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尺蛾
洞穴钩虾
我国伟大的远足者徐霞客曾说过:“凡世间奇险瑰丽之观,常在险处。”洞穴无论在影视、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以其未知的黑暗而令人生畏。然而,探秘洞穴的魅力就在于你探索的是一个无法预知的世界。 多年前 美国专家推测四川地下洞穴或有新物种 6月中旬以来,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及多位科考专家对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彭州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未开发原始洞穴进行了初步探索,隐翅虫、蠼螋、蛾、盲蛛、虾等各种无脊椎动物被大量发现,其中“龙门山洞穴钩虾”和“成都洞穴尺蛾”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物种,属于洞穴生物的真洞穴动物类群。 值得一提的是,洞穴生物研究曾长期被我国科研人员忽略,90%以上洞穴新物种是国外考察队所发现。此次科考负责人、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说,早在1996年,他们就与美国鳞翅目昆虫专家海普纳博士一起进行了科考(海普纳是世界最大昆虫博物馆——美国福罗里达州鳞翅目昆虫博物馆的馆长、美国热带鳞翅目学会的秘书长和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海普纳博士当时就大胆地推测,四川地下洞穴里可能存在一些以蝙蝠粪便为食物的蛾类,它们将是全新的物种。 然而,在之前的科考活动中,由于科考的洞穴多是已被开发的洞穴,并未发现上述蛾类和其它新物种。“经过开发的洞穴,人为干扰比较严重,而洞穴生物因为受环境影响,生命是很脆弱的。洞穴温度较恒定、湿度较饱和而且不见光,人为活动极可能改变洞穴内稳定的环境,使长期适应洞穴环境的生物面临灭顶之灾。”赵力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考察,他们选定了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彭州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未开发原始洞穴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