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话吧 关注:372贴子:5,181

想跟各位讨论一下芜湖话的咸山摄三分的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芜湖话的咸山摄三分到底是什么样的?难道仅仅就是区分“半”和“办”、“晚”和“碗”么?仅仅就是普通话中的韵母“uan”很多都读成“õ ”么?还有没有别的其他的读音了?
看了吧里精品贴的芜湖音系http://tieba.baidu.com/p/1012960439
发现其中“善闪扇赡陕擅”“占展瞻”“缠蝉蟾”等字都是“õ ”韵母,也就是跟“半算转船”等字是同韵的,这让我感觉很奇怪。后来我又问了我舅妈(已退休老人,五六十岁了),她说以前“扇”字她读的是“sing”(就是英语里的那个发音),感觉好不可思议。。。。。
其实我感觉芜湖话的咸山摄应该跟吴语区是差不多的,想问下吧里的宣吴们和大神宣吴、上海话、苏州话是如何区分的?


1楼2014-09-01 09:35回复
    @江东鸠兹 @ycygd @fhsxfhsx @vicky洁 @chawway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9-01 10:17
    回复
      @hueofwind @whyz030231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9-01 10:18
      回复
        上次去奶奶家,清清楚楚地听到她把“电风扇”的“扇”说成sin。有次去吃饭也听到有人说黄鳝是“黄sin”。这么看貌似老芜湖话这组字韵母是in。但是,我也常听到有人把“这边”“那边”的“边”发成“buon”,这似乎又是一个支持uon的证据。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9-03 01:06
        收起回复
          在淮语吧看到对咸山摄三分的解释:
          an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i~沾展战缠闪扇善
          o~钻转穿船喘酸算
          现在的芜湖话是
          an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an沾展战缠闪扇善
          o~钻转穿船喘酸算
          此为两分
          以前的芜湖话要么跟第一个表一样三分,要么是另一种两分
          an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o~沾展战缠闪扇善
          o~钻转穿船喘酸算


          IP属地:安徽5楼2014-09-03 11:57
          收起回复
            资料来了
            中古汉语咸山摄共16个韵母,这里只列出不同声母的部分平声字(有的字是多音字,有重复)
            山摄一等开口呼/an/:寒犴单安难餐滩珊坛残干兰刊鼾
            咸摄一等开口呼/am/:谈甘担三蓝坩坍惭酣姏蚶
            山摄一等合口呼/uan/:濡完刓端剜湍酸团劗官栾欢宽钻盘瞒潘般
            咸摄一等合口呼/uam/:(空韵无字)
            山摄二等开口呼/ran/:删班蛮颜奸攀馯山间闲悭潺羴詽殷斒斓嘫虥
            咸摄二等开口呼/ram/:咸缄掺黯岩妗詀喃谗鵮衔巉严搀衫监嵌
            山摄二等合口呼/ruan/:关弯闩还奻顽跧鳏湲窀嬽
            咸摄二等合口呼/ruam/:(空韵无字)
            山摄三等开口呼/ian/:仙钱迁坚然延旃甄邅潺扇链缠嫣连篇便绵边涎乾愆焉燀
            咸摄三等开口呼/iam/:盐廉砭暹签詹棎苫襜髯粘炎沾觇淹尖潜钳餍燅襳针严杴腌厱
            山摄三等合口呼/yan/:全宣镌翾堧穿沿旋娟船诠专遄员恮栓猭权传挛圈
            咸摄三等合口呼/yam/:凡范
            山摄四等开口呼/en/:先前千笺天坚贤烟怜田年颠牵妍眠骈边祆
            咸摄四等开口呼/em/:添掂甜燫谦兼嫌鲶馦
            山摄四等合口呼/uen/:渊涓鋗玄
            咸摄四等合口呼/uem/:(空韵无字)
            各位不妨用自己的方言读一下上面这些字,看看它们分成几类
            跟贴在后面,谢谢
            PS:元朝古官话《中原音韵》的归并是咸摄不归入山摄(m,n区分)
            然后三、四等不分,一等、二等开口、二等合口不分
            山摄一二等开:寒山韵
            山摄一等合:桓欢韵
            山摄二等合:寒山韵
            山摄三四等:先天韵
            咸摄一二等:监咸韵
            咸摄三四等:廉纤韵,侵寻韵
            —————————————这里是vicky洁的分割线—————————————
            以上是咸山摄字的古音
            现代吴语和江淮官话均是不分-m、-n的,也就是说咸摄并入山摄
            所谓的淮语咸山摄三分,指的是这些字分为三种韵母:寒山韵,桓欢韵,先天韵
            下面先看看一位巢湖人的回帖:
            山摄一二等开:寒山韵(齐齿呼不并入先天)
            山摄一等合:桓欢韵
            山摄二等合:寒山韵
            山摄三四等:先天韵
            咸摄一二等:寒山韵
            咸摄三四等开:先天韵
            咸摄三等合(只有凡范?):寒山韵
            显然是三分


