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英文为 low carbon,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其核心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是一个全球和国家的战略,关系到我们人类以后的生存方式,包括生存环境、国家经济的发展、新产业的革命等。
由低碳经济,引出低碳城市的发展理念,再到低碳建筑,都将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当前大力推行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时代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金融危机后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一条优选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低碳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的主要特征为舒适宜居、采光通风、节能减排。低碳建筑全方位体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具体到建筑上,低碳建筑具体的指标要求是:节能——减少建筑能耗需求,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节水——减少用水量(强化节水器具推广应用),提高水的有效使用效率(再生利用、中水回用、雨水回灌、污水处理),防止泄露(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节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率,原生态保护,旧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节材——建筑设计节材,建材应用节材,建筑施工节材,建筑垃圾利用;人居环境——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放射污染,声光热环境,景观绿化。
目前,建筑相关能耗(包括建筑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能耗等)已经超过工业成为社会第一能耗大户,占总能耗的46.7%。而在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相同技术条件下为发达国家的 2~3 倍。同时,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低碳”和“节能”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每个行业从事者都有责任与义务解决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发展建筑节能减排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减碳潜力巨大,更切合全球“节能减排”的发展主题。
在中国,绿色建筑探索了 10 年,绿色化进程蹒跚起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严峻挑战与后果。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再到低碳建筑,可以看到对建筑“可持续”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在全社会对低碳的呼吁与共同参与中,下一个十年,低碳建筑将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视角。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具有更加广阔的低碳建筑市场,低碳建筑技术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和相对较小的国际差距,将成为支撑我国新能源革命、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的有力保障。
发展低碳建筑不仅符合当前金融危机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措施,缓解我国对能源的高需求,而且也符合国际上的可持续理念与绿色建筑的发展,从而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低碳建筑的发展,将推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产业等,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随着碳强度控制时代的开启,“碳标准”的诞生,意味着未来社会的所有经济行为都会以低能耗、低排放为衡量标准,而低碳建筑的节能减排的特征符合低碳社会的标准,因此,推行低碳建筑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有近 200 亿平方米的城镇房屋,其中约有 40亿平方米属于危房、旧房,在未来 10 年、20 年之内部分建筑寿命将到期,部分建筑质量必须要改进。而且,在农村也有 340 亿平方米的房屋改造需求。如果能将这两部分房屋转变为低碳建筑,就可能创造巨大的低碳建筑需求。这些建筑及相关配套设施的使用,除了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外,也为启动我国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寻找到关键突破口。
文章来源:
[url]http://惠州文浩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lipuduo.com/[/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