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庆吧 关注:207贴子:70,803

看央视重播宋玉庆老师的《奇袭白虎团》有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月18日央视再一次播放了《奇袭白虎团》,这已经是央视戏曲频道在2014年里第6次播放该剧了。我知道吧里的朋友们大都和我一样已经数不清看了多少遍,可每次重播,我们还是兴奋地在吧里、群里“奔走相告”,然后如期坐在电视前等待严排长的到来。央视的一再重播可以让宋玉庆老师和《奇袭白虎团》再次走进观众的视线,展现其精湛的艺术魅力,这恐怕是我们最看重的。
看着银屏上的宋老师,不由得想起今年3月份在纽约见到了尊敬的宋玉庆老师点点滴滴。在讲述有关《奇袭白虎团》的故事时,我仍然能在宋老师脸上看到的当年严排长的帅气。如今的宋老师依然身材挺拔、笑容温暖、声音清亮,是一个待人真诚、和蔼可亲,极富修养的人。历经坎坷之后的宋老师如今生活得平静、幸福,由衷地为他高兴!
宋老师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和《奇袭白虎团》连在一起的。宋老师曾讲述了当年《奇袭白虎团》剧组严肃认真的创作氛围,令人心生敬意。那时候的山东京剧团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创作集体。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严肃的创作精神。宋老师曾说尚之四导演非常严厉、认真,是一个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导演。当年宋老师经常在其他人休息时一个人面对导演,在舞台上一遍又一遍地排练,通宵达旦,直到太阳升起。宋老师说尚导演的严厉一般演员都会受不了,换了别人非得被他训哭了不可。我当时真想问问宋老师,您在背地里掉过眼泪吗?您有过委屈的时候吗?宋老师长年累月一套练功服从早练到晚,春夏秋冬,没日没夜地练,这得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做支撑啊。他当年工资不高,一定不舍得给自己买营养品补充体力,那么高强度的排练怎么可以吃得消啊?!


1楼2014-08-09 16:41回复
    《奇袭白虎团》剧组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严肃的创作精神,还体现在对演员动作、唱腔的要求上。记得宋老师说过戏中翻什么跟头、做什么动作都有规定,不能像传统戏那样凭兴致想翻几个就翻几个,尽管宋老师会翻更多漂亮的跟头、会更多高难的武打动作,但为了整部戏的效果,必须严格地按照导演的要求去做,在尚导演的“再来一遍!再来一遍!”的吼声中一遍又一遍地完成着规定的动作,并时刻注意控制自己身上带有的一些传统戏剧中的程式化的东西。从传统戏到现代戏这一“蜕变”过程很不容易,不是一下子就能接受和适应的。宋老师从小在科班、在戏剧学校,师从前辈大师受过严格的训练,打下了扎实的传统京剧的基本功底子,这些功底对他完美、高质量地塑造角色起着关键性的帮助,然而扮演《奇袭白虎团》的志愿军侦察兵却要求很大程度上控制这些传统京剧的程式化东西,其困难程度一定超出了我们的想像。传统京剧看多了,我也多少懂得了一些京剧的表演模式,感觉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表现方法太不一样了。传统京剧的那些程式化东西尽管很美很传神,是国粹的精髓所在,但确实不适合直接地运用到表现现代题材的京剧当中。宋老师等于经历了一次痛苦的“脱胎换骨”,太不容易了!看《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多少都能在有些演员的表演中看到明显的传统戏的痕迹。但在宋老师的表演几乎看不到。为此宋老师不知道流了多少汗水呀!
    一部《奇袭白虎团》包含了京剧二百余年的精髓--“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些宋老师多年来练就的扎实的京剧基本功被他巧妙地、完美地运用到这部表现战争的戏剧当中,让我们真正地感受到了京剧的厚重和优美,发现原来京剧的表现力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唱念做打”,在宋老师这儿应该再加一个“舞”,叫做“唱念做打舞”才对。宋老师的许多动作都吸收了舞蹈、甚至芭蕾舞的东西。在第三场《侦查》中,他以一个“雄鹰展翅”般的大跳动作亮相,随后伴随着铿锵的音乐和锣鼓点,完成着一连串的表现侦察兵执行任务的军事动作,既有舞蹈的舒展优美,又不失京剧的“范儿”。这些崭新的创意在后面的几场戏中比比皆是。这在当时应该也是一个大胆、超前的尝试吧?事实证明,宋老师做得无比成功。


