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亦乐乎 《学而》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2 犯上作乱 《学而》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3 一日三省 《学而》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4 节用爱人 《学而》 节约用度,爱护百姓。
5 贤贤易色 《学而》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6 和为贵 《学而》 提倡宽宏大度、体谅包容、和谐共存、协调并进,就是
要提倡平等待人、诚恳待人、宽厚待人、以理服人。
7 食无求饱 《学而》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8 居无求安 《学而》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9 安贫乐道 《学而》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10 巧言令色 《学而》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11 告往知来 《学而》 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12 就正有道 《学而》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13 贫而乐道 《学而》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14 慎终追远 《学而》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15 温良恭俭 《学而》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16 小大由之 《学而》 指用途可大可小。
17 学而时习之 《学而》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18 言而有信 《学而》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19 从心所欲 《为政》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20 当立之年 《为政》 指三十岁。
21 而立之年 《为政》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22 见义勇为 《为政》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23 举枉措直 《为政》 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24 举直措枉 《为政》 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25 犬马之养 《为政》 供养父母的谦辞。
26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为政》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7 三十而立 《为政》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28 随心所欲 《为政》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29 温故知新 《为政》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30 言寡尤,行寡悔 《为政》 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31 一言以蔽之 《为政》 用一句话来概括。
32 异端邪说 《为政》 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
33 知命之年 《为政》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34 众星拱北 《为政》 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35 众星捧月 《为政》 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36 周而不比 《为政》 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37 知命之年 《为政》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38 因材施教 《为政》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39 哀而不伤 《八佾》 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40 爱礼存羊 《八佾》 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41 不咎既往 《八佾》 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42 成事不说 《八佾》 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43 告朔饩羊 《八佾》 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44 既往不咎 《八佾》 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45 戒奢宁俭 《八佾》 宁愿节俭,也要戒除奢侈。
46 尽善尽美 《八佾》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47 乐而不淫 《八佾》 快乐而不放荡
48 了如指掌 《八佾》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49 杞宋无征 《八佾》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50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八佾》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51 绘事后素 《八佾》就像将帛染成各种色彩一样,是以素净为基础的,任何美的魅力,都是在朴素纯净 ...
52 每事问 《八佾》 (没有查到)
53 告朔之羊 《八佾》 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54 朝闻夕死 《里仁》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