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钢琴家——评《钢琴家》
推荐材料里,这部电影被译为《钢琴师》,但若去搜索,各大网站,无一例外称其为《钢琴家》。虽只一字之差,但细究起来,内涵却有天壤之别。趁这个方便,这篇影评,便先从“家”与“师”说起。
以弹琴谋生,想通过弹琴获得地位与财富的,称之为琴师,他们可能技艺高超,亦可能受人欢迎,但弹琴于他们只是手段,若有更好的办法谋权谋利,抛弃无妨,弹琴无法给他们带来光鲜时,他们自会放弃。
而琴家呢?他们对鲜花和掌声,地位和财富,亦不可能无动于衷,但让他们弹琴的根本原因,却是本心所向。无人支持,无人鼓励,虽可能让他们沮丧,却不可能让他们放弃。
我弹古琴。有时在网络上和人争论,传承古琴的,究竟是琴师还是文人,一位网友如是评论道:若绳床瓦灶,食玉炊桂,仍练琴不怠;若金戈铁马,妻离子散,仍不改初心,那么,即使他是琴师,仍是以文人的魂面对世人,就算他不识字,也是个文人。古琴曲中,有名《潇湘水云》者,即是讲北宋末年,战乱侵略,一名琴师,一代名家,何去何从?可惜国人,竟没有将其拍成电影,写成小说。古琴的故事很丰富,但世人却少知。
回到正题,琴家的魂,亦如文人的魂,能矢志不渝。这部电影的原型,倒是久负盛名,被称之为钢琴家,不过可惜,在整部影片中,我都没有发现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钢琴家对于整部影片来说,算什么呢?只是一个身份罢了。因为主人公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所以众人都帮助他,支持他;因为主人公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所以波兰警官将他推离火葬场,所以犹太商人给他父亲开工作证,所以女歌唱家给他安排住处,所以人民为他筹款,所以德国军官放过他,还给他拿了食物和大衣……
诸如此类,钢琴给他带来了那么多好处,主人公当然要热爱钢琴!整部影片其实一直按照套路走,并没有表现出钢琴什么特殊的东西来,若主人公善于演奏其他乐器,又或是歌唱家,是画家,是科学家,整部影片的结构完全不需要作变动,只是给德国军官演奏的那一幕有些麻烦了。单是套路其实也无碍,相似之事,本就许多,只可惜影片没有表现出作为家的精神来!
阿基米德临死前,向士兵吼道:“让我画完这个圆!”,本片的钢琴家显然没有这么高的情操:在炮弹轰击电台时,他只是略有犹豫,便选择逃命;在穷困潦倒时,他并无不舍选择了买琴;在商人只愿以一个极低的价格买下钢琴时,在他的弟弟都看不下去,不想卖时,他作出了选择,同意了;当酒吧内的人粗暴打断他的演奏,炫耀似的通过抛金币演奏出“音乐”时,他只是微笑,毫不恼怒……这是懦弱吗?抑或有责任感的表现?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生命战胜了艺术。
柳公权有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弹钢琴亦可是如此,我多希望那位钢琴家,不要苟且偷生,而是坦然赴死,勇敢抗争,在波兰人都反抗,都因反抗而祭出生命时,他凭什么活着?
我不知道。
推荐材料里,这部电影被译为《钢琴师》,但若去搜索,各大网站,无一例外称其为《钢琴家》。虽只一字之差,但细究起来,内涵却有天壤之别。趁这个方便,这篇影评,便先从“家”与“师”说起。
以弹琴谋生,想通过弹琴获得地位与财富的,称之为琴师,他们可能技艺高超,亦可能受人欢迎,但弹琴于他们只是手段,若有更好的办法谋权谋利,抛弃无妨,弹琴无法给他们带来光鲜时,他们自会放弃。
而琴家呢?他们对鲜花和掌声,地位和财富,亦不可能无动于衷,但让他们弹琴的根本原因,却是本心所向。无人支持,无人鼓励,虽可能让他们沮丧,却不可能让他们放弃。
我弹古琴。有时在网络上和人争论,传承古琴的,究竟是琴师还是文人,一位网友如是评论道:若绳床瓦灶,食玉炊桂,仍练琴不怠;若金戈铁马,妻离子散,仍不改初心,那么,即使他是琴师,仍是以文人的魂面对世人,就算他不识字,也是个文人。古琴曲中,有名《潇湘水云》者,即是讲北宋末年,战乱侵略,一名琴师,一代名家,何去何从?可惜国人,竟没有将其拍成电影,写成小说。古琴的故事很丰富,但世人却少知。
回到正题,琴家的魂,亦如文人的魂,能矢志不渝。这部电影的原型,倒是久负盛名,被称之为钢琴家,不过可惜,在整部影片中,我都没有发现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钢琴家对于整部影片来说,算什么呢?只是一个身份罢了。因为主人公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所以众人都帮助他,支持他;因为主人公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所以波兰警官将他推离火葬场,所以犹太商人给他父亲开工作证,所以女歌唱家给他安排住处,所以人民为他筹款,所以德国军官放过他,还给他拿了食物和大衣……
诸如此类,钢琴给他带来了那么多好处,主人公当然要热爱钢琴!整部影片其实一直按照套路走,并没有表现出钢琴什么特殊的东西来,若主人公善于演奏其他乐器,又或是歌唱家,是画家,是科学家,整部影片的结构完全不需要作变动,只是给德国军官演奏的那一幕有些麻烦了。单是套路其实也无碍,相似之事,本就许多,只可惜影片没有表现出作为家的精神来!
阿基米德临死前,向士兵吼道:“让我画完这个圆!”,本片的钢琴家显然没有这么高的情操:在炮弹轰击电台时,他只是略有犹豫,便选择逃命;在穷困潦倒时,他并无不舍选择了买琴;在商人只愿以一个极低的价格买下钢琴时,在他的弟弟都看不下去,不想卖时,他作出了选择,同意了;当酒吧内的人粗暴打断他的演奏,炫耀似的通过抛金币演奏出“音乐”时,他只是微笑,毫不恼怒……这是懦弱吗?抑或有责任感的表现?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生命战胜了艺术。
柳公权有言:“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弹钢琴亦可是如此,我多希望那位钢琴家,不要苟且偷生,而是坦然赴死,勇敢抗争,在波兰人都反抗,都因反抗而祭出生命时,他凭什么活着?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