    2楼2014-08-09 16:43
    回复
      另外,在借用京剧形式表演现代战争方面,《奇袭白虎团》在秉承、借鉴传统戏精华的基础上,开启了新的戏剧表现形式。在《插入敌后》以及后面的几场戏中,他边走边唱,边打边舞,令人耳目一新!对比同时期上演的其他现代京剧剧目,《奇袭白虎团》多了好多新的东西。我认为:直到现在,表现现代题材的京剧中,在运用京剧“唱念做打舞”等综合表现形式方面,没有一个可以超过《奇袭白虎团》的。在武打的设计方面,《奇袭白虎团》将传统京剧中高难度武打动作运用到飞跃铁丝网、排雷、跳悬崖、飞跃山涧等军事动作当中,模仿得逼真形象,引人入胜!也许直到今天,观众们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奇袭白虎团》在京剧创作上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也没有人去认真地对《奇袭白虎团》的艺术成就加以总结和研究。《奇袭白虎团》在京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和地位定会得到更高、更公正的评价!
      《奇袭白虎团》的成功即来自于山东京剧团演职人员的努力,但毋庸置疑,宋玉庆老师个人的贡献居功至伟。整部戏好多设计应该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现在为什么好多剧团都不敢复排《奇袭白虎团》,就是因为这部戏对演员的综合能力的要求太高了,一般演员演不了,演了也难看。我总愿意将这部戏称作是:“宋玉庆老师的《奇袭白虎团》”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宋老师,《奇袭白虎团》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正因为有了他的出色演绎,才使这部戏上了一个高台阶,山东京剧团才能从一个省级剧团升格为国家级重点剧团。


      3楼2014-08-09 16:44
      收起回复
        大师今天的帖子非常好,精彩、精准,看后感触颇深。是的,宋老师的舞台艺术给我们带来的是正能量,它影响了我们一辈子。每当看到宋老师的演出,就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宋老师饰演的严伟才让我们看到了他浑身上下透出的是军人的气质,威武、阳刚,英俊、潇洒。宋老师饰演的蔺相如深明大义,为国为民,宽容大度,不顾个人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宋老师在京剧艺术上做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深深的感谢宋老师!感谢一直支持宋老师的京剧艺术的广大宋迷朋友们!感谢玉树临风庆大师!


        来自iPad6楼2014-08-09 19:11
        收起回复
          虽然,以前也曾多次看到过奇剧的相关方面的报导,每次看到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但是,今天看到玉树临风庆大师所写的文贴,却是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内心感叹,现在,再一次从内心领略了一个一代京剧大师,用他毕生所学,伴随着他辛勤的汗水与心血,所创造出来的经典巨作,它不仅仅影响了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代人,甚至会受到今后几代人的敬仰与感叹。这部伟大的剧作,不仅仅倾注了宋老师的心血与汗水,更是为它付出了后半生的演艺生涯,也正是因为宋老师创造了奇剧的辉煌,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的,令人心酸的艰难的人生历程。在人生的最鼎盛的年华,由于那个时代历史潮流席卷了整个国家,宋老师一个专心于戏曲演绎一代京剧演员也不可避免的遭受了磨难,更可气的是,当一切恢复正常以后又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不为别的只为他太优秀了,竟然遭嫉恨被迫远离他心爱的舞台,为了心灵的宁静而不得不远走他乡,我感叹为什么堂堂一个京剧团体,当初为了一部剧作能精诚合作,创造出一部被世人所赞叹的经典,但是后来为什么却不能容得下一个为这个团体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功臣良将,以至于当初,因宋老师迩闻名全国的山东京剧团,却因为宋老师的离开而一蹶不振,走向衰落,好不令人叹息


