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陵水的大街小巷活跃着一支怀抱吉他载歌载舞的年轻人组成的队伍,无论是县里的大型文艺演出,还是学校的文艺晚会,或是部队的军民联欢,都有着他们飘逸的身影,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掀起了一股吉他弹唱的狂潮,他们就是当时县里家喻户晓的-----“飞扬”吉他队!
飞扬吉他队成立于1990年12月26日,创办人是当时陵水民族中学的美术教师周吉聪老师,当时吉他队注册登记的名称是“陵水飞扬青年吉他学会”,集中了县里喜好文艺的优秀青年,吉他队规模最大时有一百多个成员,他们经常受邀参加县里的演出,也自发在县里举行文艺义演,对当时年轻人影响很大,飞扬吉他队成了他们向往的文艺乐园。飞扬吉他队的成立及发展在当时来说算是一大炫彩盛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热情奔放的年轻人陆续步入婚姻的围城,忙于成家立业,为各自的生活奔波,“飞扬”的光彩像烟火般渐渐消退。
为了使“飞扬”精神能够得以继续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飞扬”这一名字能够继续深入人心,继续给人们给社会带来文艺欢愉和精神分享,原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周吉聪老师充分发挥了他的专项特长,把“飞扬”精神加于诠释和深入剖析,最后决定以另一种形式让“飞扬”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创办了飞扬美术吉他培训班。
第一期培训班的招生,仅来了两个学生报名!这使得周老师很无奈,当时办培训班的目的除了继续发扬“飞扬”精神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周老师迫于生计。那时周老师由于身体不适,办了病休,生活过得清贫,本期望能通过办培训班增加点额外的生活收入,不料学生只有两个,教学和开课成本也比较高,周老师决定取消第一期培训班开课,以攒够一定的学生量才开班授课。
谁知,来报名的其中一个叫阿光的黎族学生不同意周老师的决定,并提出了抗议:“老师你既然把我们招来了,哪怕是一个学生你也要教下去,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就像电影院里放映电影,就是只有一个观众电影院也要把电影放完呀?”周老师理屈,觉得这个学生的话句句真情真理,无奈地问:“你真的很想学吗?”“是的,我们很喜欢”。他的真挚和直爽感动了周老师,他便收下了他们这两个学生。几天后,由朋友介绍和看到广告的学生陆续找上门来,一共是10多个学生,挤满了周老师的小屋子。周老师就把家里当做画室,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期培训班的教学……
随着飞扬美术吉他培训班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慕名前来画室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周老师的家已容不下那么多的学员了,,也为了出行和教学的方便,同时又要考虑到身体行动不便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周老师在离家不远处租了一间简陋的瓦房当做画室。画室破败不堪,是一间几近报废的瓦房,已经有了四五十年历史了,平日常有漏雨,但却丝毫影响不了师生们追求艺术的腔腔热情,在他们眼里心中,便仅有着“艺术”这个字眼,其余一切都似乎不再重要了。飞扬美术吉他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就这样艰难地展开了。
在飞扬培训班里学习过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授课通俗易懂、课间平易近人、语言风趣幽默是周老师教学的三大特色,也正是这样亲切自然的教学方法使得培训班师生关系十分融洽,相处之间亦师亦友,同学们亲切地叫他为:“老周”“周哥”,“老大”,教室里欢声笑语不断。
周老师本是吉他学会的会长,在大学期间,也是学校艺术团的吉他弹唱歌手,海南大学十大歌手亚军,还是海南省海口海府区吉他弹唱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平日里课间的吉他弹唱当然是他的拿手本领,当同学们静静地在美术艺术的天空中翱翔时,一首首优美动听的吉他乐曲不时在耳边心田萦绕,那种感觉可真是一种言不出道不尽的舒适享受呢!学生们长期在画室里画画学习,回到画室便如同回到家里一样的亲近自然。
