈着从前,谈着小时候的事,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荀彧主动上来与荀攸说话。荀攸一直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荀彧打趣荀攸道:“倒是公达的性子这么多年都不曾变过呢!”
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了这融洽的氛围。
“何人何事?”荀攸问道。
“丞相请荀大人过去一叙。”门外的侍从答道。
“丞相请哪一位荀大人?”荀攸又问,但二人都知曹操想见谁。荀攸不由得心头一紧,小叔平时不是一个爱回忆往事的人,今日突然与自己说了这么多以前的事。这是何兆?
“荀彧荀大人。”门外人复答。
“公达,彧去。”荀彧应声而起。
荀攸想开口,但要说什么?说什么都不合适,便交代荀彧披一件衣服,外面冷。
“好。公达真是越来越会照顾人了呢!”荀彧朝荀攸一笑。
还是那熟悉的笑颜,而荀攸却笑不出来。
“丞相,荀大人到。”侍从向曹操汇报。
“快叫他进来。”曹操挥了挥手。
“丞相。”荀彧依旧有礼。
“快进来,来,文若坐这里。”曹操拍了拍身旁的座位,示意荀彧就坐。
“谢丞相。”荀彧坐得端正。
曹操拿出一幅地图,展开摊平在桌面上,他指着地图正要开口,却被荀彧的话给卡住了。
“大汉江山千里,真是万民之幸啊!”荀彧感慨道。
被荀彧的话一堵,曹操不知要讲什么好了,便讲了一个故事——张良与刘邦的故事。
张良原为韩国贵族,一心复国,遇见刘邦却放弃复国的理想全力协助刘邦打天下。
故事说完后曹操还大声感慨:“子房大义,羡慕啊!羡慕!”之后看了荀彧一眼。
没想到荀彧接话说:“张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良谋定汉室江山,奇策兴大汉四百年!真是吾等学习的楷模啊!”
初见时曹操将荀彧比作“吾之子房”,所以曹操特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但实在没想到荀彧会这么接着说。他说话向来温和,没想到竟也会如此针锋相对!
“大好河山自是留给强者!”曹操毫不示弱。
“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彧说罢便起身,又说道:“丞相,彧乏了,请容改日再叙。告辞。”
“不送。”曹操挥手,示意荀彧先回去。
就在荀彧准备开门时,曹操突然问道:“在文若心里,这江山谁主,才不算辜负?”
“大汉。”荀彧说罢便关门离开了。
“哼!大汉!”屋里空留曹操的一声骂。
食盒终究还是被送来了,荀彧转身找出自己的信件和一些笔记,厚厚的一大叠,反正也没用了,便把他们抛入火堆中。那些信件,有与兄弟的,有与公达的,有与奉孝的,还有与丞相的。纵有不舍,但为之奈何?
荀彧缓缓穿上刚刚熏好的衣裳,凝视着空荡荡的食盒。汉室只是一场空,你的理想也是一场空,汉朝早已空无一物了!他是这个意思吧!
我不信!
浅笑、抽刀、抬手、刀落。
今夜的曹操在郭嘉的灵堂里,与他把酒言欢,说着往事。夜已深,曹操不自觉睡着了。梦中的郭嘉面容不变,曹操问他与问荀彧同样的问题:“这江山谁主,才不算一场辜负?”
“强者。”郭嘉浅笑低语。
“奉孝知孤!”曹操满意一笑。
第二天曹操便知荀彧自杀的消息,感叹道:“文若啊!我们是挚友,你是我的张子房啊!可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我们没有共同的理想!总有一天天下人都会知道,这大好江山只有我曹孟德主,才不会辜负!”
是。或不是?
这江山谁主,才不算一场辜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题记
深秋的天气越来越凉了,荀彧心里感慨,以便拉紧了身上的衣服,可还是不暖和,还是觉得冷。
“大人,需要添置些衣物吗?”一旁的侍从问道。
“不用了。”荀彧淡淡地回答,只是心冷罢了。为何而心冷呢?怕是人心易变吧。
“小叔。”荀攸从一旁走来。
“怎么了?”没什么好事儿吧,荀彧自嘲了下。
“丞相请您随军。”荀攸道。
“回报丞相,彧从。”荀彧用一种特别坚定的语气回答。
貌合神离,用来形容现在的曹操和荀彧再合适不过了。
荀彧简单地收拾了衣物,还不忘带上熏香的炉子。
“呵呵,都要死的人了还熏什么香?”荀彧自言自语,恰巧入了荀攸的耳。荀攸忙说:“小叔,不会的,丞相只是想让您随军,想让您跟着他而已,而已。”
罢了,有些话荀彧已不想多说,荀攸又不是不知。
临出门,孩子们都出来了,围了荀彧一圈,但却都没有多说话,荀家的孩子都是极有教养的,不该说的话是绝对不会说的,。于是荀彧满意地看了唐氏一眼,这么多年,多谢她的相伴吧。
坐车已行出数步,掀帘回望。我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荀彧心想。
“文若啊!你可算来了!”曹操迎了上来。
“丞相。”荀彧依旧是规矩端正地行礼,一如既往的礼数周全,毫无瑕疵。
“文若,一路颠簸,定是辛劳,快去歇息吧。”曹操关切地说。
“诺,多谢丞相关心。”荀彧转身出门,见荀攸正在望着远方,便问道:“公达思索何事?”
