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 孙铁翔、南婷、赵瑞希)为进一步规范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
舆论将此《规定》称为“微信十条”,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虽然称“微信十条”,但是并非针对微信,其他软件也包括在内,QQ、陌陌等都包括。
《规定》意在治理朋友圈和公众号等公众信息服务中的某些乱象。其出台,意味着国家对网络监管的制度日渐成熟,也预示着互联网监管将成为常态。
正如硬币有正反面,“微信十条”也引起部分网民的担心。次规定是否会“矫枉过正”,侵害个人隐私?是否会影响网络言论自由?
个人认为多虑了,除非你“处心积虑”! 微信十条”的颁布,不是为了限制我我们的言论自由。例如第七条:“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这意味着那些肆意甚至蓄意散布不负责任的政治、时评类的文章在微信上会越来越少了。只有获得资质的“国字号”公众号才能发布时政类内容,这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有“不轨”的心,那就没办法了。
再强调一下,“微信十条”出台,无论实名制、备案制或准入制,都是围绕着运营商开展。并不会对个人有影响。对于“网监时代”的来临,网民应大力支持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因为未来的互联网整治次数越多,越能说明国内网络安全管控的加强,公众的利益越有保障。我们应有责任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抵制形形色色网络污染,协同打击和抵制破坏网络环境和秩序的不良言行,守护我们的网络家园。
舆论将此《规定》称为“微信十条”,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虽然称“微信十条”,但是并非针对微信,其他软件也包括在内,QQ、陌陌等都包括。
《规定》意在治理朋友圈和公众号等公众信息服务中的某些乱象。其出台,意味着国家对网络监管的制度日渐成熟,也预示着互联网监管将成为常态。
正如硬币有正反面,“微信十条”也引起部分网民的担心。次规定是否会“矫枉过正”,侵害个人隐私?是否会影响网络言论自由?
个人认为多虑了,除非你“处心积虑”! 微信十条”的颁布,不是为了限制我我们的言论自由。例如第七条:“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这意味着那些肆意甚至蓄意散布不负责任的政治、时评类的文章在微信上会越来越少了。只有获得资质的“国字号”公众号才能发布时政类内容,这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如果有“不轨”的心,那就没办法了。
再强调一下,“微信十条”出台,无论实名制、备案制或准入制,都是围绕着运营商开展。并不会对个人有影响。对于“网监时代”的来临,网民应大力支持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因为未来的互联网整治次数越多,越能说明国内网络安全管控的加强,公众的利益越有保障。我们应有责任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抵制形形色色网络污染,协同打击和抵制破坏网络环境和秩序的不良言行,守护我们的网络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