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天下吧 关注:44,686贴子:1,040,482

回复:【以书为镜】佣兵X紫川攻防战~~论佣兵紫川的优点与缺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以上的夸张性,我们把它们定位为事件和人物的夸张性,而下面就要说说佣兵里头更夸张的一点——情感的夸张性。
之前我们提到,佣兵在情感方面具有非常大的煽动性,也就是在煽情感方面具有优势,但其中也蕴藏着劣势。可以说,佣兵中的不少镜头的确是煽情,然而同时也是“煽过了头”,很多煽情镜头,乍一看很正常,但细细品味便可以发现许多“不是很符合逻辑”的地方。
许多吧友都点出,“巨星陨落”章节中有许多重复性煽情的语句,这里我就不再列出了。我们来看看其他不合理的地方。
“ 因为,总之……因为众多的让人热泪盈眶的原因……在他死的时候,在场,每一个人都哭了……,三位敌对方的龙骑士如同他的子嗣一般长跪痛哭不起,十多位搏杀到最后一刻的部下全部痛哭的昏厥过去,二十多位帝国贵族单膝点地泪洗大地,众多的玄青地行龙佣兵们不知道为何泪滴也打湿了衣衫……”
“起,魔法历5年末,为护圣驾,忠勇王殂。帝都军民感恩,哭声连天,三日不绝于耳。王属部将七彩龙骑士团12000中万余战死,余1342人闻王殂,临战晕。王属部将禁卫军2500人战死,235人晕倒被俘。王属部将剑士营15000众,被匪酋魔法致晕被俘。以上17000余王生前部下,无一变节。”
  “魔法历5年冬2月,万余被俘士兵绝食三日抗衡,匪酋归还王圣体。再睹王遗颜,万众痛哭,183忠烈之士哭毙,与王同葬。”
  “王属士卒无论年长年幼,无论爵位高下,无论伤病,以双手移平七彩龙骑士团废墟,掘地取巨条石,为王建陵,陵面南背北,南北41丈,取王诞辰,东西87丈,取王亲巡87营,高5丈2尺1寸。王陵规模仅微逊开国圣王。”
  “王陵落成,帝都百万居民轮次祭祀长达70余日,王陵鲜花遮天蔽日,帝都素绸价涨百倍。匪酋西帝君兄妹三人、叛酋项天等于王陵落基当日亲来祭祀,西帝君兄妹执弟子礼。”
大师这段描述可以说是给足了池寒枫面子,按照书中的描述来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关于上面这段文字,我认为有两个比较不合理的地方。一是“悲痛的人”,二是“悲痛的程度”。
先说说第一点,对于小佣兵团的人来说,池寒枫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艾米,大青山是小佣兵团员的兄长,那池寒枫雷葛就是整个小佣兵团的家长了。书中也有提到,池寒枫是小佣兵团最大的股东之一。小佣兵团成员对于池寒枫死而表现出悲痛是十分正常的,但池寒枫对小佣兵团和池家等人重要,并不意味着他对其他人也很重要。
可以说,最有“资格”为池寒枫的死而伤心的人就是小佣兵团和池家的人,其次是雷葛红石等人,再次就是帝国 军人。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雷诺尔,修达,碧这些人来哭的。要知道,他们和池寒枫仅仅接触过一次,而池寒枫也仅仅是“招待过他们,点拨过武技”而已。对于一个仅仅打过几个照面的人,西帝君三兄妹却“如同他的子嗣一般长跪痛哭不起”,不仅如此还亲自祭祀并执弟子礼。对于一个“仅仅见过几次”的人,并且还是是敌对势力的人,他们完全没有道理表现得如此伤心。有人可能会说,他们是因为池寒枫“以身殉国”的伟大情怀才痛哭流涕的。但,以身殉国的可不仅仅是池寒枫,现场也有其他士兵是以身殉国的,怎么三兄妹不去他们坟前哭?同理的还有现场的玄青佣兵团员等人,他们也是没必要哭的。
不该去祭祀的还有项天,如果说西帝君兄妹还“有可能”去祭拜的话,那项天则是完完全全没必要去的。池寒枫死的时候,项天心里也“抽搐”了一下,但完全是由于利益问题才担心的(书中原意)。现在池寒枫死都死了,按照之前对项天的描写,他是更不可能去祭拜的人。然而大师为了“煽情”,就把这些原本不应该伤心的人表现得“悲痛欲绝”了。
