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大人吧 关注:194贴子:1,645

回复:galgame评论的集合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梦见之药
完成度:100%
剧本:A+
非常出色的剧本,毕竟是田中大神做的企划,不出色反而奇怪了。三条线给人的感受仿佛是在玩三个游戏,泾渭分明,所表达的主旨也不像大部分galgame那样隔靴搔痒,而是穿破表象直达本心——白木线对于校园欺凌的描写淋漓尽致,对于同学的心理描写堪称出神入化,最后在天台的峰回路转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这一线表达的主旨让我想起了《社会心理学》里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形成机制,在我看来白木线的故事可以做这个教材绝佳的注脚。学姐线本来个人觉得并不十分出彩,仅仅是集中表现了社会的一些黑暗之处,但细想之下,学姐线反映的是现实中某些表面优秀的人们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被物质化的心灵造成他们内心的空虚。确实,已经成为社会顶点的学姐在经历了许多自己无所不能的事情后,难免会产生迷失感——一种缺失的社会感。而喵子线的体裁算是非常新颖了,也最契合梦见之药这个标题。通过人类因为迷失自我而产生对毒品的追求的故事,田中将人性描写的淋漓尽致,喵子在树上等待妖精城和最后在摩天轮上的相逢可以说是治愈度MAX。
贯穿这几条线的还有家庭,还有打工的色gay,刻画的非常出色,看的出田中对每一个细节下的功夫之深。唯一不满的就是南条京香的塑造太过脸谱化,除了狂妄自大还是狂妄自大,塑造这样的人物很难说具有现实意义。
人设:A
偏向写实系的画风,与描写社会与人性黑暗的主旨搭配的很好,要是请萌系画师反而不伦不类。
系统:A
能回溯事件,恩很好用
音乐:A+
BGM虽然谈不上非常动听,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倒是非常深刻,特别是那个铁轨的嘎达嘎达声。。。《梦见的世界》非常不错,有一段时间经常单曲循环。
CV:A-
白木的CV给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还有几个配角配的也不错。
总评:85分
说点题外话:每次想到田中罗密欧,我总是想到另一个人——姜夔。姜夔的词被明清许多评论家认为是宋词的最高成就,但是到现在,如果不是高中课本上有他的《扬州慢》,估计99%的都不知道他是哪根葱。同样,田中罗密欧作为“脚本界的无冕之王”却也同时享有票房毒药之称。两者何其相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姜夔的词时,称姜夔的词“隔”。这个“隔”,当指格调太高导致曲高和寡。田中显然也存在这个问题,他的作品确实很有深度,但是一般的galgame玩家却很少买他的账,曲高和寡的后果就是票房惨淡。


IP属地:安徽54楼2014-11-15 01:53
回复

    女仆咖啡帕露菲
    完成度:100%
    游戏时间:约25h
    剧本:A+
    丸户的女仆咖啡三部曲的第二部,以开女仆咖啡店为题材的游戏,剧本是丸户一贯的风格,赞一下文笔。由于本人不太喜欢丸户的WA2,而青空较这部作品又缺少那种温馨的感觉,所以这部作品应该是我觉得丸户最好的一部作品了。帕露菲整体风格温馨幽默,营造了家庭一般的氛围,但总是觉得这方面做的没有田中罗密欧的《家族计画》好,不过也是也对气氛的拿捏相当得当,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剧情方面已经出现了丸户后来赖以成名的三角恋剧情,从中也能看出日后写WA2的端倪。由飞、玲爱线显露出平淡中的幸福,而姐姐和里伽子之间更是牵扯到了过去的一些黑幕,揭秘之后会有震撼的感觉,同时也佩服丸户前面伏线铺设的到位。但感觉丸户为了使剧情发展,将主人公差点塑造成了跟泷泽司差不多的超人,反而减弱了我对剧情的代入感。总的来说,对亲情、爱情等延伸出来的思考还是有一定水准的。
    这部作品的日常应该算是亮点了,没太让我想睡。没有恶意卖萌的情节,剧情发展也较为紧凑。
    系统:A
    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基本砍掉了选择支而改用选择地点的设定,挺有新意。
    人设:B+
    看着不是很习惯。。。我对于戏画的几个画师都不是很待见
    音乐:A-
    气氛烘托的不错,恬淡,温馨,配合得当。但也仅止于此了,没有什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BGM
    CV:A
    玲爱的CV是亮点,其他人也都可圈可点
    角色:S
    丸户的作品剧情不一定能做到起承转合、引人入胜,但是丸户对于角色塑造的水准显然属于超一流的,像WA2之所以能给人以较大的震撼,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丸户对于三角恋中的每一个人的心理、动作、细节描写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里伽子算是所有线里最亮的一条了,前期对于情节的铺垫做的非常到位,最后揭晓里伽子和姐姐与主人公的黑历史的时候也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
    评分:86
    即使作为一个非丸户厨,我也不得不承认这部作品所具有的独到的魅力。


