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中的米格-31(1982年)
1977年,威尔士作家克雷格•托马斯发表了畅销书《火狐》(Fire Fox),书中描绘了一种虚构的苏联战斗机——米格-31,该机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5战斗机的升级型,装备了心灵感应航电,可以凭思想遥控飞行。五年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并主演了《火狐》电影版。影片的视觉特效制作人约翰•迪克斯特拉说:“为了让飞机看起来很逼真,克林特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当时公众刚刚知道美国正在研制F-117隐身飞机的消息,所以道具飞机采用了多面体外形设计。伊斯特伍德还希望飞机能有一个唬人的外观,所以“火狐”有了两台与隐身概念背道而驰的巨大发动机,以及俄国飞机惯用的三角翼,最后我们用凿子形机鼻和鸭翼完善了整个设计。”
剧组制作了几架米格-31“火狐”模型,其中包括一架全尺寸模型和一架无线电遥控飞行模型,私人飞行员兼遥控飞机爱好者迪克斯特拉说遥控模型“难以控制”。而全尺寸模型使用金属骨架、泡沫材料和胶合板蒙皮制造,内部安装一台大众汽车的四缸发动机,能够在跑道上滑行,此外该机的发动机舱里面还有喷火装置,能够逼真模拟出战斗机发动机的加力火焰。有趣的是就在电影上映前,真正的米格-31战斗机在苏联问世,不过从外形上看,他们的“猎狐犬”可没有“火狐”威猛。
《火狐》海报,伊斯特伍德身后就是神秘的米格-31“火狐”
《火狐》海报,米格-31战机与北冰洋的苏联核潜艇汇合
伊斯特伍德扮演偷窃“火狐”的美国英雄甘德
“火狐”的设计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完美展现了苏联武器的暴力美学
停在机库中的“火狐”
影片中“火狐”高速飞行的场景,其巨大的发动机与隐身概念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