第二点是悲伤的程度。按照书中的描写来看,池寒枫是个爱兵如子的人(参考汉堡陷落后他的反应)。
他对于部下而言,应该是一个可爱可敬的长官。(玩世不恭时除外) 换句话说,池寒枫仅仅是个“好上司”,而面对好上司的死,居然有如此众多的士兵哭晕了。有谁见过因为上司死而哭晕的吗?在现实中我可是见过许多连亲戚死了都不掉眼泪的人。
好吧,或许有的人会为上司死而哭晕,但对于池寒枫的死,居然还有“183忠烈之士哭毙”,想哭晕是不容易的,想哭死更是难如登天,而对着一个接触不多的人哭死,我觉得是完全不可能的。 更别说是军人了,首先军人的体魄都比较强壮,想通过哭来自杀是非常困难的,其次军人经历过不少生死厮杀,对于他人生死都是比较看淡的。(亲密战友除外) 池寒枫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下成为如此之多人的“生死战友”。有人可能会提出紫川参星为哥应星哭晕,但那本身就是紫川参星的“拿手绝活”,哭只是紫川参星的“郑智手段”,连哥应星被杀都是他默许的。帝国军人可以哭,也可以哭晕,但哭死就显得过了头,而书中的描述的不仅仅是几个人哭死,还有接近200人哭死,这样的夸张化表现,真的好吗?
为了达到强烈化煽情这个目的,大师把许多不该伤心的人写得哭天喊地,并且哭得欲生欲死。这个目的也的确可以说是达到了,因为被池寒枫的死所打动的人并不在少数。但达成目的的同时也造成了“逻辑上的不合理”,这点在刚看的时候或许不能察觉,但反复阅读之后便会产生疑问。有不少人都会觉得是“为了煽情而煽情”,可以说,通过反复煽情语句和书中其他人的“夸张性反应”,在煽情方面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的。但就像芝士蛋糕一样,刚吃觉得不错,吃多了就腻了厌了,再吃就撑死了想吐了。
关于“池寒枫之死”的处理,大师并不是做的非常得当,尽管博得了不少人的眼泪,但也只能说是取得“短暂性的胜利”,按照深远的目光来看,这只能是“情感夸张化”的表现之一。


IP属地:福建52楼2014-08-19 02:28
收起回复


    54楼2014-08-20 00:05
    回复
      林河之死(佣兵的)也有些类似的重复性,不过没池寒枫这么严重,就不再赘述了。其实两人的死在评价方面也有被夸大的地方,比如林河被龙神赞扬,池寒枫被死神说成“小庙容不下大佛”。林河的还好些,毕竟龙神也没有多说什么,而且龙神的叹息也可能是感慨自己和对方道德上的差距。(毕竟龙神自出场以来就在策划阴谋)
      死神对于池寒枫的评价就有些夸大了。有吧友可能会提起“夕阳无限好”中的话,“人类因为思想而跟诸神一样高贵”,这也是书中所要表达的主要精神之一。可以说,这个主题是好的,但大师的处理不够到位。
      大家不要忽略了书中的设定,死神也是灭世者,和戴佛一样,存在了无数年见过无数的智者仁者。池寒枫的行为在人类里的确属于“功德无量”,但放在见多识广的死神身上,应该只属于“过眼云烟”,死神不应该特地的为池寒枫的名言和死去而发出过分夸大的感慨。我就不信亿万万年就一个池寒枫领略出人生真理,而且一句话也不能证明太多,至于为国捐躯的...那人可不少呢。书中还特地说死神界因为池寒枫而风生水起...按理说,亿万万年肯定出过很多类似于池寒枫这种智慧生物,有时候可能同时存在好几个,那死神界岂不是要天翻地覆了。
      同理的还有戴佛被艾米耍得团团转的场面,活了无数岁月的戴佛在逻辑理论方面居然被艾米给爆了。
      这样做可不是升华了“池寒枫的哲理”和“艾米的智慧”,只能说是降低了两位大神的“档次”。所以我把艾米戏耍戴佛定义为“主角光环”的体现,而把死神对池寒枫的评价定性为“过分夸张”。


      IP属地:福建55楼2014-08-20 00:30
      收起回复
        这帖子让我想起当年追书看的日子,让我特意换回当年注册的id来回复,好书,好回忆,再次感谢当年那些手打大神!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4-08-20 10:06
