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1日漏签0天
虞山吧 关注:3,100贴子:3,52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虞山吧
>0< 加载中...

常熟虞山掌故传说之齐女墓传说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cookie881111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虞山之巅,有一座春秋时期的古冢一齐女墓,齐国女子为何要葬于此地?这里面有一段悲伤的故事。 
    春秋时期,周王朝开始衰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战争频繁。周敬王年间,吴王阖闾励精图治,任用了伍子胥、孙武等贤才良将,安邦治国,讲文修武,不几年,国力雄厚。阖闾为于实现他的“兴霸成王”的愿望,南伐越国,西破强楚,北慑齐晋,一度称霸东南,威震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此时,齐国国君齐景公却不思振作,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专事游乐。为了对付咄咄逼人的吴国,齐国便与楚国“交通聘使”,图谋联合。阖闾听说此事,不无担忧,他对相国伍子胥说:“齐楚通好,此我北方之忧也!”准备出兵攻打齐国,但苦于找不到借口。伍子胥为吴王出主意道:吴王太子波之妃已经去世,还没有继室,齐景公有一个未曾婚嫁的女儿,才貌出众,不如派人到齐国求婚,如果齐景公不答应,再出兵讨伐。吴玉听了频频点头,马上派大夫王孙骆到齐国为太子波求婚。齐景公虽不忍将爱女婚配至吴地,但慑于吴国的武力,只得忍痛答应,专派大夫鲍牧把女儿护送去吴国,并要鲍牧转告吴王,对爱女要加爱护。齐王幼女名少姜,自小聪明伶俐,为齐景公掌上明珠。少姜知道此行虽为生离,却无异死别,临行之际哭得如泪人儿一般。 
    少姜年幼,到吴国与太子波成婚后,不知夫妇之乐,一心思念父母,日夜哭泣,郁郁成病。吴王阖闾和太子波再三抚慰,日演歌舞,夜张宴筵,无法排解她的忧郁心情,每日里云鬓不整,泪痕满面。眼看如花似玉的金枝玉叶日渐憔悴。太子波又称终累,为阖闾长子,《左传》谓其败楚舟师,为吴楚之战赢得决定性胜利,可见他是一员英勇善战的猛将。但他对劝解齐女少姜却一筹莫展,吴王阖闾也毫无办法。最后又是伍子胥想了个办法:令人在苏州北城门上造一九层飞阁,并将北门改名为齐门,每日由太子波陪同少姜去城楼游玩,以北望齐国。然而齐女登楼北眺,哪里望得见齐国和父母的影子?在一个万里无云的晴天,少姜倚窗远眺,却见一座青山绵亘横卧,山色时而变化,太子波告诉她:这山名虞山,因葬虞仲得名,少姜凄然一笑,心中若有所思。由于齐女终日忧伤,不久就一命鸣呼了,临终前对太子波说:“妾闻虞山之巅,可见东海,乞葬于此,倘魂魄有知,庶几一望齐国也”。太子奏告吴王,于是将齐女少姜安葬于虞山,后人称之为齐女墓。 
      太子波因忆念齐女,不久也郁郁而终。据《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海?山,在常熟,山有二洞穴,穴侧右石坛,周回六十丈,山东二里有石室,吴仲雍、周章、阖闾长子并葬此山……”,可见,太子波的墓也在虞山,至于太子波有否与齐女合葬,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齐女墓的确切位置,却是众说不一。有的根据“虞山之巅”的记载,认为应在虞山锦峰,称望海墩的地方,因这里是虞山最高处。另一说法是在辛峰亭下,因此处是城内虞山最高处。而合于此说的有关历史记载较多。
   记载最早的志书是《越绝书》:“齐女思其国,死葬虞西山。”最详细的是南朝梁代简文帝所作的《招真治碑记》,招真治为梁天师张道裕所建,位于虞山东南麓。碑文在写到这所建筑的方位时,有“远望仲雍而高坟萧瑟;旁临齐女则哀垄苍茫。”之句,根据这个记载,齐女墓正好在辛峰亭的位置上。稍后的《吴地记》也有“齐女丧夫,每思家国,后葬常熟海?山东南岭,与仲雍、周章相近”。宋朝的《太平寰宇记》说得更明确:“常熟虞山有仲雍、齐女冢,东是仲雍,西是齐女。”其余唐宋旧志所记载的齐女墓位置也都说在辛峰亭下边。 
    辛峰亭建于南宋,初名“望湖”后改为“极目”、“望齐”,到明代更名“达观”,最后是由本邑进士萧应宫改名为“辛峰”。明清时期的有关记载,多数与唐宋时期的说法一致。如张应遴的《虞山胜地纪略》、钱达道的《虞山图记》、刘鼎的《重修辛峰亭记》等。《虞山胜地纪略》说:“"乾元宫东首有高阜突起,曰齐女墓,上建达观亭,旧有米南宫极目亭匾”,钱达道的《虞山图记》则称:“致道观之上为齐女墓,其顶达观亭。”“达观亭初名极目,其后萧应宫更名为辛峰”刘鼎的《重修辛峰亭记》则记有:“虞山乾元宫之阴,崇垤隆起,高几数丈,广倍之,土人曰,此即齐女墓也。其巅有亭名辛峰。”纵览历代文献,齐女墓确在 
   辛峰亭之下,《越绝书》所说的“虞西山”,因为当时的 "海?山共有五个山头,东称虞山,因葬虞仲而得名,向西北到兴福寺一带称乌目山,依次向西则称为顶山、西山、小山。古代所称的“虞西山”,即现在的辛峰亭一带。 
    民国初期,常熟一度成立了一个整理名胜委员会。认为锦峰为虞山最高处,齐女葬此方能望齐,于是决定在西山锦峰上树一块喝石,请蒋志范撰文以志。当时常熟著名学者、散文家金鹤冲写了一篇《齐女基:辨证》,用大量的历史资料论证齐女墓就在辛峰亭之下,文章最后指出:“所谓望齐者,不过寄意而已,锦峰虽高,马可目极齐鲁,纵如泰岱之崇,又奚能远瞩吴楚哉。苟不厘正,则后之人盖将讹误而茫无所之矣……”金鹤冲先生的文章,字字有据,整理名胜委员会在锦峰立碣石之事也由此而作罢。但不知何故,这个委员会也没有在辛峰亭为齐女树一块墓碑。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虞山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