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晶文玩吧 关注:436贴子:902
  • 18回复贴,共1

小叶紫檀探秘和小叶紫檀佛珠加工流程(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意图将通过对小叶紫檀进行全面探讨力求去伪存真,并以之为抛砖引玉,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
探讨小叶紫檀,就不能不说红木国家标准,红木国标关于小叶紫檀的论述如下:“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浅色和紫黑条纹;划痕明显;木屑水浸出液紫红色,有荧光。管孔在肉眼下几不得见;弦向直径平均92肛m;数少至略少,3~14个/mm2。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或略带波浪形的细线(宽1~2细胞),稀环管束状。木纤维壁厚,充满红色树胶和紫檀素。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不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香气无或很微弱;结构甚细至细;纹理交错,有的局部卷曲(有人藉此称为牛毛纹紫檀);气干密度1.05~1.26g/cm3。”
红木国标关于小叶紫檀的论述很简单,不能全面揭示小叶紫檀的特征,这只能说红木国标制定者或林学技术人员是以所获得的木材样本来作结论的,所获取的样本不全面导致结论不全面。比如它对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的论述:气干密度0.82~O.94g/cm3。这个密度范围显然不符实情,它没有把海黄沉水料的密度写进去。
紫檀野生林:
印度之东南部,降雨少气温高,接近于热带草原和半荒漠状态。据考证:野生的檀香紫檀生长枝叶茂盛,到一米多就开始分杈,生长缓慢,高温白天在五十度左右,夜晚温度不低于二十五度,生长环境恶劣,年降水量不超过七百毫升,形成檀香紫檀特有的特征:密度大、材质硬、纹路细腻、千年不朽。



紫檀人工林:
印度原产地看到的紫檀速生林,土地肥沃,打理周到,都是通直、实心的,一般三五十年成材,材质差。


1楼2014-08-27 10:26回复
    原文再续:
    木材越往根部密度越大,密度最大的部分是在地下。从根须分叉往上到地面,这1米左右的木料是为根材,根材是密度最大的部分。而根材中不同部位密度也不一样,地下部分才是整棵树密度最大的部分。树老半中空,人老百事通。紫檀以野生老树头半中空之外围的二膘料密度最高,质地最好。
    野生老料举例:






    3楼2014-08-27 10:26
    回复
      二、紫檀的外观。
      (一)、形态。
      在印度原产地看到的紫檀速生林,土地肥沃,打理周到,都是通直、实心的,一般三五十年成材,材质很差;人工打理不周到的材质要好一些。而野生山坡林基本上没有直长大料,弯曲是其最主要的形态。对于紫檀来说,好料不直,直料不好,应是一个相对的真理。据统计,市场里所谓的拆房老料大致情况是95%的人工林新料或假货,4%平原野生老料,1%的山坡林老料。在故宫看到的紫檀拼板,30厘米的宽板非常少见,证明野生老料本身直径不大,并且因弯曲度大,造成很难裁取宽长板。所谓十檀九空,反映了紫檀野生老料的实际情况。
      紫檀新料:


      紫檀拆房直料:
      野生紫檀大料






      (二)、颜色。
      紫檀新料心材颜色紫黄,经过氧化之后会变黑紫,通常新老料的颜色最后都偏向发黑紫,老料颜色发深发透亮,有深邃感;新料颜色更发黑,发柴,有木炭的感觉。紫檀的发黑通常是氧化风化加上人为(汗水浸淫)的结果,从故宫几百前留存下来的紫檀老料门框箱柜的背面看,依然可以看到明显的紫色,而并非黑色。
      故宫老紫檀柜背面:


      4楼2014-08-27 10:40
      回复
        原文再续:
        (三)、纹理
        A、一般纹理
        1、 紫檀新料纹理:黄紫相间纹理
        (1)、幼料纹理。花纹有些如老料的样子,多数是比较规律的,粗细相间的纹理,或者是比较规律的一圈一圈的紫中带黄的环形纹。新料和老料的纹理区别是前者紫中带黄,后者紫中带黑。
        人工林新料 附图:


        不沉水的紫檀人工林佛珠:


        (2)、青壮年料纹理:纹理不显
        紫檀到了一定年份,标志着幼料的黄色纹理逐步转化为深色,造成紫檀的纹理不明显,表现在年轮上是生长轮不明显,这就是红木国标上说的“生长轮不明显。”
        附图:


        2、 紫檀老料纹理:黑紫相间纹理 (黑色素大量沉积)
        在硬木当中,大多有黑色条纹,其成因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认为与水分有关,引用:
        以海南黄花梨为例:
        东部平原的几乎无黑褐色条纹,原因是水分充沛,即便遇到大旱之年,由于土壤疏松,树木根系发达,并不影响树木吸收水分,加之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使之无黑褐色条纹。 高山峻岭上的则几乎都有黑褐色条纹(山泉旁除外),究其原因:一是大多生长于石缝或少量石头风化而形成的少量土壤中,平时就缺乏水分;二是树木的根系不发达,而且大多是横向根系(平原可垂直),水分自然很少;三是遇到旱灾高山上的树木受灾更甚,水分更少,因此,高山峻岭上大量生长出“油质黄花梨”,油质黄花梨是由土壤贫瘠、阳光缺乏、水分稀少造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水分缺乏问题。其他硬木类似。
        紫檀的情况也一样,生长在恶劣环境当中的老料都是有黑色条纹的。给人不规则的、粗细不等的黑色纹划在暗红色底色上的感觉,表现在年轮纹上是黑色素沉积的一圈一圈的纹理。



