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斯吧 关注:6,006贴子:65,349
  • 15回复贴,共1

看来,的确是,不修禅定,妄证菩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平时的生活感悟只占一部分。


IP属地:湖南1楼2014-08-04 21:36回复
    赛斯曾经谈及到:所有的宗教仪式都无法使人了解自己的真正本质。
    宗教仪式总是繁琐的,而且除非是真正的内门人员,否则难以窥破其所象征的“含义”。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的确,宗教仪式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和教导意义。


    IP属地:湖南2楼2014-08-04 21:39
    回复
      2025-05-14 12:17:55
      广告
      宗教这个“机构”,
      最初,由历代说法者们,为教导大众“实相的知识”而建立的一个“桥梁”。
      后来,随着时代的流转,这个“机构”逐渐的被扭曲,有些甚至违背了建立的初衷。
      佛教中有“正法、像法和末法三个时代”,正好可以比喻这种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法断了”,而是“人心不古”了,好多同胞越来越陷入各种妄想和执着中。


      IP属地:湖南3楼2014-08-04 21:46
      回复
        这里先不提亚特兰蒂斯的悲剧根源。
        至少,古代的印度有许多知识就是传承自上个世代。
        那么,大洪水,其中一个方舟,有一个“人”,是一个博学的“佛”。
        之所以,说他博学,是因为他不仅在灵性上已经达到了佛的觉悟,通晓内在知识。
        更重要的是,他还掌握了,建筑、医药、社会学、语言学、音乐等多种文明遗产于一生的“超人”。这样的人,被选作为当时离开大陆的文明火种延续者。
        他这种人,是可以提前几十年就“预见”当时大陆的毁灭。
        但是,很遗憾的,他却只能带走极少一部分虔诚相信“真理”的人。


        IP属地:湖南4楼2014-08-04 21:58
        回复
          禅定,这种连接“内在次元”的知识,在亚特兰蒂斯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但是当时不叫“禅定”,禅定这个词来源于分别是:
          禅=Dhyana=专注的意识持续流入
          定=Samadhi=意识融合到一起
          禅定=意识脱离“自身”融合到所观之“物”
          四禅八定,逐渐融合到更细微的“物”,直至物=无形本性=空性。


          IP属地:湖南5楼2014-08-04 22:11
          回复
            由此,破除了物质和形象的“幻觉”。
            无明的状态彻底消失,回归到“一切万有”的本然状态。
            那么,当你经常谈论“空”的时候,实际上,你并不太明白“空”
            这不是一种可以想到的想法。
            实际上,意识“脱离”了形象、感受、认知、意识习惯、思想(五蕴)之后才能抵达“空”
            这是一种实际的意识“蜕变”状态,空=一切万有=太一无限


            IP属地:湖南6楼2014-08-04 22:31
            回复
              禅定和瑜伽有着很大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禅定是瑜伽里的精华和核心。
              特别的,远古的瑜伽,并不是现代流行的健身式”体操"。
              那时候,瑜伽是一种专门为求道“方法”,是一种实际的连接”高层“意识的方法。


              IP属地:湖南7楼2014-08-04 22:36
              回复
                释迦牟尼在世时所教导的60位成功连接无限太一的证道者(阿罗汉)
                无一例外的都是通过这个"方法“完全觉醒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观自在菩萨将这种方法称之为”般若波罗蜜多“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在修行深奥的”禅定“时,照见五蕴的本质(空)=接触智能无限,远离了一切的苦厄=从幻象中彻底苏醒=体验到无限的喜悦。


                IP属地:湖南8楼2014-08-04 22:43
                回复
                  2025-05-14 12:11:55
                  广告
                  让意识发生”蜕变“有着不同的程序。
                  一法中说:行家之路有许多的阶梯。
                  行家=修行者
                  瑜伽之王Sadshiva在4000多年前的《中道》中介绍了112种静心的方法。
                  瑜伽之祖Patanjali在《瑜伽经》中系统的总结了禅定的核心方法和体系。
                  此外,更有无数的佛经典藏中记载了这些知识。
                  坚定的走上行家之路,直到与无限太一相连接。


                  IP属地:湖南9楼2014-08-04 22:53
                  回复
                    楼主对佛教有所研究?


                    IP属地:贵州11楼2014-08-05 09:36
                    收起回复
                      在说什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8-05 21: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