    IP属地:安徽55楼2014-11-15 01:55
    回复
      到这里把所有以前写的格式比较标准的评论发出来了(笑)
      不过还是有一些写的比较随意的评论,主要在以下几贴里
      ONS安卓吧 http://tieba.baidu.com/p/2514678901
      pspgalgame吧 http://tieba.baidu.com/p/2476930075
      http://tieba.baidu.com/p/2552644760
      感觉现在写评论还是挺累的,写的时候还要想着“我这么写会不会暴露我是个低端的小白”(笑),对字句还要反复斟酌推敲。偶尔博得一些菊苣的肯定还是挺激动的,谁让我就是个小白呢。
      写评论是有点累,不过还是比写论文好多了,起码写评论可以天马行空的发表感想,论文则已经被框死了。而且评论也算是自娱自乐了,论文则完全是作业PLAY。
      今天没事翻了翻以往写过的一些评论,感觉还是挺稚嫩的,看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以前就能有那么多人捧场还真庆幸呢。
      最初写评论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一些人写的评论比我还简略,而且最可气的是竟然还精了,我气不过,熬夜赶了个贴子,就是上面PGG吧的那贴。结果竟然有不少人捧场,之后我也就慢慢的越写越多,到ONS吧写等等。不过我一直不怎么想在galgame吧发贴,其一还是我的评论有不少主观性的因素,CLANNAD打80分那都是要战个痛快的(PS:在G吧还有人问我车轮是什么233如果都没什么人知道车轮,我排个第一岂不是又要引发嘴炮了)。其二就是我觉得我的水平还是摆不上台面的,去galgame鉴赏室吧看看就知道我的水平与菊苣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最后顺带还有以前的中二记录 http://tieba.baidu.com/p/2519324816 现在看来除了想笑还是想笑,当时在贴子里说过一年我才能清醒,结果过了一个月我就清醒了。玩gal就是为了哲学固然是一个极端,但是gal就是黄油跟哲学没半毛钱关系也是矫枉过正了。我这也算是自己为自己以前的贴子盖棺定论吧。


