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 我还以为我疯了
我个人怀疑我们现在对光的认识是错误的,现在都认为光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光既有波的特征也有粒的特征。但是我认为光就是一种波,不是粒子。关于光的波的特性我就不说了,对于能证明光有粒子象性的“光电效应”,它是建立在真空真的是“空无一物”的基础上。我们都知道各种各样的波传播都需要介质,唯独光不用介质,那为什么在水里或玻璃里光速会改变(建立在真空真的“空无一物”的基础上)?粒子象限说法能给个说法吗?我再提个问题,如果我们在一个点向四周发出光线,如果光真的是一种粒子,那么这些光线传播到一个相当大的距离以后必定会出现一些没有光线的区域(比如我们在一个点向两个方向直线滚出两个圆球,到一定距离后它们的距离会越来越大)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会有一种奇异的天文景观,就是离我们很远的某个恒星,它发出的光线就会有一定的盲区(我们收不到它的光线,我们处于它发出光线的间隙的区域),那么我们就一会收到它的光线,一会收不到它的光线(或许可以说是"暗物质")
现在,我们来做个假设,假设宇宙每处都有一种极小的微粒(我们这里暂时称为宇宙基本粒子H),它的大小比电子和一些我们所认识的原子和分子更小,小到可以自由的穿插在原子和电子之间,小到我们目前的技术发现不了它,那么我们所谓的光速就是光在H粒子中的传播速度。我们知道,波从一种介子传播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速度会改变,所以光从H粒子中传播到水或玻璃里速度会改变(不然“不需要介质”的光为什么还因为介质改变速度)。
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而有光波通过的H粒子的震动频率和光波的频率一样。当H粒子频率达到电子共振的频率的时候就能让电子产生共振,获得足够的能量逃离原子核的束缚。有些人就会说那我所说的H粒子不就我们常识里的光粒子了吗?我想解释的是,我所说的H粒子只是像水波中的水分子一样来回震动,而不是像我们常识里的光粒子随光波传播出去。我们可以想象水面上的一个大皮球,电子就是大皮球,H粒子就是水分子。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