画室每逢假节日,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有野炊、放孔明灯、外出采风游玩、在学生的家里聚餐欢庆节日、春节的新老学生酸粉聚会和年度飞扬集体相的拍摄活动,等等等等。
从1996年的开班那个秋天一直到现在,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受教于周老师的学生数以千计,可谓桃李天下,很多人从这里跨进艺术圣殿的大门,然后考上了他们向往已久的艺术院校,先后有许多同学考上:广州美院(宋怡静)、四川美院(陈孝儒)、华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周才敏)、天津师范学院美术系(冯天伦),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冯推才),四川音乐学院(郑研)等等。他们毕业后走上了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现在县里许多学校的美术老师也都曾是他的学生。《陵水》这部纪实电影的导演及编剧云胜是周老师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云胜擅长书法,摄影,且能歌能文,是画室师弟妹们的的楷模;周才敏是广州市知名的青年画家……周老师在吉他培训班教学方面,也培养出了许多出色的学生,2011年县里的红歌大赛通俗组的一二等奖获得者都曾是周老师的吉他班学生。
飞扬就像是一个艺术大家庭,把四面八方的艺术学子集中到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在这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他们对画室是那样的留恋。每年的大年初三或初四,飞扬的新老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周老师家里参加聚会,欢歌笑语,鞭炮长响,像办喜事一样的热闹,这里曾经是他们的画室,是吉他乐曲飘扬不息的“音乐厅”,大家一起重温往事,畅谈人生,展望未来。
说不尽道不完的“飞扬”故事,祝福“飞扬”越来越好,“飞扬”精神!
下面,以一首周老师作词作曲的班歌来结束这篇文章:
飞扬、飞扬
当阳光洒满青春的心窗,在蓝天放飞我们的梦想。当希望就在远方召唤,让欢笑画满你我的脸庞。
当友情绽放同一个地方,让爱飞扬,我们的心架起桥梁。当某天我们回首往事,让感动串起你我的泪光。噢,飞扬、飞扬,我们共同的名字,噢,飞扬、飞扬,青春因你而美丽。噢,飞扬、飞扬,留下我们的足迹,噢,飞扬、飞扬,我们永远在一起!
飞扬飞扬歌曲网址:http://yc.5sing.com/126692.html
飞扬吉他队成立于1990年12月26日,创办人是当时陵水民族中学的美术教师周吉聪老师,当时吉他队注册登记的名称是“陵水飞扬青年吉他学会”,集中了县里喜好文艺的优秀青年,吉他队规模最大时有一百多个成员,他们经常受邀参加县里的演出,也自发在县里举行文艺义演,对当时年轻人影响很大,飞扬吉他队成了他们向往的文艺乐园。飞扬吉他队的成立及发展在当时来说算是一大炫彩盛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热情奔放的年轻人陆续步入婚姻的围城,忙于成家立业,为各自的生活奔波,“飞扬”的光彩像烟火般渐渐消退。
为了使“飞扬”精神能够得以继续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使“飞扬”这一名字能够继续深入人心,继续给人们给社会带来文艺欢愉和精神分享,原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周吉聪老师充分发挥了他的专项特长,把“飞扬”精神加于诠释和深入剖析,最后决定以另一种形式让“飞扬”精神继续发扬下去------创办了飞扬美术吉他培训班。
第一期培训班的招生,仅来了两个学生报名!这使得周老师很无奈,当时办培训班的目的除了继续发扬“飞扬”精神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周老师迫于生计。那时周老师由于身体不适,办了病休,生活过得清贫,本期望能通过办培训班增加点额外的生活收入,不料学生只有两个,教学和开课成本也比较高,周老师决定取消第一期培训班开课,以攒够一定的学生量才开班授课。
谁知,来报名的其中一个叫阿光的黎族学生不同意周老师的决定,并提出了抗议:“老师你既然把我们招来了,哪怕是一个学生你也要教下去,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就像电影院里放映电影,就是只有一个观众电影院也要把电影放完呀?”周老师理屈,觉得这个学生的话句句真情真理,无奈地问:“你真的很想学吗?”“是的,我们很喜欢”。他的真挚和直爽感动了周老师,他便收下了他们这两个学生。几天后,由朋友介绍和看到广告的学生陆续找上门来,一共是10多个学生,挤满了周老师的小屋子。周老师就把家里当做画室,就这样开始了第一期培训班的教学……
