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
对于此文段的翻译和具体应用有些困惑,在此求教各位吧友。关于我对摩篇的理解,是通过自身对对方心理的”揣“,然后制定出一种试探对方内心想法的方案,也就是“摩”。最后实施方案,通过观察对方的变化来判断自身所做的“揣”是否符合对方心理。
关于此篇中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利,有以卑”我的理解是:摩的方式和手段。是以类似于吊钩的方式,钩出对方的心理态势使其反应在行为上。好比“有以怒” 是通过激将的方式来刺激对方心理,使其暴露心中想法从而验证自身的揣测。
第一个问题,像“有以怒” 这种激将法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像“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名,有以信,有以卑”这一类的就不太明白。
第二个问题,关于第二句话的翻译和具体应用也不是很明白。比方说 “平者,静也”,什么情况下“摩”需要用是对方平静的方式?具体怎么应用 “平者” 这种手法?这里的“静也”是不是我们要让对方心理达到的效果呢?
第三个问题,关于摩篇中提到的“有以名,有以信,有以喜,有以利” 这些是否和飞箝篇中的投其所好而加以控制有关呢?
以上是我对于摩篇的所有困惑,希望鬼谷吧的朋友们各抒己见,多多指教,再次先谢过啦。
对于此文段的翻译和具体应用有些困惑,在此求教各位吧友。关于我对摩篇的理解,是通过自身对对方心理的”揣“,然后制定出一种试探对方内心想法的方案,也就是“摩”。最后实施方案,通过观察对方的变化来判断自身所做的“揣”是否符合对方心理。
关于此篇中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利,有以卑”我的理解是:摩的方式和手段。是以类似于吊钩的方式,钩出对方的心理态势使其反应在行为上。好比“有以怒” 是通过激将的方式来刺激对方心理,使其暴露心中想法从而验证自身的揣测。
第一个问题,像“有以怒” 这种激将法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像“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名,有以信,有以卑”这一类的就不太明白。
第二个问题,关于第二句话的翻译和具体应用也不是很明白。比方说 “平者,静也”,什么情况下“摩”需要用是对方平静的方式?具体怎么应用 “平者” 这种手法?这里的“静也”是不是我们要让对方心理达到的效果呢?
第三个问题,关于摩篇中提到的“有以名,有以信,有以喜,有以利” 这些是否和飞箝篇中的投其所好而加以控制有关呢?
以上是我对于摩篇的所有困惑,希望鬼谷吧的朋友们各抒己见,多多指教,再次先谢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