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吧 关注:20贴子:128
  • 7回复贴,共1

【行业故事】某结构新手工程结束后的错误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4-08-02 17:57回复
    一、对建筑柱网数据的“漠然”
    柱网数据应由建筑、结构共同制定,建筑主要根据空间尺寸划分确定其柱子潜在的位置,而柱网的间距和截面两类数据由结构确定,由于本院接手建筑图时,柱网已然确定,但结构并没有参与制定过程,因此导致了自己对建筑给出柱网的“漠然”——全盘被动接受。这是出现这个错误的环境方面的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还是自己对于柱网数据确定的过程不够清晰,自己本身没有这个意识,才有全盘被动接受而不知道改变,更不谈从何改变。主观原因是主要原因。现在明白了,结构参与柱网数据制定过程,间距按实际参考7~9m经济轴网确定,截面估算并执行规范构造规定。


    IP属地:江苏2楼2014-08-02 18:00
    回复
      二、对梁高的“纠结”
      规范给出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区间是计算跨度的1/18~1/10,且条文说明里提到过去的规定是1/12~1/8,可见,梁规范允许做低。但是在这个区间跨度很大,究竟哪一个取值最合理,自己之前只知道按总工说的1/12判断并取临近,但是这样太教条主义了,忽视了在这个区间取值的原则是活的:根据荷载情况取。1/12只是一个适用于普通工程的大体数据,自己固执地按1/12取,很明显,是受了总工的话的误导,但是主观原因还是自己对于在这个区间取值的原则含糊不清,才有了有时不少梁做的太大了或做的太小了还天真地以1/12为理由争论,悲哀。一句话,自己设计太死板了。


      IP属地:江苏3楼2014-08-02 18:02
      回复
        三、对于柱两侧梁宽高的“糊涂”
        在柱两侧的框架梁跨度差异较大时,可能梁宽或梁高都会有所不同,自己一直有迟疑。其实原则很简单:高度相同宽度不同,钢筋不好合理配置,且很容易造成节点堵塞;宽度相同高度不同,不影响钢筋合理配置,但节点稍显堵塞,但不是很严重;高度宽度均不同,节点严重堵塞,应避免。因此柱两侧梁尽量同宽同高,退一步同宽不同高,尽量回避不同宽的情况。自己之前一直很糊涂,究其原因还是现场经验不足,设计硬伤。


        IP属地:江苏4楼2014-08-02 18:02
        回复
          五、办公楼梁布置的“不听话”
          总工之前说过这个办公楼最好不要有“碰头”现象的发生,虽然他说的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吊顶回避,可吊顶花钱啊。以多花钱来解决问题不是最优的,我们完全可以不花那个钱的。碰头就是办公室内有与门关闭时平行的明梁。自己忽视了这个问题,总工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这个方案不行,但是还是不是欣然接受的。哪怕碰头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从建筑美观角度,是站得住脚的,因此,能不碰头时还是尽量不要碰头。自己犯了错才改,不如不犯错的好,因为这个问题总工强调过一遍了。


          IP属地:江苏6楼2014-08-02 18:03
          回复
            六、大样图制图的“粗心”
            构造手册第四版P127有梁单侧和双侧带悬臂板时的配筋示意图,自己在这个工程里采用的是梁单侧带悬臂板的悬臂板钢筋与梁箍筋合并的方案。但是并没注意板内的箍筋端头不是直接做135度弯钩,而是像板负筋一样,支承在板底上的。这个细节没注意。但究其原因,还是有些想当然了。


            IP属地:江苏7楼2014-08-02 18:03
            回复
              七、对PKPM计算的“无知”
              问题出在柱下独立基础上。我直接窗选全部自动生成,不允许零应力区。因雨棚外挑尽端有柱,柱下基础很大,老大说这样一层柱子做那么大基础,让人笑话,让我把零应力区控制参数按规范改为0.15,基础底面积骤减。这让有些刻板地按一套参数干全部工程的新手的我汗颜,且不论那些参数背后的设置原理,且不论设计方法的精髓。软件把我们关进了城堡里,我们只惊讶于宫殿内的奢华装修和大气磅礴,却忘记了,结构设计的灵魂,在于站在城堡顶端向外的远眺!


              IP属地:江苏8楼2014-08-02 18:03
              回复
                八、对与建筑专业配合工作的认识的“肤浅”
                由于自己做过的工程很有限,因此前期对结构~建筑专业配合的认识只限制在建筑图做完自然流转到结构这一流程上的,在结构本专业的开展过程中,鲜有与建筑的协调配合。这是没把结构做好的表现,或者不会做结构的体现。建筑结构专业配合,自然流转只是1%,剩下的99%都是需要结构在本专业开展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而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细节问题。
                转自微信 PKPM结构设计之友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4-08-02 1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