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95,506贴子:12,599,932

那些美名远扬的汉族传统美食之小吃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广东肠粉镇楼~


1楼2014-08-25 13:32回复
    二楼召唤@Mic瓶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25 13:32
    收起回复
      肠粉
       洒泪挥别过去,紧握现在,然后亲吻新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25 13:33
      收起回复
        前排带上@莫名夏风
         洒泪挥别过去,紧握现在,然后亲吻新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25 13:34
        收起回复
          肠粉


          肠粉起源于广东的汉族特色小吃,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那时候,肠粉分咸、甜两种,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牛肉、虾仁、猪肝等,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
          广东肠粉主要流派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粉,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
          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皆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布拉肠粉、拉粉、卷粉、拉肠、捆粄,不同于猪肠粉(形似猪肠) 。因为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
          关于肠粉的起源,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最早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又有人说“肠粉起源于广东,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当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东西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


          5楼2014-08-25 13:53
          收起回复
            我平时吃的没有这么高级~~
             洒泪挥别过去,紧握现在,然后亲吻新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25 13:56
            收起回复
              大良炒牛奶



              大良炒牛奶是广东顺德大良的汉族传统名菜之一,属于粤菜系。成菜色泽洁白,鲜奶味香,软滑爽口。是将牛奶与蛋清混合下锅软炒,使之凝固如白玉,炒牛奶入口香滑,奶香扑鼻,老少咸宜。牛奶除了软炒外,还能做出炸牛奶。锅贴牛奶。牛奶炒龙虾球等衍生菜式。
              大良炒牛奶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是用鸡蛋清和新鲜水牛奶混合,加入虾仁、烤鸭丝,用上等花生油炒制,上碟再撒上炸榄仁,颜色纯白, 可用筷子或匙羹吃,牛奶味香浓软滑,老少咸宜。
              用鲜奶和鸡蛋清炒制而成。成菜色泽洁白,鲜奶味香,软滑爽口。


              7楼2014-08-25 13:57
              收起回复
                钵仔糕







                钵仔糕是广东地区汉族糕点小吃。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味甜。钵仔糕可以分成两大类:老式钵仔糕和水晶钵仔糕。老式钵仔糕在以前比较多,现在多见的是水晶钵仔糕。
                传统的钵仔糕为广东小吃之一,首创于广东省台山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清朝咸丰间(公元1851—1861年)成书的《台山县志》载:“钵仔糕,前明士大夫每 不远百里,泊船就之。其实,当时驰名者只一家,在华丰迂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以钵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后人采用钵仔来蒸糕之法一直传下来,成就如今的广东钵仔糕,以至风靡全国,甚则海内。
                特点:晶莹剔透、爽滑可口、口味丰富


                8楼2014-08-25 14:02
                收起回复
                  @google君 前排带上吃货
                           --来自贤惠的瓶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25 14:02
                  回复
                    广东的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25 14:04
                    收起回复
                      艇仔粥



                      艇仔粥是广东省广州地区著名的汉族小吃,广东粥品之一。以鱼片、炸花生等多种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湾河,珠江边上贩卖,花生,小虾香脆,鱼片,蛋丝软滑,鲜甜香美,适合众人口味。
                      旧时广州西郊,河道两旁遍植荔枝树,叫做荔枝湾,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指这里。每逢夏日黄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游客来此游玩,游河小艇穿梭往来。其中有艇(广州话俗称“艇仔”)专门供应“艇仔粥”,故称“荔湾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游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递卖过去,很受欢迎。渐渐地,连陆上的小食店也出售这种叫做荔湾艇仔粥的粥
                      艇仔粥以新鲜的河虾或鱼片作配料,后来还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凉皮、葱花、姜等,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艇仔粥的主要配料为鱼肉、瘦肉、油条、花生、葱花,亦有加入浮皮、海蜇、牛肉、鱿鱼等。艇仔粥以粥滑软绵、芳香鲜味闻名,吃前当即煮粥滚制,芳香扑鼻,热气腾腾,十分鲜甜。无论在街头食肆,或如白天鹅宾馆那样的五星级酒楼,都可品尝到这种广州特有的粥品。在广州、香港、澳门以至海外各地的广东粥品店,艇仔粥都是必备的食品。艇仔粥在行内术语为“一弯”。


                      11楼2014-08-25 14:06
                      收起回复
                        吃吃吃 买买买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8-25 14:09
                        收起回复
                          糖不甩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粤菜甜点。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是汤圆的孪生兄弟,加姜汁特别祛寒正气。“糖不甩”做法简易,直接把糯米粉煮熟,挪搓成粉丸,在铁锅中用滚热的糖浆煮熟,然后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丝的煎鸡蛋伴食。
                          那么这“糖不甩”的由来又是什么呢?据传还跟八仙有关。清朝道光十九年,广东东莞东坑镇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力退减。上天大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治瘾灵丹,普渡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实行半卖半送。众人吃后,果真杀住了鸦片流毒,体力、智力恢复。农历廿四节气倒背如流,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口感绝对是酥滑香甜、醒胃而不腻、味香四溢、老少咸宜。


                          13楼2014-08-25 14:11
                          收起回复
                            姜撞奶




                            姜撞奶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汉族传统美食。以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甜品。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
                            姜,素以药食俱佳见称,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与水杨酸相似的物质,经稀释作为血液稀释剂,对降血脂、血压,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肌梗塞等,有特殊的疗效作用,经常食用能保健强身,养生益寿之效果深受各界人士喜爱。
                            关于姜撞奶,曾有传说。从前,在广东番禺沙湾镇,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后知道姜汁可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无法喝下去,媳妇不小心把奶倒入装姜汁的碗里,奇怪的是过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沙湾人把“凝结”叫“埋”于是“姜撞奶”在沙湾也叫“姜埋奶”。


                            14楼2014-08-25 14:14
                            收起回复
                              此帖竟然没人,不科学吖
                               自然的风自在,吾心自在,吾心自然,我本非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25 14: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