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800、U8860、C8650……面对这一连串的数字,你是不是已经昏了头?不懂华为命名规则?
华为的机子第一次进入大家的视线,应该是C8650开始,而后U8800、U8860(荣耀)又开始大出风头,当时华为对手机的命名还是很简单的,根据不同的网络,采用U、C、T来区分不同的机子,U字头是联通,C字头的是电信,T字头的是移动。由于联通的3G网络占尽先天优势,属于国际通行标准,获得的各大硬件厂商的支持也最好,所以在数字相同的情况下,U字头最好,C字头次之,T字头最差(当时几乎没几家芯片厂商愿意为移动的TD-SCDMA开发CPU),由于U字头是最好的系列,所以后来出的一些不是定制的机子也会以U起名。
简单采用U、C、T来给手机命名,是华为早期的权宜之计,然而华为并不甘于在中低端打滚,不想一直执行廉价手机战略。于是逐步向精品、全面发展,追求精致,材料成本必然要高,这就是为什么华为最终与360谈崩的原因(360方面要求4.5寸屏幕、1.5G双核CPU、800万像素、售价1000-元)。
自Ascend P1发布开始,华为的Ascend战略正式出台。
D(钻石)系列是旗舰,P(铂金)系列是高端,G(黄金)系列是中端,Y(年轻)系列是低端。华为U8818 又叫G300 ,那时候应该是属于华为的中端手机,所以U8818在国外获得了“神机”的称号,虽然其配置已经落伍,但仍然有许多ROM制作者为其开发新的ROM。
因此,华为荣耀2四核版既是U9508 ,又是荣耀的系列产品,属于华为的中高端手机 。
不过华为后来又推出了一款6.1寸超大屏的Ascend Mate,似乎又要开始打破D、P、G、Y命名规则了。
现在,你应该对华为手机命名方式有所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