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yao吧 关注:1贴子:7
  • 0回复贴,共1

「ONE · 一个」感觉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怎么办?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vol.686
Q 秦申:感觉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也不知道如何去建设性地过好我的一生。总是陷于迷茫和挫败,不清楚生活的意义和方向,该怎么办?
A 曼知: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了最近读完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恰如刘瑜老师所说,这是关于一个人在看透人生注定失败后如何说服自己去耐心完成这个失败的小说。
里面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被多家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他鄙视学校,鄙视同学,鄙视除了写作以外的所有课程,鄙视钢琴演奏中鼓掌的人,甚至鄙视在街头说“祝你好运”的人。他把颓废当作勇气,懒惰当作反抗,空虚当作性感。并且,他的痛苦没有什么社会根源,既不能抱怨扭曲人性的专制社会,也不能抱怨愚蠢的应试教育。他只是用鸡毛蒜皮的方式讨厌着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已。
当亲友希望他好好学习的时候,他会想,好好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变得更聪明。变得更聪明是为了什么?为了找到好工作。工作又是为什么呢?为了买凯迪拉克。买凯迪拉克又是为什么呢?
直到我21岁的时候,依然还是狂妄自大的“霍尔顿家族成员”,尽管不像他那么无礼、撒谎,也比他看起来虚心向学,但我们同是现实中胆怯寡言,对人类行为疑惑而鄙夷,自以为看透世界的平庸,又无力超越这种平庸的人。所以,在我价值观形成初期,也常常像霍尔顿那样忍受破茧般的痛苦,不知道“人他妈的究竟为什么活着”。甚至不知道这种平庸的痛苦应该叫做什么?青春期的叛逆?青春期的挣扎?青春期的迷茫?反正就是不痛快。
人总是有一个意识转折期,有的人是在生命的尽头,有的人是在厨房洗菜的一瞬间。我很幸运是后者。
那天,我看到网络流传的段子:一位高中生致信杨绛,表达仰慕的同时,又倾诉了诸多人生不幸。除去一些寒暄和鼓励晚辈的话,杨绛毫不客气地回复道:“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我在心中默默复读了一整夜,以失眠的代价,将它注入骨髓。
说来惭愧,我从小就认为自己是承载重大使命的人,幻想我是一位深山老林中的魔术师的女儿,我的家乡景色旖旎,雨水充沛,有着许多犀鸟,侏儒象,响尾蛇,灵芝,和奇形怪状的蘑菇。然而,在我四岁的时候,父亲因准确预言一场二十年后的世界政治阴谋,被五十多个国家联合杀害,而我被父亲藏匿在山洞躲过一劫,就这样,我吃着山洞附近的彩色蘑菇生活了三年,终于被一位探险家发现,他把我带到了中国收养。但是,我一直知道我的使命所在,那就是,未来我要通过献身一位高冷美男来换取世界和平……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幻想形式,也都觉得自身与众不同。只不过,与众不同,或如我空有一身拯救世界的英雄情怀,还远远不够。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篇尾,霍尔顿因为厌世,在纽约游荡多日,疲惫不堪,身无分文,被他最喜欢的老师,安多里尼,邀请去家里过夜。安多里尼坐在沙发上,喝下几杯掺了苏打水的威士忌后,醉醺醺地对霍尔顿说了这样一番话:只要你想学、肯学、有耐心学,你就可以学到一些你最最心爱的知识。其中的一门知识就是,你将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历史上有许许多多人都像你现在这样,在道德上和精神上有过彷徨的时期。幸而,他们中有几个将自己彷徨的经过记录下来了。你可以向他们学习,正如你有朝一日如果有什么贡献,别人也可以向你学习。这真是个极妙的轮回安排。
安多里尼接着说:我并不是想告诉你,只有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才能对这世界作出伟大的贡献。不过,我的确要说,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如果有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他们留给后世的记录比起那帮光有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人来,确实要宝贵得多。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更清楚,他们通常还有热情把自己的思想贯彻到底。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十之八九要比那种没有学问的思想家谦恭得多。
最后,霍尔顿的确没有像原计划那样逃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西部去生活,而是留在父母身边,再选择一所学校就读。
他大概也是知道,虚无的人生,无论走到哪里,也终究是逃不过虚无的。
http://wufazhuce.com/one/vol.686#cuestion


IP属地:辽宁1楼2014-08-24 09: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