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生季,大多数人还是对大学抱有不少憧憬的,想在大学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些东西,或者经历一些事情使自己成长起来。
大学就像一个大染缸,全中国的大学除了一些重点大学,其他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都差不多,成功与否关键还是看自己,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当周围的人都沉迷于游戏的时候,你该知道如何抉择。不要去质疑信科院的师资如何,每个专业还是不乏牛X的老师。用一句话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懂我意思就好。大学也像围城,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出来的人也只能怀念在里面的日子,特别是在放寒暑的时候,因为好机油,一辈子~你永远不会知道大一刚来学校时候在火车上坐你旁边的就是大学四年的好机油,毕业的时候也是一起回去的。
总之,大学期间只要不是待在宿舍玩游戏都是有意义的。下面说说考研的东西。。。经过大学前面两年半的洗礼,有些同学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 ,包括我自己,至今还没有彻底戒掉,在一次次的卸载和重装之间反复。曾经也旷过课,挂过课,重修过,就差清考就完整了。但是学校的考试还是很简单的,考试前几天复习一下拿个三等奖学金问题不大。先说说我们信科14年考研的情况,全校共考上25个研究生,机电系占10个(考上桂电的两个,其中一个是被调剂回来的)。王牌专业通信的学霸都是求稳报本校,反而很多像我这种伪学霸都是报外校的。结果就是通信的一些学霸都是以高出桂电50多分甚至70多分被录取的,尽管学校都是鼓励我们报外校。
总体来讲,考研率还是蛮高的,不要看考研教室的位置被占满了,其实真正复习备考的十二、三个人,考上的有十个吧,个别人因为复习方法出问题的。
考研须知:(信科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所以本人只了解工科考研,考研教室也有考翻译硕士的,不是很清楚,我这里只讲个大概,更多的还是自己去考研论坛或者考研吧了解)
1.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考研,这个必须强调,否则以后你可能会后悔的。因为研究生一般都是三年制,可能研究生毕业出来没有本科同学工作三年混得好,尽管起点高了,有得必有失。明确考研目的也是你在复习备考的一年多时间里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有人说三本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考研,但是每个人的经历,理想不一样,所以有人选择考研,有人直接就业。当然这些选择考研的人的目的也会不一样。
2.考研科目和时间:考研分初试和复试。初试考四门:政治(单科满分100分),英语(100),数学(150),专业课(150)。一般在每年一月初考,按照上述顺序,一天考两门。总分500分,国家线今年大赦天下,275分。复试细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专业课,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面试分为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不管初试还是面试都要全力以赴,切记。
3.考研类别:考研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的,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偏理论研究,一个偏实践。两者考试科目有区别(数学跟英语两门考试,这两门也常常是各大高校卡人的),相对来说专业型简单点,考英语二和数学二,但是有些211重点学校会要求专业型硕士也要求考数一英一。不管学术型还是专业型,两者历年的国家线是一样的。
4.考研复习时间:记得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对着大四准备考研的学长说我要考研,当时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大笑,叫我慢慢来,还早。然后大一上学期去了学校实验室,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拿过奖的大三学长混了一学期,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过都是些基础的,以电路板为中心的,做电路板,焊接调试之类的,也有过通宵在实验室自学protel制图软件的经历。在实验室待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你会发现实验室有很多厉害的同学,有些初中的时候就在家拿电烙铁在玩了,他们是非常喜欢这个专业才会选择这个专业,所以他们在实验室待了整整四年,把电子制作当做一种乐趣,毕业实习工资就有6K,而不像我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从大一下学期起开始堕落于游戏,看动漫,电视剧,逛贴吧,论坛等等,除了上课就是玩电脑。也许一个人到了自己都觉得很颓废的时候才会反思到信科来为了什么。难道哥的大学就这么完结了?大学四年总要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才好吧,不管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毅然拾起了大一的目标走上考研道路。从大三下学期,也就是13年3月份开始着手备考。每天保持9小时就可以了(没课的前提下),没有必要旷课复习。
5.复习地点:可以问正在备考的师兄师姐们。
6.目标院校选择:
(1)首选离家近的,当然也可以选择你所向往以后长期发展的那个城市。
