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359,126贴子:19,991,321

【古风短文】十里平川十里沙 思君但望天边晚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
十里平川十里沙,思君但望天边晚霞 。
策马迎风玉露洒,一骑红尘夕阳之下 。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8-01 02:59回复
    火前留名@慕以琛w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01 03:0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前排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01 03:10
      回复
        暖                                                        曼陀罗花开时谁还能够记起从前 谁应了谁的劫 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01 03:11
        收起回复
          情僧(水心沙)
          无生与空相,无我此空性
          我们镇东面的山上有座韦驮庙,庙叫保国寺,前朝时建的,香火很旺,因为里面的住持是从京城里过来的和尚。
          和尚叫慧谮,镇里的人都叫他小活佛。
          他们说小活佛三岁时就给太后老佛爷讲经说法了,来我们这庙那年,他还不到十八岁。但没人说得清为什么太后身边的这位活佛爷会来我们这种小地方当寺庙住持,正如没人能告诉我,为什么每月月盈那晚,他总会坐在东山顶对着那轮月亮发呆。
          每月的那个晚上,绕过庙外那条瀑布,沿着山涧朝上走,再转过一道弯,那里有个地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却并不会被他发现。
          第一次这样见到他,是偶然。之后的无数次,是故意。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8-01 03:21
          回复
            我觉得他在月下静坐的样子像个神,但也许和尚更乐意别人说他们像佛。
            小活佛很好看。
            总听大人们说,和尚宝相庄严。我不知道什么叫宝相,也看不来什么叫庄严,可是我很喜欢看这小和尚坐在月光下的背影,单单薄薄,轻轻飘飘,风大些便会被吹起了似的,却又被整个儿地镀在层软软的银光里,朦朦胧胧,画似的好看。
            所以月月偷看,虽然敬他畏他,怕被他发现后给打入十八层地狱。
            佛生莲花相,我们俗人目光污浊,在他面前,切不可随意用那样的污浊去辱没他的洁净,否则便是造孽,要堕进阿(念婀)鼻地狱的孽。镇里的人都这么说。
            我想……只是看看背影而已,而且每天经过那条溪流时,我都会朝里照照自己的眼睛,我不觉得自己的眼睛脏得会辱没一个和尚。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8-01 03:25
            回复
              晚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01 03:45
              回复
                晚安。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8楼2014-08-01 04:2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暖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01 04:45
                  回复
                    坐等更!加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01 05:02
                    回复
                      后排留名围观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8-01 06:59
                      回复
                        不曾忘,你的青丝长发,走过去就把香味残留下。
                        不曾忘,你的笑很傻,嘻嘻哈哈打闹在阳光下。
                        不曾忘,你的眉眼如画,痴呆地看着你转身把背影留下。
                        不曾忘,当初的融洽,到了现在却很少说话。
                        不曾忘,那满是灰尘的纸匣,藏着你留下的痕迹啊!
                        不曾忘,花开了半夏,落尽满枝年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8-01 07:00
                        回复
                          “施主是在看月亮,还是看和尚。”
                          于是有一天,他突然开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并没有特别害怕地脱口而出:“看和尚。”
                          那夜之后,我不再叫他活佛爷,而开始叫他小和尚。
                          小和尚曾经给过我几片彩色琉璃。
                          如果隔着红琉璃看天,天就是红色的,隔着蓝琉璃看天,天就是蓝色的。我拿着那些琉璃一一对天望着的时候,他对我说,杭州有座庙,庙里有尊佛叫济颠,如果你从济颠左边看他,他脸是哭丧着的,而如果从右边看他,他却是微笑着的。
                          很多事情也一样,你是从哪一面看,就可以看到那一面什么样的结果。末了他道。
                          我听不懂他这一些这面和那面,可我很喜欢看他在说着这些话时眼里暖暖的东西,我从没在我爹娘眼里看到过的那种东西。
                          “小和尚,你真是佛祖爷转世么?”于是我问他:“为什么山里刀似的冷风,一走到你边上,就跟着了盆热水似的暖?
                          他笑,摸了摸我的头站起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08-01 13:38
                          回复
                            十二岁上,经常会去寺里帮忙和尚们做斋,有时候做完了该做的,趁那些和尚们用斋的时候,我会偷偷跑到慧谮的禅房看他抄经文。
                            慧谮写得一笔好字,每个来寺里求他墨宝的人都这么说。我不认字,不过也喜欢他的字。他的字就好象山涧里那些鱼,有的欢快,有的安静,一甩尾就成了幅流动的画。我这么对他形容。他听完笑了笑,那之后,在比较空闲的时候,他开始教我认字。
                            可是我却不爱认字。
                            常常在他写给我的帖子上,把那些好看的字画上眼睛,涂上尾巴,然后得意地给他看:“瞧,小和尚,像不像塘里那几尾鱼?这是小白,这是大头灯笼,这是长尾十三娘子……”
                            他无奈,最终放弃继续敲我这颗木鱼脑袋:“我们用十三娘子扎灯笼吧,花容。”
                            “好啊好啊!”瞌睡虫于是就飞得一干二净,我大声赞同。
                            那时候,日子过得跟飞似的,一得着机会就往寺里跑,久了,小沙弥们便打趣我:“丫头,跑得那么勤,将来想做尼姑呢?”
                            “才不!”
                            “为什么不?青灯伴古佛,多好。”
                            “尼姑不能嫁人!”
                            “哟,小丫头想嫁给谁?”
                            “慧谮!”
                            于是沙弥们哄笑。
                            于是偷偷的,背着那些大和尚老和尚们,所有小沙弥一见着我,就叫我慧谮他小媳妇儿……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08-01 13:4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没人看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08-01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