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带小姐和楠儿去内帐,请王将军。”赵佶发话,说道。
片刻,庭院里只剩赵佶自己了,然后远远的,赵佶看到一个魁梧挺拔的青年缓步走来,二十几岁年纪,步伐稳重,虎虎生风,果然是英气十足。远远的看上一眼,赵佶就看出此人必定是人中龙凤、天之骄子。
“末将王冲,拜见丞相。”王冲见到丞相,跪倒在地,恭敬的说道。
“王将军请起。”赵佶伸出手掌,示意王冲起身。
“王将军果然是青年才俊、仪表不凡啊。”
“丞相过奖了。”
“好,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是块好料子。本相对王将军,一见如故。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如果王将军有志报国,本相可以助你。他日你建功立业,本相也脸上有光。”
赵佶看王冲第一眼,就相认准了王冲将来必定会出人头地,所以稍加思索,就示意拉拢王冲。
“谢丞相抬爱,末将誓死追随丞相。”王冲也不傻,赵佶主动示好,这说明自己的仕途步入了捷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王将军,现如今西蜀平川王叛乱,朝廷派兵镇压,却寸步难行,对此你有何高见?”赵佶虽然看好王冲,但是还要看看王冲是否有真才实学。
“丞相,西蜀叛乱,乃蓄谋已久,朝廷贸然出兵,轻敌在先,千里奔袭,叛军以逸待劳在后,故此我军败阵,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我军主帅杨宗平将军的大名,末将也是如雷贯耳,杨将军攻守有度,阻止了叛军扩张。但是平川王的高明之处,就是得民心。天下兴亡,匹夫无责,肉食者谋,可是西蜀百姓却拥戴平川王,加上朝廷迫使,平川王振臂一呼,蜀地人人皆兵,援军不断。两军看似僵持,实则不消数日,我军必定难以招架。”
“西蜀十六州,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易守难攻。如今两种策略:一,两军决战,我军凭人数可胜,但是他乡作战,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二,西蜀的经济命脉已断,朝廷增派军队,对西蜀围而不攻,一直拖到西蜀不战自败,但是耗时费力。”
王冲侃侃而谈,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了分析。赵佶听了也是连连点头,赵佶所言,正中自己下怀。
“王将军所言不差,但是这些本相也能想到,本相要听的,是王将军有何良策,既能平定叛乱,又不给朝廷带来损失。”赵佶捋着胡须问道。
“末将倒是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丞相,西蜀之所以能与朝廷军抗衡,靠的就是平川王刘坚能聚拢一批忠义之士,如果能除掉平川王,西蜀必定陷入混乱,整个西蜀分崩离析,十六州为求自保,各自为战,难成气候,我军可以逐个击破,这样既能尽快平定叛乱,又能把战争损失降到最低。”
赵佶听了王冲的一番话,内心冲击不小,秘密除掉平川王刘坚,确实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虽然手段有点卑鄙,但是所谓兵不厌诈,战争只要结果,过程没人会去追究。可是刘坚身为平川王,身份显赫、地位崇高,身边随从、护卫无数,除掉此人,谈何容易?
“刘坚乃是一方诸侯,手下兵多将广,谁能除掉此人?”
“丞相,我朝中也不乏能人异士,能胜此任者,就在丞相身边。”
赵佶听了这话,眉头一挑,自己身边的人,“谁?”赵佶问道。
“非丞相贴身护卫十三太保不可。”
赵佶心里咯噔一下,这十三太保,与当年的燕云十六骑齐名,皆是一起出生日死多年的生死之交,不仅各个是武功高手,配合起来更是天衣无缝、无坚不摧,不过十三太保与燕云十六骑各位其主,十三太保被赵佶收编,燕云十六骑则是融入绿林,镇守全国商号首名的“九华商社”。
“这……,十三太保能胜任吗?”赵佶有点犹豫的问道。
“丞相,暗杀平川王,非常人所能为之,十三太保人少、武艺精湛,最重要的是配合默契,相爷应该晓得,保护一个人,要比杀掉一个人更难,此次暗杀,一击失利,绝无二回,而且十三太保是丞相的贴身护卫,不必担心秘密泄露,所以十三太保是此次任务的不二人选。”王冲很肯定的说道。
“暗杀平川王,不失为上策。但是有没有其他的人选,或者十三太保不必全部出动呢?”十三太保毕竟是赵佶身边千金难得的人才,一旦出现闪失,赵佶无异于是切肤之痛。
“丞相,属下认为,只要计划周密,实施得当,十三太保必能全身而退,还望丞相当机立断。”王冲拱手说道。
“容本相三思,待与太保商议过后,再与你答复。”赵佶说道。
“那属下先行告退。”
“嗯,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