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月残雪吧 关注:8贴子:999

回复:【科普】元素周期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镓:镓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熔点很低,沸点很高。纯液态镓有显著的过冷的趋势,在空气中很稳定。镓主要用于电子工业和通讯领域,是制取各种镓化合物半导体的原料,硅、锗半导体的掺杂剂等。淡蓝色金属,在29.76℃时变为银白色液体。液态镓很容易过冷即冷却至0℃而不固化。微溶于汞,形成镓汞齐。镓能浸润玻璃,故不宜使用玻璃容器存放。受热至熔点时变为液体,再冷却至0℃而不固化,由液体转变为固体时,其体积约增大3.2%。硬度1.5~2.5。常温时镓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很容易水解,尤其是在生理学的pH值下。纯镓是银白色的,湿玻璃,沸点很高,在大约1500℃时有很低的蒸汽压。镓在干燥空气中较稳定并生成氧化物薄膜阻止继续氧化,在潮湿空气中失去光泽。与碱反应放出氢气,生成镓酸盐。能被冷浓盐酸浸蚀,对热硝酸显钝性,高温时能与多数非金属反应;溶于酸和碱中,镓在化学反应中存在+1、+2和+3化合价,其中+3为其主要化合价。镓的活动性与锌相似,却比铝低。镓是两性金属,既能溶于酸(产生Ga3+)也能溶于碱。镓在常温下,表面产生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氧化。加热时和卤素、硫迅速反应,和硫的反应按计量比不同产生不同的硫化物。


37楼2014-08-19 07:54
回复
    砷:砷,俗称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原子序数33,元素符号As,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是已被发现。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许多种的合金中。 在古代,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但是少量的砷对身体有益。第5族的主族,原子序数为33,原子量为74.9216。单质砷的三种同素异形体是灰砷、黄砷和黑砷,其中以灰砷最为常见。灰砷,由许多互锁竖起的六元环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因为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弱,故脆而硬,具有金属光泽,易被捣成粉末。非晶质的灰砷则为带隙达1.2-1.4 eV的半导体。黄砷质地较软且成蜡状,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白磷,黄砷和白磷的分子结构都是由四个原子以单键的方式相互连接所构成的四面体结构。这类以分子晶体形式存在的不稳定同素异形体最易挥发,密度最低而且毒性固体最大。黄砷固体是由快速冷却砷蒸汽产生的,它在光照下迅速转化成灰砷。黄砷的密度为1.97 g/cm3。黑砷的结构与红磷的类似。单质砷熔点817℃(28大气压),加热到613℃,便可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为蒸气,砷蒸气具有一股难闻的大蒜臭味。砷的化合价+3和+5。第一电离能9.81电子伏特。如果使砷蒸气在360℃以上晶析时,可得到六方晶型α-砷(灰色金属状,相对密度5.72);在300℃以下蒸镀时,就得到玻璃状β-砷(灰或黑色,相对密度4.73)。将砷蒸气骤冷可得到正方晶形γ砷(黄色,相对密度2.03)。γ-砷可溶于二硫化碳。


    39楼2014-08-19 07:58
    回复
      硒: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 A族,是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后者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硒单质是红色或灰色粉末,带灰色金属光泽的准金属。在已知的六种固体同素异形体中,三种晶体(α单斜体、β单斜体,和灰色三角晶)是最重要的。晶体中以灰色六方晶系最为稳定,密度4.81g/cm3。也以三种非晶态固体形式存在:红色、黑色的两种无定形玻璃状的硒。前者性脆,密度4.26g/cm3;后者密度4.28克/厘米3,另外一种是胶状硒。性脆,有毒。溶于二硫化碳、苯、喹啉。能导电,且其导电性随光照强度急剧变化。可制半导体和光敏材料。熔点:217℃。沸点:684.9℃。


