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与AMD 处理器性能参数比较大观
从技术上讲
intel追求高主频,所以倍频很高,管线数很长(30多),也就是指令长,导致执行同样功能的指令需要更多的时钟周期。
AMD追求的是高效率,一般主频不高,管线数小(20多),而且现在AM
D的L1缓存比较大,这样更具执行效率,由于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国人以为主频高就是性能好,所以现在AMD不标称主频,而用PR值替代。
比如经典的bARTon 2500+的实际频率是1.83GHZ,但他的PR值是2500,意思是和intel同等级别的长管线数的2.5Ghz的CPU的性能是一样的。
由于intel长期追求高主频,导致了耗电量和发热量的飙升,所以有了A饭们拿P4E开涮说能省个散热器,现在intel也认识到了这点,已经宣布停止开发主频高达4G的P4了,而是转而开发双核心,可是AMD比较有远见的提早走了一步,看来在双核心上,intel将右一次输给AMD
也许商业上,策划营销上AMD大大落后于intel
但是在技术上,AMD并不落后,在有些方面比intel做的好~~
CPU重要参数介绍(一)!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是电脑当中最核心的配件,一台电脑的性能好与坏跟CPU自身的性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而且CPU的选择也同时关系到主板和内存的搭配问题。
对于CPU,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在准备买电脑的时候还是十分迷茫的,面对着市场上更新换代那么快、型号如此多的CPU,普通用户根本就透不过气来,也不知道究竟如何选择好。我们写这次专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广大打算购机的用户能全面对CPU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所了解,最后能得心应手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CPU。
CPU重要参数介绍: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CPU的技术参数,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1)前端总线:英文名称叫Front Side Bus,一般简写为FSB。前端总线是CPU跟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处理器必须通过它才能获得数据,也只能通过它来将运算结果传送出其他对应设备。前端总线的速度越快,CPU的数据传输就越迅速。前端总线的速度主要是用前端总线的频率来衡量,前端总线的频率有两个概念:一就是总线的物理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外频),二就是有效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FSB频率),它直接决定了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速度。由于INTEL跟AMD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所以他们之间FSB频率跟外频的关系式也就不同了:现时的INTEL处理器的两者的关系是:FSB频率=外频X4;而AMD的就是:FSB频率=外频X2。举个例子:P4 2.8C的FSB频率是800MHZ,由那公式可以知道该型号的外频是200MHZ了;又如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500+ ,它的外频是166MHZ,根据公式,我们知道它的FSB频率就是333MHZ了!目前的Pentium 4处理器已经有了800MHZ的前端总线频率,而AMD处理器的最高FSB频率为400MHZ,这一点Intel处理器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2)二级缓存:也就是L2 Cache,我们平时简称L2。主要功能是作为后备数据和指令的存储。L2的容量的大小对处理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商业性能方面。L2因为需要占用大量的晶体管,是CPU晶体管总数中占得最多的一个部分,高容量的L2成本相当高!所以INTEL和AMD都是以L2容量的差异来作为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分界标准!现在市面上的CPU的L2有低至64K,也有高达1024K的,当然它们之间的价格也有十分大的差异。
3)制造工艺:我们经常说的0.18微米、0.13微米制程,就是指制造工艺。制造工艺直接关系到CPU的电气性能。而0.18微米、0.13微米这个尺度就是指的是CPU核心中线路的宽度。线宽越小,CPU的功耗和发热量就越低,并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了。所以0.18微米的CPU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比0.13微米CPU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低,同时发热量更大都是这个道理。现在主流的CPU基本都是采用0.13微米这种成熟的制造工艺,最新推出的CPU已经已经发展到0.09微米了,随着技术的成熟,不久的将来肯定是0.09微米制造工艺的天下了。
从技术上讲
intel追求高主频,所以倍频很高,管线数很长(30多),也就是指令长,导致执行同样功能的指令需要更多的时钟周期。
AMD追求的是高效率,一般主频不高,管线数小(20多),而且现在AM
D的L1缓存比较大,这样更具执行效率,由于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国人以为主频高就是性能好,所以现在AMD不标称主频,而用PR值替代。
比如经典的bARTon 2500+的实际频率是1.83GHZ,但他的PR值是2500,意思是和intel同等级别的长管线数的2.5Ghz的CPU的性能是一样的。
由于intel长期追求高主频,导致了耗电量和发热量的飙升,所以有了A饭们拿P4E开涮说能省个散热器,现在intel也认识到了这点,已经宣布停止开发主频高达4G的P4了,而是转而开发双核心,可是AMD比较有远见的提早走了一步,看来在双核心上,intel将右一次输给AMD
也许商业上,策划营销上AMD大大落后于intel
但是在技术上,AMD并不落后,在有些方面比intel做的好~~
CPU重要参数介绍(一)!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是电脑当中最核心的配件,一台电脑的性能好与坏跟CPU自身的性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而且CPU的选择也同时关系到主板和内存的搭配问题。
对于CPU,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现实当中,很多人在准备买电脑的时候还是十分迷茫的,面对着市场上更新换代那么快、型号如此多的CPU,普通用户根本就透不过气来,也不知道究竟如何选择好。我们写这次专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广大打算购机的用户能全面对CPU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有所了解,最后能得心应手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CPU。
CPU重要参数介绍: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CPU的技术参数,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1)前端总线:英文名称叫Front Side Bus,一般简写为FSB。前端总线是CPU跟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处理器必须通过它才能获得数据,也只能通过它来将运算结果传送出其他对应设备。前端总线的速度越快,CPU的数据传输就越迅速。前端总线的速度主要是用前端总线的频率来衡量,前端总线的频率有两个概念:一就是总线的物理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外频),二就是有效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FSB频率),它直接决定了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速度。由于INTEL跟AMD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所以他们之间FSB频率跟外频的关系式也就不同了:现时的INTEL处理器的两者的关系是:FSB频率=外频X4;而AMD的就是:FSB频率=外频X2。举个例子:P4 2.8C的FSB频率是800MHZ,由那公式可以知道该型号的外频是200MHZ了;又如BARTON核心的Athlon XP2500+ ,它的外频是166MHZ,根据公式,我们知道它的FSB频率就是333MHZ了!目前的Pentium 4处理器已经有了800MHZ的前端总线频率,而AMD处理器的最高FSB频率为400MHZ,这一点Intel处理器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2)二级缓存:也就是L2 Cache,我们平时简称L2。主要功能是作为后备数据和指令的存储。L2的容量的大小对处理器的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商业性能方面。L2因为需要占用大量的晶体管,是CPU晶体管总数中占得最多的一个部分,高容量的L2成本相当高!所以INTEL和AMD都是以L2容量的差异来作为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分界标准!现在市面上的CPU的L2有低至64K,也有高达1024K的,当然它们之间的价格也有十分大的差异。
3)制造工艺:我们经常说的0.18微米、0.13微米制程,就是指制造工艺。制造工艺直接关系到CPU的电气性能。而0.18微米、0.13微米这个尺度就是指的是CPU核心中线路的宽度。线宽越小,CPU的功耗和发热量就越低,并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了。所以0.18微米的CPU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比0.13微米CPU能够达到的最高频率低,同时发热量更大都是这个道理。现在主流的CPU基本都是采用0.13微米这种成熟的制造工艺,最新推出的CPU已经已经发展到0.09微米了,随着技术的成熟,不久的将来肯定是0.09微米制造工艺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