随着飞扬美术吉他培训班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慕名前来画室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周老师的家已容不下那么多的学员了,,也为了出行和教学的方便,同时又要考虑到身体行动不便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周老师在离家不远处租了一间简陋的瓦房当做画室。画室破败不堪,是一间几近报废的瓦房,已经有了四五十年历史了,平日常有漏雨,但却丝毫影响不了师生们追求艺术的腔腔热情,在他们眼里心中,便仅有着“艺术”这个字眼,其余一切都似乎不再重要了。飞扬美术吉他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就这样艰难地展开了。
在飞扬培训班里学习过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授课通俗易懂、课间平易近人、语言风趣幽默是周老师教学的三大特色,也正是这样亲切自然的教学方法使得培训班师生关系十分融洽,相处之间亦师亦友,同学们亲切地叫他为:“老周”“周哥”,“老大”,教室里欢声笑语不断。
周老师本是吉他学会的会长,在大学期间,也是学校艺术团的吉他弹唱歌手,海南大学十大歌手亚军,还是海南省海口海府区吉他弹唱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平日里课间的吉他弹唱当然是他的拿手本领,当同学们静静地在美术艺术的天空中翱翔时,一首首优美动听的吉他乐曲不时在耳边心田萦绕,那种感觉可真是一种言不出道不尽的舒适享受呢!学生们长期在画室里画画学习,回到画室便如同回到家里一样的亲近自然。
画室每逢假节日,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有野炊、放孔明灯、外出采风游玩、在学生的家里聚餐欢庆节日、春节的新老学生酸粉聚会和年度飞扬集体相的拍摄活动,等等等等。
从1996年的开班那个秋天一直到现在,已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受教于周老师的学生数以千计,可谓桃李天下,很多人从这里跨进艺术圣殿的大门,然后考上了他们向往已久的艺术院校,先后有许多同学考上:广州美院(宋怡静)、四川美院(陈孝儒)、华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周才敏)、天津师范学院美术系(冯天伦),海南大学艺术学院(冯推才),四川音乐学院(郑研)等等。他们毕业后走上了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现在县里许多学校的美术老师也都曾是他的学生。《陵水》这部纪实电影的导演及编剧云胜是周老师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云胜擅长书法,摄影,且能歌能文,是画室师弟妹们的的楷模;周才敏是广州市知名的青年画家……周老师在吉他培训班教学方面,也培养出了许多出色的学生,2011年县里的红歌大赛通俗组的一二等奖获得者都曾是周老师的吉他班学生。
飞扬就像是一个艺术大家庭,把四面八方的艺术学子集中到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在这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他们对画室是那样的留恋。每年的大年初三或初四,飞扬的新老学生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周老师家里参加聚会,欢歌笑语,鞭炮长响,像办喜事一样的热闹,这里曾经是他们的画室,是吉他乐曲飘扬不息的“音乐厅”,大家一起重温往事,畅谈人生,展望未来。
说不尽道不完的“飞扬”故事,祝福“飞扬”越来越好,“飞扬”精神!
下面,以一首周老师作词作曲的班歌来结束这篇文章:
飞扬、飞扬
当阳光洒满青春的心窗,在蓝天放飞我们的梦想。当希望就在远方召唤,让欢笑画满你我的脸庞。
当友情绽放同一个地方,让爱飞扬,我们的心架起桥梁。当某天我们回首往事,让感动串起你我的泪光。噢,飞扬、飞扬,我们共同的名字,噢,飞扬、飞扬,青春因你而美丽。噢,飞扬、飞扬,留下我们的足迹,噢,飞扬、飞扬,我们永远在一起!
飞扬飞扬歌曲网址:http://yc.5sing.com/12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