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243贴子:2,987,291
  • 6回复贴,共1
吧内有许多人说我解老是老解我,是信口雌黄,其实我是同意的,因为我本身对于宗教哲学国学就是一个门外汉,除了中学和大学时代强迫学习的马克思理论,以及对于佛学和道德经的业余钻研外,对于哲学思想的整体把握是微不足道的的,对于学术的研究更是沾不上边。但正因为是门外汉,反而让我有了一个更随意、更不负责任、也许是更客观的立场,那就是无论一种怎样的观点,我的评判别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种观点是不是彻底,是不是古今适用,是不是能够还原到不能还原。带作这种观点,我们来看许多,哲学的故事,宗教的经典传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1楼2014-08-24 09:53回复
    一、老子出关说。
    先拿老子开刀最合适不过。吧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赞同有老子这个人的,是一个真正的圣人,其思想至今无人能比,道德经是他被人强迫写下的,他知道后人无法真正理解,更不能适用,所以出关而去。真的是这样吗?是值得怀疑的。我们查遍所有所有的资料,均不能证实有老子这个人存在,包括史记,也只是“或日”,根本上说就是史马迁听来的。留下来的最广泛的就是老子出关的传说了,其实秘密就在这个故事里: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而作道德经,这是这个传说故事的概括。何谓老子,有人说老是姓,抑或是官名,还或许是一群人、一个族群的代称,无论那种说法,都经不住推敲,都不能彻底,最彻底的解释就是:老就是老年人的意思,子是指有学识有经验的人,合起来老子就是有经验有学识的老人的统称,道德经不是一个人写成的,是历史的传承,是历代人们经验总结和知识的积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来解这个故事:
    老子者,前辈先人智者也;青牛者,水牛也,生产工具,劳动伙伴也;函谷者,包藏万物而不溢者也;出关者,彻底也通达也。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而作道德经,就是说:道德经是古代先人智慧的结晶,来源于劳动生产生活实践,回答的是宇宙天地最普遍最根本的问题。


    2楼2014-08-24 10:26
    回复
      二、佛祖拈花一笑
      佛教是中国的第一大教,吧内对佛学感兴趣的人也不少,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这里不重复。只是大家对拈花一笑的传说故事理解,却是很值得商榷。
      佛教的通常解释是:佛祖有不言之教,正法藏,付于迦叶,迦叶成了禅宗的初祖。果真是这样吗?我们来分析一番:
      首先,一个故事留传得这么广,必然有其道理。只要我们抛开宗教的神秘的外衣,就能还原事情的真相。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佛祖要找他的继承人,大多数人都忘记了这个背景,也就是说迦叶不仅是禅宗的初祖,其实就是佛教的二祖。佛祖当时的弟子,有智慧第一的,神通第一的,但这些都不是迦叶,迦叶是苦行第一,苦行第一其实就是说迦叶这个人实干老实,佛祖传位不传给智慧第一也不传给神通第一,为什么要传给最老实的迦叶呢?这是因为是做教主,而不是做师父,做教主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要使佛教团结兴盛起来这是最主要的,而不是找一个本事最大的人,这样人的容易傲慢,不能容人,也不能吸引人一兴盛佛教。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能想明白。那和拈花一笑有什么关系呢?秘密就藏在花里面:
      花者人皆好之也,大家看了都喜欢,喜欢怎么样?人皆来之,就愿意来接近它,佛祖拿一朵花来试弟子,分明是告诉弟子们:佛学是根,佛教是花,你只有开花,大家才会相信才会愿意跟从你的教诲,所以要想使佛学思想普及推广,庄严佛教的形式是最重要的,而这需要大家肯吃苦,建寺庙规范仪规,还要团结为上,肯吃苦肯团结,只有迦才能领会啊!所以迦叶会心一笑,传位完成。


      3楼2014-08-24 10:47
      回复
        @一贴友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23 11:17
        收起回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武学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
          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
          一念既出,万山无阻。
          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在我40岁之前,未曾见过什么“高山”,没想到人生最难翻越的,是生活!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一代宗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1-23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