      40楼2014-08-19 08:00
      回复
        溴:溴(拉丁语:Bromum,源于希腊语:βρ?μο?,意为“公山羊的恶臭”,是一个化学元素,元素符号 Br,原子序数 35,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IIA族,是卤素之一。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棕色液体,活性介于氯与碘之间。纯溴也称溴素。溴蒸气具有腐蚀性,并且有毒。在2007年,约有556,000公吨的溴被制造。 溴与其化合物可被用来作为阻燃剂、净水剂、杀虫剂、染料等等。曾是常用消毒药剂的红药水中含有溴和汞。在照相术中,溴和碘与银的化合物担任感光剂的角色。溴是唯一在室温下是液态的非金属元素,并且是周期表上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为液体的六个元素之一。溴的熔点是-7.2 °C,而沸点是 58.8 °C。元素单质的形式是双原子分子:Br2。它是黏稠的,可流动的,红棕色的液体,并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容易挥发,形成红色的蒸气(颜色近似于二氧化氮)并且有一股与氯气相似的恶臭。溴是一种卤素,它的活性小于氯但大于碘。溴微溶于水,但对二硫化碳,有机醇类(像甲醇)与有机酸的溶解度佳。它很容易与其他原子键结并有强烈的漂白作用。溴像氯一样,也有用在游泳池的维护。一些特定的溴化合物被认为是有可能破坏臭氧层的或是具有生物累积性的。所以许多工业用的溴化合物不再被生产,被限制,或逐渐的淘汰。蒙特利尔公约提到了一些有机溴化物是需要被逐渐淘汰的。溴是一种强氧化剂。它会和金属和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产生激烈的反应,若有水参与则反应更加剧烈,溴和金属反应会产生金属溴盐及次溴酸盐(有水参与时),和有机化合物则可能产生磷光或萤光化合物。性状:深红棕色发烟挥发性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其烟雾能强烈地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在空气中迅速挥发。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浓盐酸和溴化物水溶液,微溶于水。对大多数金属和有机物组织均有侵蚀作用,甚至包括铂和钯。与铝、钾等作用发生燃烧和爆炸。它是ⅦA族(卤族元素)的第三号元素。


        41楼2014-08-19 08:03
        回复
          氪:氪是一种化学元素,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把它放电时呈橙红色,在大气中含有痕量,可通过分馏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氪的多条谱线使离子化的氪气放电管呈白色,注入氪气的电灯泡是很光亮的白色光源,常用于制作荧光灯。氪正如其他惰性气体一样,化学性质极不活动,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已知的化合物有二氟化氪。氪在通常条件下为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约重2倍。


          42楼2014-08-19 08:05
          回复
            铷:铷(Rb)是一种化学物质,银白色蜡状金属。质软而轻,其化学性质比钾活泼。在光的作用下易放出电子。遇水起剧烈作用,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铷。易与氧作用生成氧化物。由于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所以可使氢气立即燃烧。纯金属铷通常存储于密封的玻璃安瓿瓶中。


            43楼2014-08-19 08:07
            回复
              锶:锶是一种银白色带黄色光泽的碱土金属。是碱土金属中丰度最小的元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可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锶而制得。锶元素广泛存在在矿泉水中,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的功能。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以及分析化学试剂、烟火等。质量数90的锶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作β射线放射源。锶,银白色金属,属立方晶系。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软,容易传热导电。在空气中加热到熔点时即燃烧,呈红色火焰.


              44楼2014-08-19 08:08
              回复
                钇:钇,化学符号Y。它是稀土金属元素之一,是一种灰色金属。密度4.4689克/立方厘米,熔点1522℃,沸点3338℃,常见化合价为+3价。第一电离能6.38电子伏特。与热水能起反应,易溶于稀酸。可制特种玻璃和合金。钇是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是指钪、钇和全部镧系元素。由于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稀少,它们的氧化物与氧化钙等土族元素性质相似,因而得名。由于稀土元素分布分散,往往杂乱成矿,再加上它们性质彼此很相似,所以发现、分离以及分析它们都比较困难。钇和另一稀土元素铈是稀土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较大的两种元素,因而它们在稀土元素中首先被发现。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挪威和瑞典是稀土元素矿物比较丰富的产地,因而这两种元素在这个地区最先被发现。


