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古学吧吧 关注:1,048贴子:7,957
  • 13回复贴,共1

【杂谈】民间老手艺—— 锔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自然就有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世人所知道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句歇后语就是从锔瓷这一行当里出来的。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的产生是与中国瓷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的联系的。起初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最早见于宋代张择瑞德巨型手卷<<清明上河图>>中的一处锔匠做活的一幕。锔瓷行当经历了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六个朝代。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影响了中国多少代人的生活。
锔瓷这一行当,在民间被称作锢炉匠。最初是为谋生而产生的一门手艺。是“街挑子“之中的一员,也是被人看不起看作是下九流的行当,可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瓷器是贵族阶级的宠物,从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称呼(CHINA),瓷器就是中国,中国就是瓷器,就充分体现出瓷器在等级阶级上的价值,而老百姓和贫民对瓷器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所以对拥有的瓷器视为宝贝。
瓷器坚硬耐磨,更可持久使用,可瓷器的致命弱点是易碎,每当一件瓷器破碎后,便无计可施,留着无用,弃之可惜,匠人们便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经过了艰苦的摸索实践,失败成功,在实践中总结、理顺、规范出一套合理的锔瓷技艺,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独一无二的“金刚钻”和“锔钉”,继而便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而这一行当的出现,很快就被老百姓接纳,破碎的瓷器得到了再生,拥有者减少了购买新瓷器的费用,同时让锔瓷匠人得到了劳动报酬。
锔补修复这一行当,随着中国瓷器业的兴旺发展延续,自然中形成了山东、河南、河北三大派,山东的金刚钻为皮钻,河南的金刚钻为弓钻。河北的金刚钻为砣钻。山东派的皮钻是由三条皮绳往反拉伸,旋转平稳,对钻头、瓷器都有保障,三大派的三种金刚钻,虽然形状不同,操作不同,但是钻头却是相同的,都是钻石或金刚钻,而且锔钉也大致相同,只是钉脚不同而已,锔瓷的过程也大致相同。
到了清朝乾隆盛世时期,在三大派的基础上又分为两大类,即:常活,就叫粗活,纯为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粗活,通常被称作锔盆、锔碗、锯大缸的锢炉匠,所用的工具金刚钻、锔钉都比较大、粗糙、单一、是清一色的铁钉。而另一类则是经过艺术加工专为达官、王爷、贵族、八旗子弟们享乐而服务的锔瓷细活,即:行活,也叫秀活。所用的工具金刚钻小巧精致,锔钉完全用民间绝活锻铜工艺加工而成,美妙绝伦,有花钉、素钉、金钉、银钉、铜钉、豆钉、米钉、砂钉。由于有了锔匠精美绝伦的锔瓷细活,使得那些达官、王爷、八旗子弟们在享乐中兴起了“锔活秀”。
自从有了“锔活秀”,锔瓷行当在古董、古玩行里有了一席之地,由被动修补而转为主动作秀,由单一的锔补转为锔补修复,嵌饰做件,镶包配饰等风格特异,艺术魅力独特的一门绝活技艺,成为古董、古玩行里古旧老瓷器作秀的一门专业行当,行活,作秀锔匠的名声也随之大振。
然而,随着历史的改变,战争的硝烟四起,“锔活秀”再也秀不起来了,锔瓷这一行当也随之萧条下来了,只是简单的锔补一些生活用品,到了新中国的解放初期,只有那些孤独的锔瓷老匠人,为了生活而不得不走街串巷,喊着那凄凉的老调“锔盆、锔碗、锯大缸”。几天。几十天也很少有生意做。锢炉挑子家什几乎走到了尽头,到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传统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瓷器坏掉了再买新的,没人再造访锔瓷这一行当,没了市场,这给锔瓷技艺的传承和弘扬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急待保护,传于后世。
锔瓷无痕:http://tv.cntv.cn/video/C10389/3efe8b8fd7944b805f1137ac6777269a


来自百度输入法1楼2014-08-27 12:33回复
    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的碗、盆、缸都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补锅锔碗的(补锅匠往往兼锔碗),修起来继续使用。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称钯钉、钯锔或锔子),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修碗的方法是打钯锔。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如钉书针大小)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打过钯锔的碗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当然其他瓷器如瓷坛、瓷杯等也可以同样修复。
    传统的锔瓷工艺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节俭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先人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然而在商品社会繁荣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作为穿梭于街头巷尾,生存于市井瓦肆之间的传统锔瓷技艺,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大多的人已并不知道这项工艺的存在。锔瓷虽无痕,但在锔瓷工艺已经失去实用价值的今天,我们并不希望它真的消失无痕,这种古老的传统工艺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应该被记取,被华夏子孙代代传承下去的。


    来自百度输入法7楼2014-08-27 13:21
    回复
      【锔瓷成品欣赏】











      8楼2014-08-27 13:44
      回复
        结束!人呐...果真年纪越大越会念旧... 年华似水... 似水年华... 今年的江南依旧几多烟雨...
        《沧海飞尘》:http://www.kuwo.cn/yinyue/4596276/


        来自百度输入法9楼2014-08-27 14:01
        回复
          涨知识了,赞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28 12:12
          收起回复
            用心了哟~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29 00:50
            回复
              很好^_^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9-01 22:52
              收起回复
                有时在想:古人补那些瓷器值吗?用现代人的价值观衡量、对古人有些不能理解甚至不能接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9-02 0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