            IP属地:安徽6楼2014-09-03 12:29
            收起回复
              在贴吧里看到一个人贴的苏州咸山摄
              一等开口:
              端系除覃韵(该韵蛮特殊)为oe外,基本为ae;
              见系基本为oe;
              知系搭帮系一等一共无不几个字,无不啥常用字。
              二等开口:
              基本为ae;
              三四等开口:
              知系除日母白读(读ie韵)外为开口oe(日母文读也读入oe,如“染”);
              其余均为ie[iI];(上海并入i)。
              上头侪是开口呼个情况。
              一等合口:
              见系uoe(有些地区已经并入oe),其余oe。
              二等合口:
              除知系读oe外,其余读uae。
              三四等合口:
              帮系(如“反”)ae;
              端系(如“选”)ie(新派尖团合并后进一步跟普通话读入合口个ioe/iuoe);
              见系(如“卷”)以及日母白读(如“软”) ioe(iuoe);
              知系 (如“船”)(除去日母白读)oe;


              IP属地:安徽7楼2014-09-03 12:40
              收起回复
                所谓咸山摄三分里的三组字:
                1.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2.沾展战缠闪扇善 以及《芜湖音系》里的“赡陕擅占瞻蝉蟾”
                3.钻转穿船喘酸算
                这些字在普通话里只有一个an韵
                第一组字属于一等开口呼和二等字,第二组字属于三四等字(另外从声母上,这些字声母都是zh ch sh,属于知系字),第三组字属于一等合口呼
                据江淮官话的百度百科:
                咸山摄三分:即:“关”与“官”不同音、“站”与“战”不同音。此两摄北方话一般都已经合流,今只有一类韵母[an](不计介音)。而在淮语中,绝大多数都有两组或者三组读音。一般的演变规律是:一等合口呼归桓欢韵;一等开口呼、二等归寒山韵;三四等同归先天韵。在具体分合上各地又有所出入,在此不一一赘述。
                “先”“天”两字在芜湖话里的韵母是i~,所以先天韵应该就是i~,in,ie之类的韵(具体到每种方言又有不同),区别于寒山韵的an和桓欢韵的o~(桓字生僻,欢字众所周知在芜湖话里是念ho~)
                所以淮语里的“咸山摄三分”,应该指的就是五楼第一种。


                IP属地:安徽9楼2014-09-03 15:20
                收起回复
                  再看七楼的苏州话:
                  三四等开口:
                  知系除日母白读(读ie韵)外为开口oe(日母文读也读入oe,如“染”);
                  其余均为ie[iI];(上海并入i)。
                  也就是说,你说得没错,苏州话里沾展战缠闪扇善 以及 赡陕擅占瞻蝉蟾 确实是发oe的(只是你没听出来苏州脱鼻了)


                  IP属地:安徽10楼2014-09-03 15:45
                  收起回复
                    我找到了市民心声上一个2003年的帖子:




                    上面两种念法都有。由此可见,芜湖话的“扇”曾经存在过si~和so~两种念法


                    IP属地:安徽11楼2014-09-03 16:15
                    收起回复
                      此贴已加精!


