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首席记者 徐富盈 文/图)8月25日上午,寨峪村村民李合贵去黄河滩的玉米地查看时发现,从河道芦苇丛中翻到他家玉米地大量“蚂蚱”(蝗虫)。“飞起的蚂蚱直打我的脸,漫天都是黑黑的,像张大网。”李合贵立即上报,相关部门采用人工喷药、飞机喷洒、大网隔离等办法,对蝗虫最密集的3000亩滩头围堵。昨日上午,大量蝗虫被灭杀。
现场 两吨药基本控制住了蝗虫
昨日10时许,记者赶到荥阳广武镇辖区寨峪村北侧黄河滩头,该村村民住在黄河滩头南岸丘陵地带,庄稼多在黄河滩内。
黄河滩分老滩、嫩滩和水面。老滩极少过水,这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玉米、芝麻、花生,更多的还是广武最知名的大葱;嫩滩是河道,时而有水时而没水。
进入老滩的玉米地头,一村民指着前方说:“现在还有农委的专家在老滩和嫩滩接合部灭杀它们呢!”
老滩与嫩滩接合部是下切2米的深沟,嫩滩上是一望无际的矮芦苇,再向里,接黄河水面处是光秃秃的裸露地面,大旱造成河水后退。
“蝗虫在这些裸露河道里产卵后孵化,爬到密集的矮芦苇里长成成虫,再从河道内飞到河滩内吃庄稼。你看,它们把芦苇的叶子都吃光了。”荥阳农委一工作人员说,“现在蝗虫基本被控制住了,你到河道内的芦苇坡里去看,到处都是死蝗虫,昨天喷洒了两吨左右的药。”
情况
大片接近河道的玉米地遭蝗虫啃食
“你看看,这就是被蝗虫吃过的玉米,有的只剩秆了,这可正在灌浆期,绝对减产。”村民李合贵把记者带入玉米地,大片接近河道的玉米叶片布满被啃食的痕迹。
“我每天都会到黄河滩上来看玉米长势,25日早上我照例来地里,快走近河道时路面上飞起大片蚂蚱(蝗虫)。”李合贵本以为就这一片,但越向河道边走,蝗虫越多。“我拿土块向河道内一砸,突然从芦苇丛中飞起大片蚂蚱,直打我的脸,我当时吓坏了。”64岁的老李马上掏出手机给村领导打电话,消息马上传到了镇里,然后又上报到了市里。
灭蝗
飞机洒药和人工喷药联合灭杀
芦苇丛向北约2公里是黄河水道,数名工作人员背着相机,拿着记录本,带着塑料瓶,把芦苇上伏的蝗虫取下入瓶。“拿回去做样品,研究这些中毒的蝗虫死亡率。”荥阳农委植保站站长袁小杰说,周一下午得到消息,当晚组织人员、药物,周二上午9点,组成现场处置组、器材调配组等,调来高效的氯氟氰菊酯1.5吨、50台机动迷雾机开始第一天灭杀。
“这次过蝗面积有3000亩,我们喷药的面积远远大于这个面积。人工撒药的速度太低,昨天上午调来服务农林的飞机‘蜜蜂四号’,每次带300公斤药剂可洒800亩,洒了13架次,同时400多人拉着大网把蝗虫一步步赶到接近水道处,飞机洒药和人工喷药联合灭杀,成功把它们限制在小范围内,没有对庄稼造成太大的影响。”
河道内半人高的芦苇丛内,偶尔有几只蝗虫飞出,但飞不远就落下。地面草丛中,有不少蝗虫躺在那里。有的伏在干芦苇上,摸它也不动。“中毒了,24小时左右药开始发作,36小时就死了。”
袁小杰介绍,这次寨峪村蝗虫突增多与天旱有关:“中国古书中早有‘旱极而蝗’的记载。”
相关阅读:
[url]http://荥阳黄河滩3000亩地遭蝗虫袭击 飞机出动围杀[/url]
大河报 记者郭致远文
受今年干旱雨水少影响,流经荥阳市广武镇的黄河水,较往年大幅锐减。然而,让人忧虑的是,裸露出的黄河滩地成了蝗虫滋生乐园,8月25日前后,寨峪村北侧3000亩黄河滩地上,大量蝗虫起舞翻飞,殃及农田。昨日,记者从事发现场了解到,荥阳调动四五百人和飞机“合围”灭杀,目前已将八成蝗虫杀死。为防止漏网蝗虫继续卷土重来,当地派员24小时巡视监测,“只要露头,就杀死。”
昨晚6时许,荥阳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介绍称,经省市专家指导施药,截至目前,滩区平均虫口密度从防治前10只/㎡降低到0.5只/㎡以下,蝗害得到全面、有效控制……[[url]http://详细[/url]]
大豫网获知最新进展:
据荥阳市政府公布的最新情况显示,荥阳市农委、广武镇周密组织技术人员、当地群众利用机动弥雾机、背负式喷雾器等器械开展人工防治,并于27日租用飞机对高杆作物区及黄河嫩滩开展飞机喷洒防治,共飞行13架次,防治面积13000亩。
目前,高密蝗虫已被扑灭,施药区平均虫口密度从防治前10头/㎡降低到0.5头/㎡以下,蝗虫虫情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保障了黄河滩区农业生产安全。
省农业专家指出,黄河嫩滩虫情未达到灾害程度,可防可控,荥阳市采取的各项措施科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