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吧,这方面我真的不能算行家。不过,因为身边有许多热爱乐理的朋友,我算是亲眼目睹过这些误区的。5年前,还在国内读高中的我第一次找国内的一个作曲老师上课,因为从小不是音乐出生(从来也不是),为了作曲我“苦读”了一些理论书。作曲老师当时就问我,你的理论是哪里学的?我说,是读李重光的《新编乐理基础》。她当时就说,你学得是很不错,只是这本书是老早就开始用的,有很多概念都过时了,其实早就不应该继续用了。
然而,面对许多热情的想要学习作曲而没有基础的朋友们,我却依然推荐李重光的书。最近的吧友们的一些问题让我重新想要审视这个问题--不仅是《新编乐理基础》,每一本书,就算它编得再好,它也只是“纸上谈兵”,和实际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这些书的作者往往都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们写这些书是通过丰富的实际创作,或研究经历以后再写下的。书上的话,往往都是“正确”的。然而,正是因为正确,他们忽略了很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的人并没有经历过这么多实际谱例,很多问题,书上的很多话,虽然是正确的,对他们实际帮助不大,甚至会让他们产生一些钻牛角尖的误区。我们生命科学界有一句话叫作,教科书,当它们被写下的时候就已经是错误的了。这句话也许对音乐教科书不完全适用,但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然而,我不否认,甚至鼓励大家还是应该阅读乐理/理论书,只是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个笼统原则:书上的话要相信,但是不能全信。
1.旋律误区
先说说基础乐理容易产生的误区吧。很多基础乐理书会把基础乐理的所有内容都写进去,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亦有一辈子根本不太可能用到的,大家要注意筛选。其中最容易产生误区是旋律写作和调性。当年李重光的那本书是我读过的“最认真”的乐理书,从头到尾我都在笔记本上进行了一遍抄写。对“旋律”这块自然也不例外,我至今大致记得书上的内容:“上行的音程4度给人一种奋进,昂扬的感觉。”(然后给出一个谱例),“下行的音程八度则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然后给出一个谱例)“如果一个旋律的结尾以向上的音程结束,它会给人一种疑问的感觉。”(然后给出一个谱例)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些话确实都没有错。只是我后来在写作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我要一个“奋进,昂扬”的感觉,所以这里我写一个上行的4度音程吧。也许,那些“奋进,昂扬”的地方确实有一个上行4度,可是那并不是说明所有的上行4度就意味着那种感觉--有太多其它的因素决定了旋律的性质,这些并不是总结一下音程的关系就可以总结出来的。因此,有关旋律这一块,请大家读过即可,不必太较真。真正完全只有音程重要的我想只有早期中世纪文音乐吧。。。
2.调性误区
另一个非常容易造成误区的就是调性。很多人总是背不住多少个升降号对应的调,要么是背不住推算的办法,要不就是死记硬背然后记错了。但这一方面其实根本不用背,只要你看过的谱例够多,自己尝试过的调够多,我想不用背推算的办法都是不可能弄错的。但更大的误区恐怕是关于“自然,旋律,和声”大小调这类的术语了(包括所谓的“特种大小调”)。今天还有一个吧友说到了和声大调。首先,我不认为大调有和声大调,我也不认为大调应该有和声和旋律之分--因为如果在充分理解了调性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只有小调需要旋律和和声,大调不需要这些。我百度了一下所谓的和声大调,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此是持反对观点的。为什么我说不需要和声大调?因为和声大调(根据百度百科上给的那个),根本是大小调混合这再常见不过的手法的一个错误体现。浪漫主义以后,大小调的概念已经非常模糊,大调随时的都可以融合几乎任何的小调和声,而产生浪漫主义特有的,即快乐又忧伤的那种感觉,那只不过是大调和小调的融合,不需要什么和声,旋律大调。甚至我觉得,自然小调都不应该被教科书过分强调--想象一下实际作品经历不多的读者,直接用“自然小调”创作,该是多么的可怕呀。缺乏了和声小调的导音,小调根本都不是小调了。自然小调,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为了体现小调的自然“音阶”,而实际创作的时候,那个自然小调的VII级音(注意,它不叫导音而叫下主音,导音与主音的关系必须是小二度)往往总是升高的。换句话说,实际作品中小调几乎总是和声小调为主的。当然小调有非常多的用下主音的时候,但那些往往不是含有属功能和旋的时候,更多的要么是往平行大调上的转调,或是扩充一下下属功能和旋。如果直接用“自然小调”音阶和旋创作,那么其实写的与其说是“小调”作品,不如说真的是“爱欧利亚调”作品--且一定是不合格的爱欧利亚调,因为大小调体系和调式体系相差太多了。