      IP属地:安徽56楼2014-11-15 02:19
      回复
        @kawayide1
        我还是单独建一楼回答你的问题吧
        首先你们为何都是从OA吧辗转来此。。我上次在OA吧发贴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那个精品贴也都是一年半以前的事了,也真亏你们能找到这里来233
        交响乐之雨是我预定的目标,也被很多人推荐过,所以今年内肯定是会打到的
        Forget~me~not~palette没有听说过,不过百度了下感觉和IB、魔女之家风格有点像?有机会的话,我会去试试的,不过说成是与EVER17一个档次,还真是高贵啊(笑
        我的评分也算不上特别客观吧,起码现在回头看看一些分还是有值得商榷的余地的。而且OA吧发的那贴,我的评分就相当不严谨,而且还把一些只看过动漫的拿去打分,可以说那帖子的打分在现在的我看来根本不具什么意义,想想也是羞的不行。。由于贴子改分不太习惯,所以要看打分的话还是参照这个http://bangumi.tv/index/18096
        下面具体回答
        1)那个你参照一下上面那个网站就好了,如果把88+算成接近90分的话,那大概有片羽,KIRA☆KIRA,EFTFT,SWAN SONG这4个。其中SWAN SONG现在还没有汉化,我自己就在搞这个的翻译工作。虽然已经有汉化的坑了,但是作为自己90点台的作品还是想致敬一下,大致的翻译你可以看下这个http://tieba.baidu.com/p/3505937739?see_lz=1&pn=1
        如果放宽标准,86分都算的话,传颂之物,phantom,scarlett,水仙,帕露菲,G弦,A Profile,石头门也算不错的作品,不过AP没有汉化,我作为螺丝厨用VNR强啃,但果然还是想等到汉化出来再玩一遍。
        2)说来也巧,我前两天才刚开始玩村正,现在也才刚刚进行一点点,没法做出什么评价,现阶段唯一的感想是这作的竖排文字看着很蛋疼。因为这个,今天都差点萌生放弃的念头了。。不过看在剧本评价如此优秀,我应该还是会强行打下去的吧,虽然会因为阅读习惯问题花较多的时间,评价也应该会下滑吧。毕竟对文本有抵触情绪的话对作品的整体评价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些感情色彩吧。
        另外还有我的预定表,你可以看看http://bangumi.tv/index/18085


        IP属地:安徽72楼2015-02-17 23:46
        收起回复

          近月少女的礼仪
          近月最近这么火,简单说说
          剧本:A-
          作为女装题材爱好者当然不会错过这作,不过还是觉得这作在批评空间上的高分有点玄乎,85分和KK一个级别,估计是近几年的作品荒导致玩家横向评比失位,最终有了这么个“矮子里面拔高个”的结果,这不得不视为业界衰退的缩影。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四条线尤希尔线最优,露娜线次之,剩下两条线凑数用的。不过两条质量较高的线路已经跟女装这个核心要素没什么关系了,看做是一般的大小姐题材也未尝不可,有点可惜。尤希尔线给我的共鸣很足,但是在情感描写上有突兀之处;露娜线在情感描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没给我什么惊艳的感觉。凑线和瑞穗线倒是很正宗的女装题材下的展开,但是从逻辑上看槽点太多,刻画人物也难说得上细致。文笔上有一些亮点,不过这不足以撑起整部作品。
          不过说到底这作毕竟是萌作,不能要求太高,本作当得起萌系角色ge中的战斗机之称,实是放松身心的上佳之物。不过还是怨念下完全没有存在感的王老师,挂个名你好歹多干点事啊233。
          人设:A
          小仓朝日立绘不错,CG有几张稍微有点崩不过没什么大碍。铃平广和西又葵的人设差距有点大,不过还可以接受。
          系统:B
          没什么好说的。
          音乐:B+
          虽然没什么想循环的BGM,但是对于萌作来说有这样的音乐足矣。
          总评:81 有伪娘爱好者加成
          还是期待接着的理论和2吧


