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太极拳吧的一位吧友问:力从何来?有人作答说:就像夹筷子吧,没感觉用力,但肯定要用力的!于是有所想。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会使用筷子,每天都打交道,而且很有功夫。当你细想是会总结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
1.我们使用筷子夹食物的力度总是刚刚好,不紧也不松,绝不会加大一份或减少一分,大一分食物可能会碎会断,少一分食物就掉了。就算一只小虫子落到菜盆里也会毫发无损地夹出来,软豆腐也不在话下。
2. 所见及所得,你看见哪个食物,根本就不会和自己商量一下,绝对直奔主题,而且一夹就有。夹起食物后更不用考虑,口张食物落,绝对不会送到眼睛、鼻子、耳朵上。
3. 对于速度的把握更是的心应手。身体不好的时候,或者是慢性子的,就会慢悠悠的出手,饿了就提高效率。碗里多是豆腐白菜,就零星几块肉的时候,只要脸皮子厚点,那出手叫个稳、准、狠。
4. 筷子的运动轨迹不用想都是最短的,最省力的那条路径。绝不走弧,绝不从别人嘴前绕过,碰到别人也同时夹食物的时候,或沉下点、或高抬点,或空中略等待片刻。离得远就伸伸胳膊,离得近一甩手腕,绝不有多余的动作,而且一切自然而然,随心所欲。
5. 对筷子的材质、长短、粗细不挑剔,面对竹子的、木头的、银质的绝对毫无所惧,拿来就用,一样的灵活方便。再不考虑卫生的情况下,掘断两个树枝照样替代。电视上播放一个练力气的小伙,使用几公斤重的铁棒吃饭,很快适应,举重若轻。
6. 自然判断食物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夹、可以插、可以下托,有人吃面条喜欢在筷子上缠绕几圈也没问题,看到鱼肉一面露骨了自然会划过来。吃个咸鸭蛋,能破开个小洞,蛋吃干净了,壳还完整。有人左手,有人右手,只要能吃到嘴里,方法不是问题。
7. 从来没听人说过吃饭累的。无论大宴小宴,边看电视边吃饭,边吃饭边高谈阔论,无论多长的时间,从未感觉到使筷子累的。也许有心人会计算过每个小时出手的次数吧!反正,只听过有吃饭撑死的,没听过拿筷子累死的,即便幼童也没有。
就以上几条,大家细琢磨下,把这些与拳谱,与最高明的技击要领对照下,就会发现绝对会不谋而合,什么多一分怎样,少一分怎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什么指哪打哪、无招胜有招的,什么这合那合的,一切都合,一切从心所欲,不由赞叹:神了啊!
记得中学古文里有卖油翁滴油穿铜板眼,对比下可知我们的筷子技艺更高明,而且是个中国人都能熟练掌握,都是高明的大师,只是幼时长辈教了一下,当然不乏自学成才的。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熟练用筷子,没办法,不吃饭饿啊,一天三顿两顿都要吃饭。所以那些因为打不好太极拳而苦恼的人别再愁了,卖油翁告汝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