                      12楼2014-09-06 22:05
                      回复
                        @江东鸠兹 @幸福巴赫
                        就江东鸠兹说的“吴语和芜湖话一样三分的。只是现在年轻人芜湖话很多只两分了。”说一点看法,在楼中楼里写不下,写在这里。
                        我现在觉得“咸山摄三分”并不是个严谨的、能够通用的概念,我搜索“咸山摄三分”搜到的结果几乎全部与江淮官话有关,一小部分与西南官话有关。我搜索“咸山摄三分”的确切定义,找到的是百度百科“江淮官话”词条里的一句话:指古咸山摄一般按主要元音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不计介音)。
                        这句话作为“咸山摄三分”的定义还比较靠谱。
                        首先本文里的“咸山摄”指咸山两摄的舒声字,不包括入声字。后文不再赘加“舒声字”字样。
                        咸山摄字在6楼已经列出,明显普通话里这些字只有一个韵母an,因此普通话的咸山摄是“一分”的。其他北方官话亦然。
                        我一直认为“中派芜湖话”(姑且使用这个词,后面再仔细计议芜湖话的演变,此处指出生于1960~1980年的芜湖市区人使用的方言)的咸山摄是两分的,依据是淮语吧一个帖子:
                        “〖百百_棒〗:咸山摄三分 到底是什么意思?
                        osfans_waxaca:
                        ã 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ĩ 沾展战缠闪扇善
                        õ 钻转穿船喘酸算 (注:原文采用an、in、un注音,不准确,我给改掉了)
                        你要是把第二组都读到第一组,那你就两分吧。
                        那你就是新派。不能代表全部的盐城话,也许代表未来的盐城话吧。
                        panfee:巢湖无为庐江三分,在淮西不多见。”
                        百度百科“江淮官话”词条也有一处:
                        “咸山摄三分即:“关”与“官”不同音、“站”与“战”不同音。”
                        与上面所述淮语吧那个贴子内容的意思差不多。
                        明显“中派芜湖话”分“关”“官”而不分“站”“战”,所以应当列入咸山摄两分之列,而既分“关”“官”又分“站”“战”的淮东话、巢湖无为庐江话,应当属于咸山摄三分,什么都不分的新南京话则是咸山摄一分,与普通话一样。
                        直到我看到百度百科“洪巢片”词条,上面写着:淮东片,咸山摄三分。淮西片:合肥片,咸山摄三分;南京片:咸山摄两分;芜湖片:咸山摄三分;巢湖片:咸山摄三分;安庆片:咸山摄三分。
                        与上面的结论明显不符。不过,百度百科这种什么人都能编写的东西,很可能坑爹,比如安庆小片现在已经划入黄孝片了,百科上仍然留在洪巢片。
                        但这促使我重新看了一下“咸山摄三分”的定义“古咸山摄一般按主要元音分成两个或三个部分(不计介音)”以及古咸山摄字表。
                        表中的咸摄和山摄三四等开口呼字:
                        仙钱迁坚然延旃甄邅潺扇链缠嫣连篇便绵边涎乾愆焉燀
                        盐廉砭暹签詹棎苫襜髯粘炎沾觇淹尖潜钳餍燅襳针严杴腌厱
                        先前千笺天坚贤烟怜田年颠牵妍眠骈边祆
                        添掂甜燫谦兼嫌鲶馦
                        这四行普通话的韵母多为ian,因为“咸山摄三分”的定义不计介音,所以统一被算作an韵(尽管普通话an和ian的主元音的实际发音有区别)
                        但在多鼻化韵的江淮官话里,an被鼻化成了ã,ian被鼻化成了ĩ,原本的an、ian这两组音再也不能算作一组韵母;芜湖话也不例外。
                        芜湖话(也包括其他分关官而不分站战的江淮官话)的咸山摄三等开口呼大部分韵母是ĩ,再加上原本的ã和õ,一共三组韵母。
                        所以是“咸山摄三分”?
                        但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一来,分“关”“官”而不分“站”“战”的中派芜湖话,与既分“关”“官”又分“站”“战”的淮东话,区别又在何处呢?


