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别的楼的相关评论也集中过来吧。
昨天戏剧频道再播长城修复版经典影片【三笑】,百看不厌自不必说了!
到底是央视播放的,其影片的色彩及清晰度,是从网上和DVD盘上观看,所无法比拟的。
看到讨厌的黄梅调字样已无踪影,非常开心!
尤其是看其他版本的【三笑】,常被频频出现的错别字搅扰心情!看得出央视对错别字的重视程度,这里就好的太多了!但毕竟还是有一些瑕疵。如:
1、知心客——冬已尽的歌里,有两句唐伯虎的唱,明明是唱:“
秋呀”,到底你知数不知数?和“
秋呀”只有祝兄好帮忙。而这里,第一句写成“
秋香”,后一句写成“
哎呀”。
2、祝枝山对老太师说到唐伯虎时,耳听到的称呼是:贵“
介”(
jie音)而不是贵“
价”(
jia音)。实际称呼也应该是贵“
介”而不是贵“
价”吧?!因贵“
价”字幕出现次数不止一次,是笔误还是。。。?!
3、祝枝山跟小唐对酒令时:
祝枝山说的是:晶字三个日,常将有日思无日,日日日 百年三万六千日;
唐伯虎说的是:品字三个口,宁添一斗莫添口,口口口 劝君更尽一杯酒;
但这里(包括所有我见过的三笑视频),字幕都是“宁添一斗莫添
一口”!让人听了很不爽!大概也是以讹传讹,跟着学过来的吧?!须知即为明四大才子之首,祝枝山的七个字,怎能对成八个字?!多出一个字,何谈押韵?!
再者,竖起耳朵怎么听也是宁添一斗莫添口,哪里有那多出来的“
一”字啊?!!!
4、唐伯虎临走前在墙上题诗中的一句:如飞归
马快加鞭。这句无论从耳听唱词、还是眼观字形都明明是
马字,而片中字幕却都是
鸟!如果真是
鸟,禁受得住(先不说快了)加鞭吗?只有听说回家就跑得像
鸟飞一样快的
马,加鞭才可能跑得更快啊!
呵呵!咬文嚼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