        收起回复
          按照寿命、智慧和战斗力以及书中的描述来看,佣兵中的物种阶级是分得很清楚的。人类在下界里只处于中阶种族的地位,精灵龙族等处于高等种族的阶层。而神族也是有等级区分的,从天使到三级神再到神君主神,创世神龙神等。创世神之上还有戴佛和死神,而且创世神这个等阶和他们有着极大差距。
          大师想通过人类的“道德”和“智慧”,来实现人类的“跨阶”,表达出人类在思想上和诸神一样高贵,但大师却忽略了自己的设定。 只要是智慧生物,不论是什么阶级,都会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增加智慧水平以及哲学思想。艾米把几百岁的魔导师和精灵长老耍得团团转也就算了,毕竟魔导师的“几百年”都是在祈愿塔里度过的,而各种精灵长老又深处妖精森林里,思想单纯点也正常。
          年轻人在思想(成熟)方面一般是不如老一辈人物的,年龄不够,积累的经验也就不足。按照设定和逻辑来说,神的思想高度应该是远超凡人的。紫川秀为了求紫川参星放人,都得苦苦哀求,最后跪着磕头直到头破血流,而且还失败了。艾米一出道就可以联合池寒枫打劫大帝,还可以和龙神讨价还价,后期还可以给戴佛上课,在神界戏耍大天使长。 难道那些神这么多年都白活了?
          佣兵的神有种“人性化”,不仅仅是性格方面,思考方式也和人差不多。在书中主角阵营和神打交道的各种情节里,并非“神化”了人,而是“人化”了神。只能说,佣兵中的设定的确是给众神大战这出戏铺好了宏大的舞台,但我对演员的演技却不甚满意(在一些方面上)。 而演员“演技”的不足和氛围夸张化势必会导致煽情方面有所缺陷。(当然也有优点,比如初次看很容易被打动)
          反观紫川中的煽情,就平淡得多,但也真挚得多。而且很多我觉得煽情的地方,都不是通过人物的死来实现的。即便是通过死来煽情,也不会做过多(作者的)主观描述。


          IP属地:福建57楼2014-08-20 22:35
          收起回复
            再次强调一下,两本书对我而言都是同等地位的,我不会黑谁,也不会捧谁。我只是想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尽量客观的去评价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我不会因为我喜欢佣兵就袒护他的缺点,也不会因为讨厌现在的小白文就忽略了它们的优点。我说了佣兵这么多槽点,并不代表我不认可佣兵的精彩之处,这点还希望大家明白。
            顺便一说,最近有点忙,更新节奏可能会放缓,但无论如何都不会tj的。


            IP属地:福建60楼2014-08-20 23:17
            回复
              我想说……
              关于紫川秀的800破流风可以参考张辽800逆袭,七千破十万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4-08-21 08:13
              收起回复
                比如方劲的死,死得“平淡”,但也死得壮烈。
                “他的亲卫队长明柯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大人魔族已经杀过来了我们也赶紧撤吧!”方劲扭头看了他一眼沉默目光脱离杀戮的战场投向茫茫的天际。
                明柯以为他没听见重复:“大人我们撤吧!留得青山在……”
                “你走吧!明柯。”方劲翻身上了自己的战马望向明柯:“回去以后告诉我那两个女儿她们的爸爸是个胆小鬼但是幸好他还没有做出玷污自己名字的事情。”长叹一声轻轻说:“生死不过就这么回事了!我以前真是太傻了!”
