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充满了光荣与梦想的20年大运,不只是诺基亚的20年,也是电信行业的20年。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以运营商 手机厂商双核驱动的电信行业商务模式,所向披靡。沃达丰、AT&T、法国电信、Orange、T-Mpbile、TIM、墨西哥电信、中国移动、台湾中华传讯、印度电信,在2007年巅峰之时,估值全部超过千亿美金!甚至“日进斗金”都不足以来形容当日电信帝国之盛。
在2007年,诺基亚发布了全新的互联网服务品牌“Ovi”,“Ovi”在芬兰语中是“门”的意思。此时的诺基亚风光无限,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宝座,是聚光灯下的主角。
所谓否极泰来,福兮祸所依。在2007年,还有一个小小的萌芽破土而出,那就是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市的iPhone。当时舆论对与iPhone的评价远没有今天这么热情,“软件跑的慢”“愚蠢的设计”“待机时间短”“信号差”。整个行业除了嘲笑和讽刺,股票市场也对这种面对运营商几乎全封闭的手机制造模式报以猛烈的反击。但是同时另一个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数据就是,从2007年苹果手机发售开始,苹果股票涨了63倍。
在2007年的另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在2007年的11月,Google与84家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电信营运商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共同研发改良Android系统。随后Google以Apache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了Android的源代码。到了2012年,安卓在美国占据超过50%市场份额,在欧洲占据超过70市场份额,在中国占据超过80%市场份额。
至于为什么这两股决定性的力量会选择在2007年出现,并彻底改变世界的模样,我不得而知。
但,正在行20年大运的诺基亚,日子过的实在是太完美了,以至于它固守塞班、搞死了meego、错过了安卓、还纠缠于WP。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如今天道难违,无论你曾经是多么的强大。
2013:转型
微软刚刚宣布收购诺基亚,以71.7亿美金(约54.4欧元)的价格,已经如涟漪四散。距离诺基亚2011年市场份额第一,这收购才不到两年。这价格跟诺基亚在2000年3030亿欧元市值相比,不禁让人心寒,同时一家拥有150年历史的巨头终于倒下。但这就是全球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曾经那些电信产业链当仁不让的王者,被新兴应用和创新终端继续挤压。运营商尝试通过管道掌控力重塑产业链价值,终端厂商尝试拓展思路重新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