          IP属地:安徽77楼2015-03-10 15:51
          收起回复
            创刻的动脉

            随便写两句权当评价了,玩这作的我真是脑子被驴踢了,玩完战V的我再来玩创刻真是有一股浓浓的吃shi的感觉,就像我当初玩魔导巧壳一样,这样看来E社似乎除了幻磷和战女神系列真的没拿得出手的了……
            我就谈两个方面,游戏性和剧本
            游戏性这玩意,似乎一直是E社的强项,当然我还没玩到过什么能让自己沉迷的系统,我感觉E社的游戏性还停留在剧本之间的烧时间上,没给我留下A社的战兰和兰斯9那样的强烈观感。玩过的几作里,魔导巧壳扒了个s12的系统,战V的RPG实在太杀时间,而这作披了个万智牌的外衣,都难以让我叫好。这作的卡牌游戏性,问题很大的一点就是难度不够就算了,还没有什么要动脑子的打法,基本高攻高血就是一切,我剁一轮你剁一轮,谁卡强谁牛逼,你这想法,别说比游戏王了,就算比人称玩的就是脸的炉石也差了太远。不提操作一轮就要日狗的废二或者汇聚无数人智慧的永火无限三叉流,炉石也还有疲劳战法、94渣牧呢。卡牌里唯一能有点智慧性可言的,似乎就是依靠千里眼的鸣海和男主的操血配合,但是这套入手实在太晚,一周目我恶魔线的时候只能先依靠主角来拉卡差,等到血不够了退到后排依靠卡差剁掉BOSS,这种完全没智商可言的卡牌打法说实话我失望到极点。要我说E社还是别玩这些乌七八糟的游戏系统了,老老实实玩RPG虽然没新意但是起码安全不是么?
            剧本也是不知道脚本家在想什么,设定虽然算不上太好,但是毕竟三个阵营正常点的脚本家也都是能写出点史诗味不是么,结果我一周目恶魔线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吃shi味,二周目天使线还是浓浓的吃shi味,然后就没然后了,这剧本让我实在提不起劲打人间线了……BOSS们的逻辑都还停留在3岁的阶段,打仗过程形同儿戏,真不知道他们两个阵营是怎么稀里糊涂打了1000年的。人物塑造上也完全是模板化的,可以看作是作为拔作总得出现那么几个对应萌点的角色吧。不过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我也不想说太多了,毕竟是部拔作,虽然有打牌系统但是仍然不能掩盖作为拔作的事实。
            总评:72 看着给了,系统由于没什么抄袭的所以比魔导巧壳好点,但是剧情更逗了,所以给了个差不多的分数。不过看了看以前ls和浪君都跟我说了创刻是个逗逼游戏我竟然还主动来踩雷,所以说到底吃shi还是我自己的不对


            IP属地:安徽87楼2015-07-10 15:16
            回复
              外链一下
              ht tp://ban gumi.t v/b log/274 945