                45楼2014-08-19 08:09
                回复
                  锆:锆(Zircon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Zr,它的原子序数是40,是一种银白色的高熔点金属之一,呈浅灰色。密度6.49克/厘米3。熔点1852±2℃,沸点4377℃。化合价+2、+3和+4。第一电离能6.84电子伏特。锆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具有光泽,故外观与钢相似。有耐腐蚀性,可溶于氢氟酸和王水;高温时,可与非金属元素和许多金属元素反应,生成固体溶液化合物。锆,原子序数40,原子量91.224。1789年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斯在锆石中发现锆的氧化物。并根据锆石的英文名命名;1824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首次制的不纯的金属锆;1925年荷兰科学家阿克尔和德博尔制得有延展性的块状金属锆。锆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25%,但分布非常分散,主要矿物有锆石和二氧化锆矿。天然锆有6种稳定同位素:锆90、91、92、94、96,其中锆90含量最大。锆为银灰色金属,外观似钢,有光泽;熔点1852°C,沸点4377°C,密度6.49克/厘米³。锆容易吸收氢、氮和氧气;锆对氧的亲和力很强,1000°C氧气溶于锆中能使其体积显著增加。锆一般被认为是稀有金属,其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当大,比一般的常用的金属锌、铜、锡等都大。锆合金可以耐很高的温度,用作制作核反应的第一层保护壳。过渡金属[/url]。锆的表面易形成一层氧化膜,具有光泽,故外观与钢相似。有耐腐蚀性,但是溶于氢氟酸和王水;高温时,可与非金属元素和许多金属元素反应,生成固溶体。锆的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板、丝等。锆在加热时能大量地吸收氧、氢、氮等气体,可用作贮氢材料。锆的耐蚀性比钛好,接近铌、钽。锆与铪是化学性质相似、又共生在一起的两个金属,且含有放射性物质。地壳中锆的含量居第19位,几乎与铬相等。自然界中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锆矿物,主要有锆英石及斜锆石。


                  46楼2014-08-19 08:12
                  回复
                    这是啥啦!!我现在上贴吧时间好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4-08-21 22:39
                    收起回复
                      铌:铌(niob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Nb,原子序数41,原子量92.90638,属周期系ⅤB族。1801年英国C.哈切特从铌铁矿中分离出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并命名该元素为columbium(中译名钶)。一种金属元素。铌能吸收气体,用作除气剂,也是一种良好的超导体。旧称“钶”。化学符号Nb,原子序数41,原子量92.90638,属周期系ⅤB族。1801年英国查尔斯·哈切特(Charles·Hatchett)在研究伦敦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铌铁矿中分离出一种新元素的氧化物,并命名该元素为columbium(中译名钶)。1802年瑞典A.G.厄克贝里在钽铁矿中发现另一种新元素 tantalum。由于这两种元素性质上非常相似,不少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元素。由于它与钽非常相似,起初他竟搞混了。1844年德意志H.罗泽详细研究了许多铌铁矿和钽铁矿,分离出两种元素,才澄清了事实真相。最后查尔斯·哈切特用神话中的女神尼俄伯(Niobe)的名字命名了该元素。在历史上,最初人们用铌所在的铌铁矿的名字“columbium”来称呼铌。铌[1] 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2%,铌在地壳中的自然储量为520万吨,可开采储量440万吨,[2] 主要矿物有铌铁矿〔(Fe,Mn)(Nb,Ta)2Ob〕、烧绿石〔(Ca,Na)2(Nb,Ta,Ti)2O6(OH,F)〕和黑稀金矿、褐钇铌矿、钽铁矿、钛铌钙铈矿。铌是灰白色金属,熔点2468℃,沸点4742℃,密度8.57克/立方厘米。室温下铌在空气中稳定,在氧气中红热时也不被完全氧化,高温下与硫、氮 、碳直接化合 ,能与钛 、锆、铪、钨形成合金。不与无机酸或碱作用,也不溶于王水,但可溶于氢氟酸。铌的氧化态为-1、+ 2、+3、+4和+5,其中以+5价化合物最稳定。