荀彧望着眼前这个人,他的侄子,比他年长,年幼时玩的极好。可是这么多年,自己还是猜不出他心中所想,是自己太没用了吧!
“没什么,攸在看着江山。”荀攸转过头,依旧用波澜不惊的眼眸看着荀彧。
“这是大汉的江山,大汉四百多年的锦绣河山!”荀彧故意提高音调,似乎有意让屋里的人听到。
荀攸不曾料到小叔会这么说,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回答。
“是攸失言了。”荀攸欠身道歉,示意荀彧随他走,边走边说:“军中艰苦,望小叔照顾好身体。”
“会的。”荀彧淡淡地回答道。
军帐中声声汉室天下令曹操恼怒,抬头直视荀彧,原来这么多年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他!看似这么随和的性子原来这么固执!
“哼!汉室江山,汉室天下!那孤是什么!”显然那天的对话已入曹操之耳。
荀彧与荀攸围炉夜话,荀攸看着小叔被炉火烤的微红的侧脸,还有那熟悉的香气,小叔的熏香真是越来越好闻了呢!
二人谈着从前,谈着小时候的事,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荀彧主动上来与荀攸说话。荀攸一直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荀彧打趣荀攸道:“倒是公达的性子这么多年都不曾变过呢!”
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了这融洽的氛围。
“何人何事?”荀攸问道。
“丞相请荀大人过去一叙。”门外的侍从答道。
“丞相请哪一位荀大人?”荀攸又问,但二人都知曹操想见谁。荀攸不由得心头一紧,小叔平时不是一个爱回忆往事的人,今日突然与自己说了这么多以前的事。这是何兆?
“荀彧荀大人。”门外人复答。
“公达,彧去。”荀彧应声而起。
荀攸想开口,但要说什么?说什么都不合适,便交代荀彧披一件衣服,外面冷。
“好。公达真是越来越会照顾人了呢!”荀彧朝荀攸一笑。
还是那熟悉的笑颜,而荀攸却笑不出来。
“丞相,荀大人到。”侍从向曹操汇报。
“快叫他进来。”曹操挥了挥手。
“丞相。”荀彧依旧有礼。
“快进来,来,文若坐这里。”曹操拍了拍身旁的座位,示意荀彧就坐。
“谢丞相。”荀彧坐得端正。
曹操拿出一幅地图,展开摊平在桌面上,他指着地图正要开口,却被荀彧的话给卡住了。
“大汉江山千里,真是万民之幸啊!”荀彧感慨道。
被荀彧的话一堵,曹操不知要讲什么好了,便讲了一个故事——张良与刘邦的故事。
张良原为韩国贵族,一心复国,遇见刘邦却放弃复国的理想全力协助刘邦打天下。
故事说完后曹操还大声感慨:“子房大义,羡慕啊!羡慕!”之后看了荀彧一眼。
没想到荀彧接话说:“张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良谋定汉室江山,奇策兴大汉四百年!真是吾等学习的楷模啊!”
初见时曹操将荀彧比作“吾之子房”,所以曹操特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但实在没想到荀彧会这么接着说。他说话向来温和,没想到竟也会如此针锋相对!
“大好河山自是留给强者!”曹操毫不示弱。
“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彧说罢便起身,又说道:“丞相,彧乏了,请容改日再叙。告辞。”
“不送。”曹操挥手,示意荀彧先回去。
就在荀彧准备开门时,曹操突然问道:“在文若心里,这江山谁主,才不算辜负?”
“大汉。”荀彧说罢便关门离开了。
“哼!大汉!”屋里空留曹操的一声骂。
食盒终究还是被送来了,荀彧转身找出自己的信件和一些笔记,厚厚的一大叠,反正也没用了,便把他们抛入火堆中。那些信件,有与兄弟的,有与公达的,有与奉孝的,还有与丞相的。纵有不舍,但为之奈何?
荀彧缓缓穿上刚刚熏好的衣裳,凝视着空荡荡的食盒。汉室只是一场空,你的理想也是一场空,汉朝早已空无一物了!他是这个意思吧!
我不信!
浅笑、抽刀、抬手、刀落。
今夜的曹操在郭嘉的灵堂里,与他把酒言欢,说着往事。夜已深,曹操不自觉睡着了。梦中的郭嘉面容不变,曹操问他与问荀彧同样的问题:“这江山谁主,才不算一场辜负?”
“强者。”郭嘉浅笑低语。
“奉孝知孤!”曹操满意一笑。
第二天曹操便知荀彧自杀的消息,感叹道:“文若啊!我们是挚友,你是我的张子房啊!可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我们没有共同的理想!总有一天天下人都会知道,这大好江山只有我曹孟德主,才不会辜负!”
是。或不是?
这江山谁主,才不算一场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