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由命的村庄,“土政策”就是“皇帝的圣旨”。邯郸市曲周县安寨镇衙后李庄有一个不成文的“土政策”:盖房得给村里或镇政府交钱,如果不交钱,村干部就打电话让镇干部过来“找茬”,迫使盖房的村民花钱了事。
“土政策”实行两年有余,数十户盖房的村民给村干部或镇政府交了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罚款”,总额不详,因为镇、村两级收“盖房钱”连白条都不给。
老支书的房子盖了一半被勒令停工
霍荣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衙后李庄村支书,今年63岁。因为不满镇、村干部收盖房钱,执意拒交。眼看到了嘴边的肥肉吃不成,镇纪检书记刘某等人先后两次到现场阻止施工,建筑队不得不撤走,霍荣军的新房盖成了“半拉子”,现场摊了四五个月了。
霍荣军盖房的宅基地位于村子中间,约0.3亩,绝对不是基本农田。他拿着一份《宅基证明》让河北农民报记者看,说:“这张《证明》是清朝光绪廿六年的,说明这块宅基地清朝就是我家的。”
由于现有住房透风、漏雨,已成危房。霍荣军就筹了点钱,打算在老宅基上盖3间新房。农历二月十二动工,墙体砌到一人高的时候,镇纪检书记刘某等八九个人来了,张口就问“有宅基证没有”,霍荣军拿出《宅基证明》让领导们看,领导们一口咬定“这个不算数”,强行让停工了。
清明节放假,霍荣军就“钻空子”趁机抓紧盖房。上班第一天,镇、村干部又来了,责令马上停工,一位镇领导威胁霍荣军说:“你要是再盖,就让执法队给你铲平了。”镇干部走后,村干部霍某卸了木桩、推倒了砖垛,现场一片狼藉。
面对现实,耿直的老支书霍荣军屈服了。
他通过中间人找村干部霍某求情,霍某说“给镇政府拿5000元就让他盖,不拿钱就说他盖房占了大街,让他永远盖不成”。
霍荣军拿不起这么多钱,只好到县信访局反映。安寨镇书记赵志强来信访局接人,答应回去马上处理。回来后,霍荣军找了赵书记3趟,每次都说“再等等”,又拖了俩月多。
在老宅基上修缮旧房,镇国土所要了500元
在衙后李庄,盖新房需要交钱,修缮改造旧房屋也要交钱。
村民霍计红有一处30年前的宅基地,宅基上的房屋盖了25年。由于年代久远,墙体下沉,屋地低潮,给生活带来很多困难。于是,霍计红打算把旧房屋改造一下。
农历六月初,找人拆了屋顶,墙体拆到了窗台处。霍计红说:“墙基没有动,都是以前的样子,只是从半截子墙上往上砌,实际上,这不是盖新房,换换房顶、加高加高屋墙,算是修缮旧房。”
开工第二天,镇里派土管所过来了,他们要宅基证,霍计红拿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宅基证让“土管”看,他们说:“这是老证,不顶事!”
僵持了半个多小时,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土管所赵某说:“你们村有人盯着这事,谁盖房也得拿钱,拿1500块钱就没事了。”经过讨价还价,霍计红给了赵某500元,“土管”们扬长而去。
多位村民证实:村干部霍某强收盖房钱
由于霍某借了镇政府、国土所的威风,盖房交钱成了该村约定俗成的规矩。
农妇李某说,2004年,村委会卖了一批闲散地,每一块都是按宅基规划的,她家买了一块宅基。2012年11月,动工盖房时,霍某过来了,说:“没有宅基证,不让盖。”经村民马某说和,给了霍某1000元,李某的房子盖成了。
村民李世杰说,2013年4月,他在2004年买的宅基上盖房,霍某前来阻止,他给了霍某1500元,村里不再找事了……
采访中,村民给了记者一张纸,上面写了十几个姓名,姓名后面是括号,括号里面是钱数。村民说:“这是一部分名单,究竟镇政府、国土所、霍某收了多少盖房钱?还搞不清楚,他们光收钱不开票。”
收了多少盖房钱?村两委不得而知
“这些钱是临时主持全村工作的霍某收的,收了多少钱不知道,钱哪儿去了也不知道。”村主任李玉臣说:“镇里让党支部、村委会歇了两年多,我和支书都没有上班,是霍某一人在闹腾。”
镇、村为啥要收盖房钱?所收的盖房钱去向何处?记者多次电话采访“收盖房钱”的霍某,但他均以病重为由一再拒绝。
安寨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衙后李庄收的是盖房罚款,有的户没有宅基证,有的户属于“地、证不符”。接到村干部反映后,镇里就派人去看看。该负责人说,至于村民反映的盖房收钱一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