                      48楼2014-08-22 18:47
                      回复
                        锝:锝(中国大陆称锝,港澳称鍀,台湾称鎝),元素符号Tc,为银白色金属,原子序数43,原子量98.9062。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ⅦB族。密排六方晶体。1937年佩里埃(C.Perrier)和塞格雷(E.G.Segré)用回旋加速器以氘核轰击钼发现锝。它是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制得的元素,所以按希腊文technetos(人造)命名为technetium。锝(dé)的主要来源为反应堆中铀裂变产物。至80年代初还没有在地球上找到天然存在的锝。用氢在500~600℃还原硫化锝(Tc2S7)或过锝酸铵,可得金属锝。在硫酸溶液中电解过锝酸铵也可析出金属锝。锝的性质与同族元素铼相似。高温下锝与氧生成挥发性的氧化物Tc2O7。常见同位素Tc-97的半衰期260万年,可用作制备β射线标准源。少量的(约5×10^(-5) mol)过锝酸铵可使钢材的腐蚀大为减慢。锝和锝钼合金具有良好的超导性质。1960年以前,锝只能小量生产,价格曾高达2800美元/克;70年代末已能进行千克量级生产,价格已下降到60美元/克以下。现在锝已经达到成吨级的产量,是从核燃料的裂变产物中提取的。金属锝抗氧化,在酸中溶解度不大,因此可用作原子能工业设备的防腐材料。 该金属呈银白色,但通常获得的是灰色粉末。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失去光泽,在氧气中燃烧,溶于硝酸和硫酸。锝是地球上已知的最轻的没有稳定同位素的化学元素。


                        50楼2014-08-22 18:50
                        回复
                          钌:钌是一种硬而脆呈浅灰色的多价稀有金属元素,是铂族金属中的一员。在地壳中含量仅为十亿分之一,是最稀有的金属之一,可是钌确却是铂族金属中最便宜的一种金属,尽管铂、钯等其他金属都比钌丰富一些。钌的性质很稳定,耐腐蚀性很强,常温即能耐盐酸、硫酸、硝酸以及王水的腐蚀。硬质的白色金属,密度12.30克/厘米3。熔点2310℃,沸点3900℃。化合价2、3、4和8。第一电离能7.37电子伏特。化学性质很稳定。在温度达100℃时,对普通的酸包括王水在内均有抗御力,对氢氟酸和磷酸也有抗御力。在室温时,氯水、溴水和醇中的碘能轻微地腐蚀钌。对很多熔融金属包括铅、锂、钾、钠、铜、银和金有抗御力。与熔融的碱性氢氧化物、碳酸盐和氰化物起作用。


                          51楼2014-08-22 18:59
                          回复
                            铑:铑(音老),RHODIUM,源自rhodon,意为“玫瑰”,因为铑盐的溶液呈现玫瑰的淡红色彩,1803年发现。除了制造合金外,铑可用作其他金属的光亮而坚硬的镀膜,例如,镀在银器或照相机零件上。将铑蒸发至玻璃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蜡,便造成一种特别优良的反射镜面。物以稀为贵。钌、铑、钯、锇、铱、铂6个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都非常少。除了铂在地壳中的含量为亿分之五、钯在地壳中的含量为亿分之一外,钌、铑、锇、铱4个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都只有十亿分之一。又由于它们多分散于各种矿石之中,很少形成大的聚集,所以价格昂贵。这6个元素在化学上称作铂族元素,加上已经介绍过的银和金,就是我们常说的贵金属。电镀镀层铑主要由自然铑提炼而成,是一种稀少的贵金属。颜色为银白色, 金属光泽,不透明。硬4~4.5,相对密度12.5。熔点高,为1955℃。 化学性质稳定。由于铑金耐腐蚀,而且光泽好,因此主要用于电镀 业,将其电镀在其它金属表面,镀层色泽坚固,不易磨损,反光效果好。铑是银白色金属,质极硬,耐磨,也有相当的延展性。密度12.7克/厘米3。熔点1966±3℃,沸点3727±100℃。化合价2、4和6。第一电离能7.46电子伏特。在中等的温度下,它也能抵抗大多数普通酸(包括王水在内)。在200—600℃可与热浓硫酸、热氢溴酸、次氯酸钠和游离卤素起化学反应。不与许多熔融金属,如金、银、钠和钾以及熔融的碱起反应。


                            52楼2014-08-22 19:01
                            回复
                              我去,楼主,我服您了。= =


                              53楼2014-08-23 09: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