              IP属地:安徽121楼2016-12-10 20:54
              收起回复

                纸上的魔法使
                完成度:100%
                游戏时间:15h
                剧本:A
                纸上这部作品与其说是gal,不如说有很深的小说的影子,甚至可以说如果把结尾那些啪啪啪去了那本作应该就是一个标准无比的青春系推理小说,只不过核心诡计上可能会有些欠缺。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推理小说的暗示十有八九是误导,而本作的暗示都是老老实实的伏线回收,就像妃在第一章所说的“邪道推理”一样,只要赋予每一个细节意义,就会提前看透很多真相,在这个层面说,本作可以给玩家的思考以无限的成就感。不过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leyline,说起来这两个作品都很往推理小说上靠,但leyline系列的选项系统要比纸上出彩多了。本作这些个转折有不少都让我提前窥见了,有那么点我现在看推理小说用邪道推理想一想就能明白整个故事发展脉络的味道,从这一点来说也是有点稚嫩吧。
                要说最出彩的地方,应该还是纸上的叙事结构吧。我以前在评价车轮的时候,就说过车轮叙事结构的优秀之处在于不断重复丢包袱、捡包袱再到高潮这一循环的模式,可以充分调动起玩家,本作也做到了这一点。不同于一般套中套的故事,本作是通过不断下套解套下新套解新套来制作剧情上的波澜,一波三折让人看着也很新鲜,描摹角色的剧情分配和进线方式也有g弦的影子。此外,脚本设计上甚至还有对称性质的美感,初盘的彼方与终盘的彼方遥相呼应,这样的形式美已经很少能看到了。只可惜这样的结构特色没有能够保持到最后。
                不过本作的角色塑造确实比较孱弱,体现角色性格的剧情少,大部分对角色性格的印象是建立在别的角色不断重复角色性格之上的,能真正体现性格的剧情比较少,也导致了不够立体的感觉。这我觉得还是从青春系作品直接跳跃到gal的遗留问题吧,如果本作没有最后上升到水乳交融而仅仅是交往了,对角色感情铺垫方面的质疑估计就没有现在这么大了吧。但是一些角色逻辑上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可能是我跟作者价值观不同吧,比如比较明显的:妃的自杀——我不明白究竟是忍辱负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爱更伟大,还是一走了之在天作比翼鸟的爱更伟大?
                但是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结尾处理的很不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过程的一波三折到了第十章揭穿剧中最后一个不协调的根源后就没影了,之后剧情开始急转直下仿佛推理小说瞬间就变成了少女漫画,少女在友人和爱情的帮助下克服了困难迎来了光明的未来……这个反差让结尾的格调突然下挫,强行把主题拉向成长,因为夜子的成长所以吧啦吧啦一大堆,最后还讲了个俗不拉几的魔法使的诞生故事,你觉得这样的结局能让玩家释然么?最后来个审判性质的收尾让整个故事回到现实的正轨不比这个平淡的反差到作呕的结尾好?虽然过程十分精彩让我很满足,但这种虎头蛇尾的作品我终究还是不想给予过多赞誉。
                据说本作是虐向的,讲真要不是看G吧前段时间屠版的纸上贴,我特么根本不会把这作跟虐字联系起来,是现在的死宅这么玻璃心么,死个女主角就是虐的咯,那你们还是接着去玩萌作吧。
                系统:B-
                有BUG,而且汉化组也是很流弊的把HS给剪了,掩耳盗铃么?
                人设:A
                立绘还不错,CG有几张怪怪的,会令人感觉莫名幼齿,而且CG里眼睛的画法有点像克。画的比较好的个人感觉是妃吧。
                音乐:A
                还不错,个人不怎么在乎OP ED,所以不会因此减什么分,平心而论本作的曲风还是很舒服的,不过反转的时候bgm缺少那种激昂感,有点缺憾。
                总评:84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残念的结尾,我应该会给本作接近90分的评价吧。


