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论述】
①《纲目》: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 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
②《本草经疏》:薄荷,辛多于苦而无毒。 辛合肺,肺合皮毛,苦合心而从火化,主血脉,主热,皆阳脏也。 贼风伤寒,其邪在表,故发汗则解。 风药性升,又兼辛温,故能散邪辟恶。 辛香通窍,故治腹胀满、霍乱。 《食疗》引为能去心家热,故为小儿惊风、风热家引经要药。 辛香走散,以通关节,故逐贼风、发汗者,风从汗解也。 本非脾胃家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难主下气;劳乏属虚,非散可解,三疗俱非,明者当子别之。 又:病人新瘥勿服,以其发汗虚表气也。 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症者勿服,以其当补而愈。 阴虚人发热勿服,以出汗则愈竭其津液也。 脚气类伤寒勿服,以其病主下而属脾故也。 血虚头痛,非同诸补血药不可用。 小儿身热由于伤食者不可用,小儿身热因于疳积者不可用。 小儿痘疮诊得气虚者,虽身热初起,亦不可用。
③《药品化义》: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取其性锐而轻清,善行头面,用治失音,疗口齿,清咽喉。 同川芎达巅顶,以导壅滞之热。 取其气香而利窍,善走肌表,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
④《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之更神。 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
⑤《本草求真》:薄荷,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 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 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痢,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过二、三分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
⑥《本经续疏》:吐下则胀满应减,下气则宿食应行,即不减不行,亦宜以宽中理气消导顺降为治,何取于薄荷?不知薄荷之凉,大有似乎豆蔻辈,原能宽中理气,消导顾降者也。 特其芳烈外发,不似豆蔻辈内藏,所以重在散发,而治内不专耳。 设使恶气宿食既已内扰,仍复托根于表,则非薄荷之内解其结,外剧其根,何以使表里尽除耶。
⑦《医学衷中参西录》: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 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 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痛,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瘈疭,头疼、目疼,鼻渊、鼻塞,出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 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肠中之热,则其痢易愈。 又善消毒菌,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亦为要药。 为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瘾疹,愈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 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按薄荷古原名苛,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药。 《本经》、《别录》皆未载之,至唐时始列于药品,是以《伤寒论》诸方未有用薄荷者。 然细审《伤寒论》之方,确有方中当用薄荷,因当时犹未列入药品,即当用薄荷之方,不得不转用他药者。 试取《伤寒》之方论之,如麻杏甘石汤中之麻黄,宜用薄荷代之。 盖麻杏甘石汤,原治汗出而喘无大热,既云无大热,其仍有热可知,有热而犹用麻黄者,取其泻肺定喘也;然麻黄能泻肺定喘,薄荷亦能泻肺定喘(薄荷之辛能抑肺气之盛,又善搜肺风),用麻黄以热治热,何如用薄荷以凉治热乎?又如凡有葛根诸汤中之葛根,亦可以薄荷代之;盖葛根原所以发表阳明在经之热,葛根之凉不如薄荷,而其发表之力又远不如薄荷,则用葛根又何如薄荷乎?斯非背古训也,古人当药物未备之时,所制之方原有不能尽善尽美之处,无他,时势限之也。
⑧《本草正义》:孙星衍辑刻《本草经》,径谓薄荷苏类,确乎可信。 《唐本草》谓为辛温,亦以苏类例之。 然冷冽之气能散风热,决非温药,故洁古直谓之辛凉。 其主治则《唐本》谓贼风伤寒、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又皆与紫苏大略相近,惟辛而凉降,微与温散者不同耳。 按外治风热生疮:煮汁和入消肿末药敷之,凉入肌肤,立能止痛。 薄荷营养丰富,春夏季可采其嫩茎食用.炒食或用开水烫后凉拌,清香可口,尤其是夏季用其嫩叶和其他果蔬榨汁饮用,是去暑化浊的佳蔬。还可以凉拌炒肉丝、调羹汁、做馅料等,像其他蔬菜一样食用。夏季的薄荷茶也别具风味,先用开水泡茶,然后倒去茶叶,在热水中加入鲜嫩的薄荷叶,再加开水,泡几分钟后,加入白糖,口味辛凉,凉爽透心,还可治内热、外感、头痛目眩等病症,古人早就说过“作膳久食,补肾气,辟邪毒,除秽气,令人口气香清。”在南京一些居住小区中,房前楼后常有一片片薄荷种植。居民常取其叶或嫩梢,或清炒或做汤,清暑化浊,食用观赏两不误。薄荷在园林中可作低湿处地被和花境观赏栽培,可快速覆盖地面,且少有病虫害,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