                明柯扑上去拉住缰绳:“大人您要去哪里?”
                方劲笑而不答,拔剑噌的割断了缰绳掣马奔驰。方向与所有人相反,他直直对着魔族军队的阵头冲了过去。明柯呆呆的立在原地目送着一个伟岸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逆向的人流中。方劲最后的那个笑容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中。这就是后世人称“忠烈”统领的方劲留在人世的最后一面。没有人明白他那句遗言的意思——除了帝林以外。后者明白方劲正是以这种方式避免了受自己要挟而身败名裂的结局。
                帝林小声骂句“笨蛋”然后脱下帽子面对远东方向久久伫立。”
                方劲的离去,只有一个人挽留。没人哭死没人哭晕,甚至,连哭泣的人都没有。(当时没有,后来紫川秀有,想来他女儿肯定也哭了,只是都没发生在现场) 其实我反而觉得这样更合理,战局危机,哪里容得下谁哭来哭去。斯特林得知欧阳敬死的时候,也仅仅是“一边指挥,一边留下了眼泪”。
                初次看这段没什么感触,看多了才觉得,方劲“死得平淡”(描述上),但绝不是“死得平庸”。
                透过文字的叙述,我们可以想象到,在紫川军兵荒马乱的溃逃之际,所有人都往东,只有一道身影向西奔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啊,虽然没有什么修饰性语句,但回味起来却令人觉得胸中豪情万丈。比起池寒枫“神圣的遗容”来说,方劲只留下了一个背影,还有一句令人捉摸不透的话。
                当时对方劲死有反应的人也就两个,一个是呆呆立在原地的明柯,一个是脱帽伫立,只骂了句“笨蛋”的帝林。“生死不过就这么回事了!”这种平淡又不失真挚的抒情写法只有通过反复阅读,再联系到书中的点点滴滴,才容易体味到。可以说,池寒枫之死就像绝巅雪崩一样,重重地拍击在心房上,给人短时间内的巨大震撼。而方劲之死就如同涓涓细流一样,虽然只是汩汩作响,但却萦绕在心头,久久不去。
                我个人觉得,池寒枫的死令人更震撼,但不能持久。而方劲的死,虽然死得平淡,但却更令人“回味无穷”。 只能说,两种对于死亡的煽情都各有好处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当然,紫川中的煽情并非以死为主,我之所以列出方劲之死主要是为了和池寒枫之死形成对比。
                至于佣兵中煽情片段中最完美的属于大青山之死了,的确算是感人肺腑(对于看完的人而言),而且程度恰到好处,相比池寒枫之死有了很大的改进。本来,在煽情方面佣兵是有优势的(之前我已经列出了),但是由于大师的“用力过猛”导致了一些夸张情节的出现。所以我便将情节情感夸张化列入【夸大其词】这个缺陷里,这也是佣兵煽情所蕴藏的劣势。


                IP属地:福建62楼2014-08-22 00:38
                收起回复
                  在我的排名里佣兵天下第一 间客第二!! 哈哈哈 不喜党勿喷 我不是做广告的 只是单纯的喜欢


                  IP属地:山东63楼2014-08-24 16:58
                  回复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两本书共同的优势,也是共同的劣势。也就是接下来的第四点——
                    第四点【厚此薄彼】
                    先说说他们共同的缺陷吧,其实也算不上是缺陷,应该说是可以提升的地方。何为厚此薄彼?简单的说就是敌人“太弱了”。大家都清楚,大部分小说中,都至少有两个阵营,一个是主角阵营,一个是敌方阵营(也有其他阵营,但一般并非主要的)。 而厚此薄彼就是主角阵营和敌方阵营的力量并不均衡。为什么说要均衡?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以弱胜强的战争更有看点。但如果主角方的实力远弱于敌方,却击败了敌方,又怕出现被夸大的情节(除非作者处理得十分妥当)。所以我觉得双方实力均衡比较妥当,既存在了的计策谋略运用的空间,又不怕太夸张。遗憾的是,无论是佣兵还是紫川,都是主角阵营远强于敌方阵营(紫川这点更严重些)。