        5楼2014-08-27 10:41
        回复
          花梨纹小叶紫檀:
          随着黑色素沉积越来越多,纹理扭曲变形,千年紫檀的纹理变得像花梨木一样。木质坚重,棕眼小以致棕眼为树胶填满而形成闭合棕眼,经打磨后木质表面细嫩得如小儿肌肤。呈橙红至深琥珀色,具有浓浓的蔷薇花梨味。
          千年花梨纹小叶紫檀:





          人们常说:老大变小孩,紫檀老料纹理的确有变为类似新料的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说紫檀生长轮不明显是不全面的,正确的说法是:幼料和老料生长轮均明显,一定年份料(或说青壮年料)生长轮不明显,老料具有黑紫相间纹理;极老料具有花梨木纹理。市面上所见的所谓底子干净或超干净的通常都是青中年料。虽然现在商家炒作底子干净或超干净的料取得成功,但都并非老料。可以肯定新开未氧化的紫檀老料不可能是净色的,必定有异色纹理。


          6楼2014-08-27 10:41
          回复
            紫檀出现树瘤的几率低,而且一般只在树木外层出现,当瘿瘤扩展到二膘料时,由于树老中空雨水渗入内部,开裂,会直接影响到瘿子的品相,造成瘿木的可用率很低,稀缺注定了紫檀瘿木的珍贵,带有瘿子特征的紫檀工艺品或手珠,其市场价值大于 “金星”。目前,紫檀瘿木佛珠的通常成交价格在3000-8000元左右。
            瘿子与疖子容易相混淆,两种有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树瘤,一个是生长树杈而留下的树疖,即鬼眼。
            以下图片,左为满瘤花(瘿中之最),右为疖子(鬼眼):

            市场上常见的瘿子手串举例:



            (2)、影子
            有人把“瘿子”和“影子”混为一谈,可能是“瘿”“影”二字同音的缘故,以致有些商家、玩家、把“影木”当成“瘿木”。紫檀影木应理解为局部扭曲、变型、具有不规则分布的特证,它和瘿子、水波纹、虎皮纹的区别在于后三者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引用剑胆琴心的图片:

            备注:实际上,瘿影同存的情况是经常有的,应该警惕市场上有商家把瘿影同存的佛珠标注为满瘿的行为。


            7楼2014-08-27 10:42
            回复
              关于紫檀牛毛纹的总结:
              现在所说的牛毛纹一般涵盖了毛孔的各种形态,这和古人所说的牛毛纹
              是不同的。牛毛的基本特征就细且稠密,并有卷曲。细且稠密,并有卷曲的纹理正是生长在恶劣环境之中的野生紫檀老料的写照。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人所说的牛毛纹(且稠密,并有卷曲)来断定紫檀老料是正确的。
              错误的是现在把牛毛纹的含义扩大了, 造成用新概念牛毛纹判别紫檀老料不正确。
              从以下紫檀老料的牛毛纹和真牛毛的对比,就可以看出古人诚不我欺:


              9楼2014-08-27 10:54
              回复
                (5)、鸡翅纹
                小叶紫檀上的鸡翅纹成因是木材内部密度差异所形成的一种木纹。有商家美其名曰“山峰纹”。其成因通常有:一是紫檀木的一面阳光和雨水比较充足,比其他面的生长速度快;二是髓心外层和二膘料交接处因密度差而出现鸡翅纹。之所以经常会发现紫檀珠子的某一面带鸡翅纹,原因是一旦珠子取材靠近树心部位,这一面就可能带有鸡翅纹。
                当鸡翅纹取材于二膘料但带有少部分髓心材时,材质不如全部取材于二膘料好,但其材质比取材于心材外层好。
                鸡翅纹出现的部位密度较差,结构不够紧密,佛珠上出现鸡翅纹该佛珠应相应降一等次。
                鸡翅纹反映的是木材内部材质差异,不能作为新老料的判别依据。
                常见鸡翅纹佛珠:



                10楼2014-08-27 10:54
                回复
                  (5) 豆瓣纹
                  豆瓣纹通常出现恶劣山岩环境中的野生紫檀当中,在其长期生长过程当中,纹理出现极度扭曲,或出现回旋形,甚至看起来像蛆虫。其纹理“乱”成一片,扭曲打结的地方像一颗颗豆瓣,所以称为豆瓣纹。其材质致密,金石玉质,非常难得。
                  豆瓣纹可以作为老料的判别依据。
                  图片来源于资深藏家:




                  11楼2014-08-27 10:55
                  回复





                    13楼2014-08-27 10:56
                    回复
                      还有对传统意义的牛毛纹的观点,本人认为传统牛毛纹并不等同于S纹,标准牛毛纹并没有具体的规律可循,不像S纹那么具有规率性,不过现在广义的牛毛纹已经都可以包括在内了。
                      以下是本人认为的传统意义的牛毛纹,欢迎交流。




                      14楼2014-08-27 10:57
                      回复
                        谢谢以上各位的探讨!确实收益良多。
                        (6)、虎皮纹
                        虎皮纹和水波纹进一步扭曲断层的结果,显不规则状,材质应比水波纹更老。
                        引用某博客图片:



                        15楼2014-08-27 10:57
                        回复
                          紫金阁紫檀文玩: 回复 浮生江海客 :对啊,这就是我要说明的意思,虎皮纹都是出现在弦切面上,在弦切面上的虎皮纹径切面就是水波纹,用虎皮纹和水波纹比较本身就相当于自己和自己比较,所以我认为这两种特征比较还定更老不太妥当呢。
                          回复:很有道理!可是我看这木料不似是弦切面上的纹理:


                          17楼2014-08-27 10:58
                          回复
                            挺有意思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9-24 09:10
                            回复
                              楼下好帅啊


                              20楼2015-09-18 2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