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制一台出色的航空发动机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装配和试车。这里面就有一个人工问题了,那就是装配师的技术。一个高明的装配师傅和一个普通的装配师装出来的发动机,推重比可能就会高一点。我国发动机和发达国家的研制差距主要在于设计,经验和实验上。比如,西方国家在研制发动机的时候会有很多领域的测试实验:有测压气机的,有测涡轮轴的,有测燃烧室的,有测叶片的,有测喷口的,有测加力的。这样一来设计师就会对每一个部分的性能和寿命都了如指掌,也就知道了整个发动机的性能是如何的,要改进也就容易多了。如果没有这样整个的一套测试平台,我们就得用整台发动机进行破坏性的测试,这就需要好多的发动机样机了,成本也会很高。
涡轮风扇发动机的研制要求很高也体现在材料方面。叶片的材料要求就很难搞,用于叶片的材料是高材质合金钢,高材质合金钢里面要融合一定的镍、铬、钛、铁等元素在内。这里还包括发动机的转子的材料,因为转子离热区域很近所以转子最后一层的质地是最好的。由于十几级转子的材料每一级都不相同,形状却一样,但每一级的叶片长度又不同了,越往前的叶片,轴就越细,叶片就越长,越往后的,轴就越粗,叶片也就越短。直到了燃烧区后的两级叶片长度最后就只有四厘米左右了。而越近的叶片材料也就越贵,最后这两级的叶片价格可以说比得上黄金了。这两级叶片到最后在2000度的高温下融入后,无论你怎么破坏它,也不会发生变形。而叶尖处的软材料,无论在外环上怎么划,也不会划出痕迹。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研制好材料那强大的工业基础也是不可能完成航空发动机研制的。
在如发动机涡轮盘,目前较先进的发动机都采用的是双性能轮盘。这种轮盘在抗疲劳,和抗蠕变方面都不错。这就是高新技术,这材料研制就是高技术性的。像西方搞出来个宽弦风扇叶片制造技术,F119的发动机就采用了宽弦。这种高技术需要至少六项关键技术来保证:钛合金板和薄膜,荫罩板,扩散焊接,初步扭形,叶片形成和加工。这里还有很多很多像叶片气动设计啦应力共振分析等等,需要一个干净清洁的环境车间才能搞出来,这对厂房的要求是很高的。为什么印度发动机搞了一半就困难重重直至没了消息,一方面就是因为国家没有好的高技术工厂和先进设备,另一方面自然是买了国外发动机后对自己的发动机研制项目冲击较大而造成的。虽然我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但整体上还是略逊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