                    佣兵紫川都可以属于战争类小说(其中佣兵带有奇幻成分,武力也比紫川中重要),决定战争因素的胜负有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战略战术以及武装力量(包括兵种,装备,人数等等)。先说说紫川中的阵营力量对决吧(选取最鼎盛时期)。
                    紫川家势力X魔族势力
                    在紫川里的敌我双方阵营的交战中,最大的对决就属于卫圣战争了。先说说卫圣战争里的武装力量对比。在卫圣战争里,魔族共出动十二个军团(原本有十五个军团,但第八九十军团皆已除名)。平均一下,除了第十五军团以外每个军团约十万人左右,十五军团二十五万人。尽管魔族在入关后收编了十六纵队,但十六纵本身人数就少,而且并未大量投入正式战争中,所以不计入魔族兵力。这样一来,魔族兵力约为一百三十五万。(仅供参考)
                    关于紫川军的兵力嘛,可以用斯特林的原话来概括:“东部各省军区已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在东部行省地区我们能动员三十万军队加上帝都的中央军、预备队还有你从西线带回的黑旗军和边防军残部紫川家总兵力能达到八十多万。” (其中部分为新集结的预备役部队) 再加上远东军兵力十八万(十五万入关,三万东征),紫川军的总兵力约为一百万左右。
                    当然,战争打响之后,紫川秀立即与流风霜签订了协议,将紫川家与魔族的战争变为西川大陆整个人类世界与魔族的战争(林氏出兵虽少,但在物资方面有不小支援)。所以紫川军势力应该再加上流风霜军团约三十万人左右的兵力(步兵+骑兵),人类兵力此时已经基本和魔族相当了。 虽然魔族在单兵作战方面有优势,但人类有装备和分工上的优势,综合战斗力倒也算扯平了(人数越多,人类越占优势,书中原意)。
                    而人类还有全民皆兵的优势,在人数上更是占了上风。也就是说,从纯粹的力量方面,紫川军势力是占了优势的。尽管在所有正式出场的角色中,魔神皇的武技是最高的,但个人武力在紫川中的地位并不高(左加明王除外,但并未正式登场)。
                    再说说战术战略方面吧,一般来说,出色的战略战术指挥都是由名将发出的。会带兵打仗的将领不少,但并非会带兵的就可以被称为名将了。人类这边的一线名将有紫川家三巨头,流风霜,林冰(林冰可能稍弱点,但战略眼光是一流的)。至于魔族处于一线水平的名将,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比较会打仗的也就只有云浅雪,凌步虚了,魔神皇和黑纱仅仅是提供战略方向,正式作战很少指挥,黑纱后来甚至还失踪了。
                    而魔族中的名将,几乎是不能跟人类方比的。云浅雪凌步虚已经算是优秀了,但仍然比不上帝林紫川秀的雄才伟略。紫川秀甚至都能一语道出魔族最爱也是最擅长的战术。再加上人类还有科技树和补给上的优势,魔族可以说一开始就没有胜算。事实上紫川秀一开始也分析过局势——魔族必败。只是我没想到魔族会败得如此彻底,甚至在历经帝都兵败后,就再没打过任何一场胜仗。
                    远东战争中的魔族,给人的印象是军容鼎盛,强将如云。但后来的剧情发展却让人觉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虽然不让人反感,却令人觉得心中的期待落空了。而在后来的监察厅与远东军之战里,双方的力量可以说是较为均衡了(远东军人多些),主帅的军事水平也处于同一阶段,原本我是期待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但是,帝林却选择了单挑来决胜负。于是,我的期待,又落空了。
                    这倒也不算什么写作上的错误,只是我觉得,加强下魔族的实力,会更有“看点”。适当的扶持一下敌方势力,会给剧情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IP属地:福建64楼2014-08-25 1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