总而言之,大调我认为不需要特别对和声,旋律大调的问题产生“钻研”的精神,因为再怎么说就算一部分人认为它们存在,那么它们和“大小调混合”并不会有多大的区别。而小调和大调和旋混合则较少,通常最常见的就是巴洛克结尾的皮卡尔迪三度。
楼下将继续说明和声,曲式和对位学习的误区
然而,面对许多热情的想要学习作曲而没有基础的朋友们,我却依然推荐李重光的书。最近的吧友们的一些问题让我重新想要审视这个问题--不仅是《新编乐理基础》,每一本书,就算它编得再好,它也只是“纸上谈兵”,和实际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这些书的作者往往都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们写这些书是通过丰富的实际创作,或研究经历以后再写下的。书上的话,往往都是“正确”的。然而,正是因为正确,他们忽略了很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的人并没有经历过这么多实际谱例,很多问题,书上的很多话,虽然是正确的,对他们实际帮助不大,甚至会让他们产生一些钻牛角尖的误区。我们生命科学界有一句话叫作,教科书,当它们被写下的时候就已经是错误的了。这句话也许对音乐教科书不完全适用,但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然而,我不否认,甚至鼓励大家还是应该阅读乐理/理论书,只是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一个笼统原则:书上的话要相信,但是不能全信。
1.旋律误区
先说说基础乐理容易产生的误区吧。很多基础乐理书会把基础乐理的所有内容都写进去,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亦有一辈子根本不太可能用到的,大家要注意筛选。其中最容易产生误区是旋律写作和调性。当年李重光的那本书是我读过的“最认真”的乐理书,从头到尾我都在笔记本上进行了一遍抄写。对“旋律”这块自然也不例外,我至今大致记得书上的内容:“上行的音程4度给人一种奋进,昂扬的感觉。”(然后给出一个谱例),“下行的音程八度则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然后给出一个谱例)“如果一个旋律的结尾以向上的音程结束,它会给人一种疑问的感觉。”(然后给出一个谱例)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些话确实都没有错。只是我后来在写作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我要一个“奋进,昂扬”的感觉,所以这里我写一个上行的4度音程吧。也许,那些“奋进,昂扬”的地方确实有一个上行4度,可是那并不是说明所有的上行4度就意味着那种感觉--有太多其它的因素决定了旋律的性质,这些并不是总结一下音程的关系就可以总结出来的。因此,有关旋律这一块,请大家读过即可,不必太较真。真正完全只有音程重要的我想只有早期中世纪文音乐吧。。。
2.调性误区
另一个非常容易造成误区的就是调性。很多人总是背不住多少个升降号对应的调,要么是背不住推算的办法,要不就是死记硬背然后记错了。但这一方面其实根本不用背,只要你看过的谱例够多,自己尝试过的调够多,我想不用背推算的办法都是不可能弄错的。但更大的误区恐怕是关于“自然,旋律,和声”大小调这类的术语了(包括所谓的“特种大小调”)。今天还有一个吧友说到了和声大调。首先,我不认为大调有和声大调,我也不认为大调应该有和声和旋律之分--因为如果在充分理解了调性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只有小调需要旋律和和声,大调不需要这些。我百度了一下所谓的和声大调,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此是持反对观点的。为什么我说不需要和声大调?因为和声大调(根据百度百科上给的那个),根本是大小调混合这再常见不过的手法的一个错误体现。浪漫主义以后,大小调的概念已经非常模糊,大调随时的都可以融合几乎任何的小调和声,而产生浪漫主义特有的,即快乐又忧伤的那种感觉,那只不过是大调和小调的融合,不需要什么和声,旋律大调。甚至我觉得,自然小调都不应该被教科书过分强调--想象一下实际作品经历不多的读者,直接用“自然小调”创作,该是多么的可怕呀。缺乏了和声小调的导音,小调根本都不是小调了。自然小调,更多的时候仅仅是为了体现小调的自然“音阶”,而实际创作的时候,那个自然小调的VII级音(注意,它不叫导音而叫下主音,导音与主音的关系必须是小二度)往往总是升高的。换句话说,实际作品中小调几乎总是和声小调为主的。当然小调有非常多的用下主音的时候,但那些往往不是含有属功能和旋的时候,更多的要么是往平行大调上的转调,或是扩充一下下属功能和旋。如果直接用“自然小调”音阶和旋创作,那么其实写的与其说是“小调”作品,不如说真的是“爱欧利亚调”作品--且一定是不合格的爱欧利亚调,因为大小调体系和调式体系相差太多了。
总而言之,大调我认为不需要特别对和声,旋律大调的问题产生“钻研”的精神,因为再怎么说就算一部分人认为它们存在,那么它们和“大小调混合”并不会有多大的区别。而小调和大调和旋混合则较少,通常最常见的就是巴洛克结尾的皮卡尔迪三度。
楼下将继续说明和声,曲式和对位学习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