(2)选择一个211或985高校,再选择一个普通一本学校,最后桂电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3)以选学校名气为主,专业为辅。
(4)学校不同,考的专业课也不同,越好的学校专业课越难,如果你能够拿到那个学校的专业课复习资料,那你就成功一半了。
(5)不要因为自己是三本不报名校,当然要结合自己各方面能力。有听过专科生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的,上次去复试的时候也有不少专升本考上研究生的。名校可以是一些综合类大学。有个研友报了上海交通大学,最后专业课炮灰了,被调到广西大学。
(6)跟研友多讨论。9月底研友(也是一个省的)建议才确定目标院校,着手专业课的复习。因为前段时间都在纠结该不该报桂电,还是有不少人劝我稳点报桂电。
7.报名时间:流程百度知道。我这里想说的是去桂电(东区)现场确认的时候就可以在学校周围订好房间了。不管是现场确认还是考试都是在东区,到时候考试两天东区宾馆都是爆满的。我跟研友提前十几天去预定还是晚了一步,最后只能住到过十字路口那边一个小旅馆。
8.住宿环境:信科的宿舍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尽管有小强出没,那也只能怪宿舍没打扫干净了。不过这不是我说的重点。重点是在复习期间要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我都不想吐槽了。有个电子系的哥们就是因为这个复习了半年最后还是放弃了。06级有个宿舍全体考上研究生的,可惜那些人被分配到一起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9.研友的重要性:到了考研教室你会发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尽管来自各系。我不是一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是一群人互挽着过河。到最后认识了教室里的每一个人,一起走过一年的考研岁月。
10.目标院校研究生师兄的重要性: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都最好提前联系,他们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你想要知道的讯息。而且在选择导师的问题上也可以为你作参考。选择好导师就一定要提前联系(发邮件加打电话),提前去见他,因为只要导师要你,复试不是问题。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是教授请我喝了桂林三花酒红着脸对着五个老师面试的。
11.强调一点,考研能不能考上关键看数学,得数学者得天下,不要想着用英语,政治拉分,专业课都差不多(重点大学除外)。在最后一个半月的复习时间里,每天坚持做一套试卷,很多人都死在数学上的。考试的时候不是平时不会做,而是想不起来怎么做,考的东西很基础,只是你想不到。很多人说英语差,如果我告诉你考研英语跟四六级完全不一样呢。一个研友高考英语50+,经过平时的不断积累,过了4级,考研英语60+,还有四级没过照样考上985的。千万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最后,作为曾经资深信科院水贴的一员,祝学校贴吧人气越来越高,希望信科有更多想考研的同学看到这个帖子,能够顺利考上理想大学。
大学就像一个大染缸,全中国的大学除了一些重点大学,其他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都差不多,成功与否关键还是看自己,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当周围的人都沉迷于游戏的时候,你该知道如何抉择。不要去质疑信科院的师资如何,每个专业还是不乏牛X的老师。用一句话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懂我意思就好。大学也像围城,在里面的人想出来,出来的人也只能怀念在里面的日子,特别是在放寒暑的时候,因为好机油,一辈子~你永远不会知道大一刚来学校时候在火车上坐你旁边的就是大学四年的好机油,毕业的时候也是一起回去的。
总之,大学期间只要不是待在宿舍玩游戏都是有意义的。下面说说考研的东西。。。经过大学前面两年半的洗礼,有些同学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 ,包括我自己,至今还没有彻底戒掉,在一次次的卸载和重装之间反复。曾经也旷过课,挂过课,重修过,就差清考就完整了。但是学校的考试还是很简单的,考试前几天复习一下拿个三等奖学金问题不大。先说说我们信科14年考研的情况,全校共考上25个研究生,机电系占10个(考上桂电的两个,其中一个是被调剂回来的)。王牌专业通信的学霸都是求稳报本校,反而很多像我这种伪学霸都是报外校的。结果就是通信的一些学霸都是以高出桂电50多分甚至70多分被录取的,尽管学校都是鼓励我们报外校。
总体来讲,考研率还是蛮高的,不要看考研教室的位置被占满了,其实真正复习备考的十二、三个人,考上的有十个吧,个别人因为复习方法出问题的。
考研须知:(信科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所以本人只了解工科考研,考研教室也有考翻译硕士的,不是很清楚,我这里只讲个大概,更多的还是自己去考研论坛或者考研吧了解)
1.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考研,这个必须强调,否则以后你可能会后悔的。因为研究生一般都是三年制,可能研究生毕业出来没有本科同学工作三年混得好,尽管起点高了,有得必有失。明确考研目的也是你在复习备考的一年多时间里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有人说三本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考研,但是每个人的经历,理想不一样,所以有人选择考研,有人直接就业。当然这些选择考研的人的目的也会不一样。
