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具体做法
我校学生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区贫困农村家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科基础差异明显。大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底子薄,英语基础差,政史地生的学科基础差异显著。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探索个性化语文学习模式。高一入学初,语文组给每一个学生印发了高中三年各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积累详细项目和要求,提出需要阅读的书籍。各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完成各阶段的积累、阅读、学习任务。每个学期年级组安排两次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面的过关测试。不达标者需在三周后参加重新测试。这种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模式使得今年高考取得了我校历史上最好的语文成绩。
2、实行差异化作业布置。我们按照学校“弹性教学,自主学习”的要求,要求所有老师布置作业分两部分:一是基础作业部分,这是面对全体学生布置的作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按量完成;二是选作部分,这是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基础自主选择完成的作业。这种差异化的作业布置,满足了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3、以学定教。所有老师教学必须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确定适当的课堂容量。我们必须坚持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教授什么,坚决反对教师自我陶醉、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如高一入学初期英语组根据学生的情况用两周的时间补习初中基础英语知识,逐一制定英语口语过关辅导计划,实行阶段达标学习检测,就是以学定教的典型做法。
4、成立学科课外兴趣班。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1个小时分别开展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文科综合素养等兴趣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需求自主选择参加;二是周日利用本校教师和外聘专业教师开设音乐、语言、书法、美术、武术等32个不同类型的兴趣班。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选择两个兴趣班参加学习。
5、实行分层教学。高二文理分科时,理科设立了一个自主招生班和两个理科基础班。选学理科的所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报名。自主招生班除了完成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内容外,课堂内还会适当增加各科教学难度和课堂教学容量,每周增加2节课分别开展数学、物理拓展培训。理科基础班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基础教学为主,逐步增加教学容量和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功的体验,让每一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6、实行家教式一对一辅导。进入高三,我们每个阶段召开一次班级例会,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找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制约学生发展的弱势。在学生培养中,我们提出的“培优补弱”与其它学校有着显著区别。我们反对只面对优生和学困生,而忽视中等生。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模式。我们提出的“培优补弱”是针对全体学生,即找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培优打造强势;同时找到劣势,把短板补上去,从而增强综合竞争力。我们把强势和弱势相似的学生归类“承包”给老师,实行导师制,每个老师带7-8名学生。对于弱势明显而严重影响综合竞争力的学生,我们实行家教式一对一辅导
以上资料来自学校,建议楼主以此对高一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规划,祝学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