                        IP属地:安徽13楼2014-09-07 18:27
                        收起回复
                          再回到前面,淮语吧的那个帖子:
                          ã 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ĩ 沾展战缠闪扇善
                          õ 钻转穿船喘酸算
                          在咸山摄字表里找第二行ĩ韵字的分布。因为那个咸山摄字表只列出了平声字,故只能找到“沾”和“缠”,属于三等开口。
                          前面说咸山摄三四等开口字在普通话中韵母多为ian,但这几个字则是an。
                          这些字的韵母在淮东话里是ĩ,而在中派芜湖话里是ã。
                          并且“沾展战缠闪扇善”有个特点是声母都是zh、ch、sh,也就是说大约都属于知系声母(为什么说大约,因为我是音韵学小白。。。如果以后发现了错处再改过来吧。。。
                          (由于在小部分江淮官话和大部分吴语里存在ã、õ、ĩ脱鼻变成ae、oe、ie的现象,因此后面用寒山韵、桓欢韵、先天韵来分别表示ã/ae、õ/oe、ĩ/ie,写起来比较方便)
                          用严谨的用语总结一下江淮官话几种方言的咸山摄分法:
                          淮东话(以及其他既分“关”“官”又分“站”“战”的江淮官话):
                          一二等开和二等合归寒山韵,一等合归桓欢韵,三四等归先天韵;
                          中派芜湖话(以及其他分“关”“官”而不分“站”“战”的江淮官话):
                          一二等开和二等合归寒山韵,一等合归桓欢韵,三四等除知系外归先天韵,知系归寒山韵;
                          新派南京话:一二等归寒山韵,三四等除知系外归先天韵,知系归寒山韵。
                          所以实际上,用咸山摄“三分”“两分”和”“一分”来概括这些情况,实际上是不贴切的。
                          看完了江淮官话,再来看吴语。
                          依照7楼贴的苏州话咸山摄,转述一下,依照不算介音的原则:
                          一等开:
                          端系除覃韵归桓欢韵外,其他归寒山韵;
                          见系归桓欢韵;
                          二等开归寒山韵
                          三四等开:
                          知系除日母白读归先天韵外归桓欢韵(日母文读也归桓欢韵),其余归先天韵
                          一等合归桓欢韵
                          二等合除知系归桓欢韵外,其余归寒山韵
                          三四等合:
                          帮系归寒山韵
                          端系归ie先天韵(新派尖团合并后归桓欢韵)
                          见系、知系归桓欢韵
                          够复杂。。。其他的吴语跟苏州话不尽相同,我不想再转述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用两分,或者三分,或者四分五分来简单粗暴地概括以上这么一大段苏州话的咸山摄划分特点,是不合适的。。。其他吴语应该也一样。
                          以上论证了“咸山摄三分”一词的不严谨性。不过这个词在江淮官话的方言爱好者中也算是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了,估计在“专业术语”里流通度仅次于“入声”。。。这个词还是有优点的,方便啊!好记啊!不然动辄写一堆“一二等开和二等合归寒山韵,一等合归桓欢韵,三四等除知系外归先天韵,知系归寒山韵”多么麻烦!
                          所以不如继续使用这个概念,不过把它的使用范围限定在江淮官话里(限定在官话里应该也没问题),不采用咸山摄分几个主元音的定义,而采用浅显易懂的定义:既分“关”“官”又分“站”“战”为“咸山摄三分”,分“关”“官”而不分“站”“战”为“咸山摄两分”,既不分“关”“官”又不分“站”“战”为“咸山摄一分”。
                          换个说法就是:
                          ã 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ĩ 沾展战缠闪扇善
                          õ 钻转穿船喘酸算 为“咸山摄三分”
                          ã 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ã 沾展战缠闪扇善
                          õ 钻转穿船喘酸算 为“咸山摄两分”
                          ã 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ã 沾展战缠闪扇善
                          ã 钻转穿船喘酸算 为“咸山摄一分”
                          但是以上概念不适用于吴语。不要看苏州话是
                          ã 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õ 沾展战缠闪扇善
                          õ 钻转穿船喘酸算
                          就说人家是和某种江淮官话一样的咸山摄两分或者三分,人家还分很多东西,你不分。。。虽然苏州话的咸山摄的确也分三种主元音,但是这种抓大放小的简单概括没有意义。。。
                          再说老派芜湖话(很可能是出生于1930~1950年的芜湖市区人使用的方言,具体以本吧《芜湖音系》为准)。
                          老派芜湖话的咸山摄,用严谨的用语来概括是:
                          一二等开和二等合归寒山韵,一等合归桓欢韵,三四等除知系外归先天韵,知系全归桓欢韵
                          换种说法是:
                          ã 斩站参馋惨山伞散
                          õ 沾展战缠闪扇善
                          õ 钻转穿船喘酸算
                          套入上面的江淮官话咸山摄“三分”“两分”“一分”。。。都不对!倒是跟苏州话有些相似,知系三四等都读桓欢韵。在淮吧问了其他江淮官话有没有这样的,答曰只此一家有这种分法。我干脆叫它“有吴语特点的咸山摄分法”。这种分法应该不属于江淮官话特征,是芜湖土著吴语的遗留。


                          IP属地:安徽14楼2014-09-07 18:41
                          收起回复
                            我觉得芜湖话咸山摄的演变是这样的:
                            类吴语分法(即《芜湖音系》里面的那个分法)→淮语式三分(即扇读sien)→两分(现在的分法,官读guon,碗读wuon)
                            大概按时间断代的话,我搜索了下《芜湖音系》的出版时间是1996年,里面记载的发音人年龄为62岁,所以他生于1934年,推断出最晚30后芜湖人是类吴语分法;而我的父辈60后,已经基本上都是两分了,50后我接触的不多,有三分的。我估计三分向两分的转变大概是在1960年左右,类吴语式向三分的转变。。。不确定,可能在四十年代吧。


                            IP属地:安徽15楼2014-09-21 22:06
                            回复
                              说说我们这儿的口音,老一辈这么读的站,战读zan,沾,展读zien,官,管读guon。大部分和淮语三分类似,但有些是不同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0-26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