2.考研科目和时间:考研分初试和复试。初试考四门:政治(单科满分100分),英语(100),数学(150),专业课(150)。一般在每年一月初考,按照上述顺序,一天考两门。总分500分,国家线今年大赦天下,275分。复试细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专业课,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面试分为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不管初试还是面试都要全力以赴,切记。
3.考研类别:考研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的,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偏理论研究,一个偏实践。两者考试科目有区别(数学跟英语两门考试,这两门也常常是各大高校卡人的),相对来说专业型简单点,考英语二和数学二,但是有些211重点学校会要求专业型硕士也要求考数一英一。不管学术型还是专业型,两者历年的国家线是一样的。
4.考研复习时间:记得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对着大四准备考研的学长说我要考研,当时他们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大笑,叫我慢慢来,还早。然后大一上学期去了学校实验室,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拿过奖的大三学长混了一学期,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过都是些基础的,以电路板为中心的,做电路板,焊接调试之类的,也有过通宵在实验室自学protel制图软件的经历。在实验室待了一学期后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你会发现实验室有很多厉害的同学,有些初中的时候就在家拿电烙铁在玩了,他们是非常喜欢这个专业才会选择这个专业,所以他们在实验室待了整整四年,把电子制作当做一种乐趣,毕业实习工资就有6K,而不像我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从大一下学期起开始堕落于游戏,看动漫,电视剧,逛贴吧,论坛等等,除了上课就是玩电脑。也许一个人到了自己都觉得很颓废的时候才会反思到信科来为了什么。难道哥的大学就这么完结了?大学四年总要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才好吧,不管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所以毅然拾起了大一的目标走上考研道路。从大三下学期,也就是13年3月份开始着手备考。每天保持9小时就可以了(没课的前提下),没有必要旷课复习。
5.复习地点:可以问正在备考的师兄师姐们。
6.目标院校选择:
(1)首选离家近的,当然也可以选择你所向往以后长期发展的那个城市。
(2)选择一个211或985高校,再选择一个普通一本学校,最后桂电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3)以选学校名气为主,专业为辅。
(4)学校不同,考的专业课也不同,越好的学校专业课越难,如果你能够拿到那个学校的专业课复习资料,那你就成功一半了。
(5)不要因为自己是三本不报名校,当然要结合自己各方面能力。有听过专科生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的,上次去复试的时候也有不少专升本考上研究生的。名校可以是一些综合类大学。有个研友报了上海交通大学,最后专业课炮灰了,被调到广西大学。
(6)跟研友多讨论。9月底研友(也是一个省的)建议才确定目标院校,着手专业课的复习。因为前段时间都在纠结该不该报桂电,还是有不少人劝我稳点报桂电。
7.报名时间:流程百度知道。我这里想说的是去桂电(东区)现场确认的时候就可以在学校周围订好房间了。不管是现场确认还是考试都是在东区,到时候考试两天东区宾馆都是爆满的。我跟研友提前十几天去预定还是晚了一步,最后只能住到过十字路口那边一个小旅馆。
8.住宿环境:信科的宿舍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尽管有小强出没,那也只能怪宿舍没打扫干净了。不过这不是我说的重点。重点是在复习期间要有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我都不想吐槽了。有个电子系的哥们就是因为这个复习了半年最后还是放弃了。06级有个宿舍全体考上研究生的,可惜那些人被分配到一起的几率实在太小了。
9.研友的重要性:到了考研教室你会发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尽管来自各系。我不是一个人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是一群人互挽着过河。到最后认识了教室里的每一个人,一起走过一年的考研岁月。
10.目标院校研究生师兄的重要性: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都最好提前联系,他们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你想要知道的讯息。而且在选择导师的问题上也可以为你作参考。选择好导师就一定要提前联系(发邮件加打电话),提前去见他,因为只要导师要你,复试不是问题。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是教授请我喝了桂林三花酒红着脸对着五个老师面试的。
11.强调一点,考研能不能考上关键看数学,得数学者得天下,不要想着用英语,政治拉分,专业课都差不多(重点大学除外)。在最后一个半月的复习时间里,每天坚持做一套试卷,很多人都死在数学上的。考试的时候不是平时不会做,而是想不起来怎么做,考的东西很基础,只是你想不到。很多人说英语差,如果我告诉你考研英语跟四六级完全不一样呢。一个研友高考英语50+,经过平时的不断积累,过了4级,考研英语60+,还有四级没过照样考上985的。千万不要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最后,作为曾经资深信科院水贴的一员,祝学校贴吧人气越来越高,希望信科有更多想考研的同学看到这个帖子,能够顺利考上理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