“土政策”实行两年有余,数十户盖房的村民给村干部或镇政府交了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罚款”,总额不详,因为镇、村两级收“盖房钱”连白条都不给。
老支书的房子盖了一半被勒令停工
霍荣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衙后李庄村支书,今年63岁。因为不满镇、村干部收盖房钱,执意拒交。眼看到了嘴边的肥肉吃不成,镇纪检书记刘某等人先后两次到现场阻止施工,建筑队不得不撤走,霍荣军的新房盖成了“半拉子”,现场摊了四五个月了。
霍荣军盖房的宅基地位于村子中间,约0.3亩,绝对不是基本农田。他拿着一份《宅基证明》让河北农民报记者看,说:“这张《证明》是清朝光绪廿六年的,说明这块宅基地清朝就是我家的。”
由于现有住房透风、漏雨,已成危房。霍荣军就筹了点钱,打算在老宅基上盖3间新房。农历二月十二动工,墙体砌到一人高的时候,镇纪检书记刘某等八九个人来了,张口就问“有宅基证没有”,霍荣军拿出《宅基证明》让领导们看,领导们一口咬定“这个不算数”,强行让停工了。
清明节放假,霍荣军就“钻空子”趁机抓紧盖房。上班第一天,镇、村干部又来了,责令马上停工,一位镇领导威胁霍荣军说:“你要是再盖,就让执法队给你铲平了。”镇干部走后,村干部霍某卸了木桩、推倒了砖垛,现场一片狼藉。
面对现实,耿直的老支书霍荣军屈服了。
他通过中间人找村干部霍某求情,霍某说“给镇政府拿5000元就让他盖,不拿钱就说他盖房占了大街,让他永远盖不成”。
霍荣军拿不起这么多钱,只好到县信访局反映。安寨镇书记赵志强来信访局接人,答应回去马上处理。回来后,霍荣军找了赵书记3趟,每次都说“再等等”,又拖了俩月多。
在老宅基上修缮旧房,镇国土所要了500元
在衙后李庄,盖新房需要交钱,修缮改造旧房屋也要交钱。
村民霍计红有一处30年前的宅基地,宅基上的房屋盖了25年。由于年代久远,墙体下沉,屋地低潮,给生活带来很多困难。于是,霍计红打算把旧房屋改造一下。
农历六月初,找人拆了屋顶,墙体拆到了窗台处。霍计红说:“墙基没有动,都是以前的样子,只是从半截子墙上往上砌,实际上,这不是盖新房,换换房顶、加高加高屋墙,算是修缮旧房。”
开工第二天,镇里派土管所过来了,他们要宅基证,霍计红拿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宅基证让“土管”看,他们说:“这是老证,不顶事!”
僵持了半个多小时,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土管所赵某说:“你们村有人盯着这事,谁盖房也得拿钱,拿1500块钱就没事了。”经过讨价还价,霍计红给了赵某500元,“土管”们扬长而去。
多位村民证实:村干部霍某强收盖房钱
由于霍某借了镇政府、国土所的威风,盖房交钱成了该村约定俗成的规矩。
农妇李某说,2004年,村委会卖了一批闲散地,每一块都是按宅基规划的,她家买了一块宅基。2012年11月,动工盖房时,霍某过来了,说:“没有宅基证,不让盖。”经村民马某说和,给了霍某1000元,李某的房子盖成了。
村民李世杰说,2013年4月,他在2004年买的宅基上盖房,霍某前来阻止,他给了霍某1500元,村里不再找事了……
采访中,村民给了记者一张纸,上面写了十几个姓名,姓名后面是括号,括号里面是钱数。村民说:“这是一部分名单,究竟镇政府、国土所、霍某收了多少盖房钱?还搞不清楚,他们光收钱不开票。”
收了多少盖房钱?村两委不得而知
“这些钱是临时主持全村工作的霍某收的,收了多少钱不知道,钱哪儿去了也不知道。”村主任李玉臣说:“镇里让党支部、村委会歇了两年多,我和支书都没有上班,是霍某一人在闹腾。”
镇、村为啥要收盖房钱?所收的盖房钱去向何处?记者多次电话采访“收盖房钱”的霍某,但他均以病重为由一再拒绝。
安寨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衙后李庄收的是盖房罚款,有的户没有宅基证,有的户属于“地、证不符”。接到村干部反映后,镇里就派人去看看。该负责人说,至于村民反映的盖房收钱一事,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来源:河北农民报(农民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