          7楼2014-08-09 19:53
          收起回复
            尽管对宋玉庆老师的艺术生涯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但是,拜读了玉树临风庆大师的文章后,仍不禁心潮澎拜:经典剧作《奇袭白虎团》诞生至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为什么那么多热爱艺术、热爱国粹、热爱真、善、美的人对它挚爱不已?为什么随着漫漫时光飞逝,它就如一颗深藏的绝世明珠,散发出的光彩却更加灿烂?为什么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年轻的观众也在为它着迷?因为当年有宋玉庆老师这样才貌俱佳、形神兼备、为艺术不怕流血流汗、勇于奉献一切的伟大艺术家!因为当年有那样一个不为商业利益所驱使、对艺术精益求精、对作品精雕细琢的优秀创作班底!因此,做为一部风格清新独特、演员水准一流、制作细腻精美的现代京剧电影,《奇》剧的艺术价值在国内茫茫电影之林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更是其它同类型戏曲电影所无法相及的。
            大师以精湛的文笔,为我们生动再现了当年《奇》剧创作时,宋老师为精心塑造“严伟才
            ”的英雄形象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还特别指出宋老师对“唱念做打舞”的完美运用,真可以说是京剧表演形式上的一大超越。。。。。。真心希望更多的人阅读这样的好文章,更多地人全面了解宋老师高尚的人品和坎坷的艺术经历,更多的人欣赏和喜爱《奇袭白虎团》。我也相信,《奇》剧在将来将表现出更加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宋玉庆老师的杰出才华和卓越贡献将永远为历史所铭记!


            IP属地:江苏8楼2014-08-09 22:30
            收起回复


              9楼2014-08-10 09:46
              收起回复
                为什么我今天才看到大师的文章,很是觉得对不起樱桃姐!为我的愚钝深深歉疚自责!我非常渴望看到有关宋老师的文章,每天在吧里驻足流连,却错过如此美文好几天!感谢大师的深情,更敬佩大师的文采,让我再一次心绪涌动,激起对宋老师爱的波澜!显而易见,没有宋老师就没有《奇袭白虎团》的轰动效应:没有宋老师的辛勤努力,就没有奇剧的成功创作;没有宋老师的精绝技艺,就没有奇剧的常演不衰;没有宋老师的绝佳演绎,就没有奇剧的精美绝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换作任何一个演员来演奇剧,都不会有如此的成功,如此的精彩,如此的让观众痴迷!曾经听过一个宋老师的年轻粉丝说过其看奇剧不下千遍,而宋老师的老戏迷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在经常重温着这部经典,每每领略着宋老师的风采而感慨感动感佩着?又有哪一个不是在千百遍地由衷感叹着经典的无可复制,绝美的无以复加?不愿再回首宋老师那段悲惨的往事,只想诉说对宋老师现在和未来的美好祈愿:宋迷们不会忘记您,不忘您精彩奇美的演绎,不忘您内敛儒雅的风范,不忘您干净为人的品格,您及家人的安好,便是我们的晴天!


                IP属地:吉林11楼2014-08-15 15:36
                收起回复
                  刚到上海闺女就给我换了手机小米3,我一口气下载了八个视频软件。一天儿子用我的手机看电影,发现每个软件里都缓存、收藏着同一部电影《奇袭白虎团》。儿子好奇的问我:妈,《奇袭白虎团》好看吗?我告诉他:你看看。儿子半天不吭声,过了好一阵,突然他兴奋的大声喊道:妈妈,这那是电影,这是世界顶级的艺术片!我说:是啊,这位伯伯是妈妈的偶像,艺术超群,德艺双馨,人品端庄,质底高尚,善行博爱,纯洁无暇。他小时候练功非常艰苦勤奋,伯伯有着不平凡的一生,人只有磨砺才能修炼成器。
                  我和儿子讲了很多关于老师的过去及近况,他说:妈妈,我支持你,伯伯才是真正的京剧大师!是最值得尊敬的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8-17 09:12
                  收起回复
                    感谢吧主楼主群主给我们这么好的空间,你们的文章很棒!陈大慧老师说:传善也是善,传播正能量是大善。在此,我仅代表与我有同感的粉丝吧友们,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为你们的高尚行为深鞠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8-17 09:49
                    收起回复
                      海角你好:我们用一颗挚诚的心,在这个用情感堆积的圣洁空间里相互学习,共同锻炼成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8-17 09:56
                      收起回复
                        正气、优美、力量的完美组合。


                        IP属地:江西15楼2014-08-19 23:35
                        收起回复
                          真的不好意思,姐姐的好文章才看到,各位宋迷朋友的精彩跟贴也让我感动!
                          感谢宋老师,一部经典的作品让我们欣赏,一个光辉的人物让我们崇敬,永远的严伟才!
                          加精!


                          16楼2014-08-20 19:54
                          收起回复
                            永远的经典!永远的男神!......祝福严排长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17楼2015-01-14 09: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