                IP属地:安徽122楼2017-01-09 14:33
                回复

                  FLOWERS春篇
                  完成度:100%
                  游戏时间:10h
                  剧本:A-
                  不是很懂百合,所以也不敢说太多关于题材方面的问题,比如本作在百合层面如何如何,这些都不是我熟知的领域,也就不献丑了,随便写写权当抛砖引玉。
                  以前没听说过志水はつみ这个脚本家,bgm上连这个人链接都没有,然后上了日文WIKI,仍然没有这个人的信息……但我感觉IG社这次是捡到宝了,这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在本作里表现出来的水平,是铃鹿美弥之流远远达不到的,在描摹角色和叙事结构方面都胜铃鹿一筹。文风方面有点掉书袋的感觉,插入的好不好另说,插入本身也算是写手底蕴的体现。汉化组比较有心基本都给了注释,这个工作好像是渤海做的吧233。下面仔细说说角色塑造和叙事结构方面的特点。
                  作品既然已flowers命名,其中的少女自然也都与flowers有脱离不了的干系,紫荆、百合、花菱草的各种花语,让我等艹民甫一听闻便陡生逼格高深莫测之感。从结果上来看采用花语这种形式形容少女有好的一面,紫荆的花语在苏芳身上体现的比较多的有高贵,朴素,疑惑,觉醒,基本上包括了苏芳的性格特点和在学院生活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要素。同样的,百合的花语是威严、纯洁、轻率,花菱草的花语是希望、不要拒绝我,对应到真由里和立花同样比较贴切。但是细细咀嚼的话,应当认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是选定花语后对照着写的,不好的方面就是花语的设定限制了角色更多层面的发挥。从整体上来看角色设定超出花语的部分不多,苏芳加入了怕生、内敛的属性,真由里加入了执着,而立花则加入了对纪律的要求,仍然逃脱不了花语的模板化之嫌。
                  但是总的来说,角色在塑造层面还是不错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叙事结构的出彩。本作八章下来,仅仅陈述了3个月的故事,从4月入学到6月圣母祭,不疾不徐,在每个节点上扩充不同的故事,通过各种小的细节和心理活动,慢慢展现苏芳三个月来内心的不断变化,从腼腆到收放自如,内心世界是标准的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破茧成蝶的故事。要提一个细节上的特点,前期苏芳有很多漫画风格的表现想法的话语,后来这些话语渐渐减少,表现了更多的愿意说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的积极变化。而两个伙伴、周遭同学的心境变化也用细节和视角转换一点一滴体现出来,用剧情带动角色发展,整体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在这其中,女主之间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说点IG社的特色——推理吧。IG社好像是绕不开推理了,前后三任脚本家不管推理杂糅进去的好坏,统统都包含或多或少的推理元素,估计推理元素是水姬的恶趣味吧。以我个人推理小说爱好者的眼光看(很惭愧,只看过百三十来本推理小说),恋狱是还可以的社会派推理,铃鹿美弥的壳之少女、虚之少女,是很大程度借鉴京极夏彦的新本格,按下不表。七凭之祭是中规中矩的暴风雪山庄的新本格,虽然水平不高但是这一作是IG社推理小说程度最高的作品。变到现在的flowers加入的推理元素违和感比较足,比如那个找真由里的推理很大程度上是强行嫁接的,而且我要吐槽天主教徒最多的国家怎么也轮不到意大利,查了一下巴西美国什么的都比意大利多,应该改成欧洲天主教徒最多的国家,实在不严谨。还有这个推理的选项,恕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看见那个什么呼啸山庄男主希斯克利夫罗马音音近欧石楠,欧石楠音近艾莉卡的推理,我只能用满头黑线来形容,实在是搞读者,不知道这样的选项除了排列组合还能怎么选。
                  说点不满的地方。教会学校的气氛不足,除了圣母祭这种东西,找不到什么跟基督教有更多联系的东西了,换成日式学校也没差。学校生活氛围不够浓郁,除了芭蕾课根本不描写别的教学,整天就是少女们嬉嬉闹闹,你们够了哇好歹有点学生的样子啊。还一个是转折的铺垫不足,像沙沙贵姐妹觉得无聊的暗示毛线都没有,最后真由里的不辞而别也是强行挖坑,差评。
                  虽然近期都不大可能打flowers了,但是看看夏秋,夏篇估计是只闻新人笑,不问旧人哭,再多写点艾莉卡的黑历史,然后两个前辈间可以接着挖坑,七大不可思议也可以再揭穿几个,到了秋可以集中引爆一下两个前辈间的爆点什么的。其间沙沙贵姐妹、立花甚至教谕搞点故事也能凑个几章,再填点推理元素,模板化后会觉得这样的故事也不算太难写啊(大雾)。
                  系统:B-
                  迷之系统,正着长和倒着长的花,得从第一章开始全选绿或者全选黄,C了两次才发现从第2章开始全选绿都够不上,白白浪费了我不少时间,我都想知道设计这么多选项不累么。
                  人设:S-
                  水姬的人设还是很对胃口的,但是立绘最满意的还是立花和艾莉卡,苏芳和真由里的正面立绘脸有点崩,苏芳的侧面立绘像挺着个肚子似的……部分CG的光影偏差我觉得还有待商榷,别的没有不满意的了。
                  音乐:A
                  MANYO的音乐,一如既往,但是这次相比早年的恋狱和壳女总感觉缺了点什么,说不上来,可能是悲怆吧。
                  总评:81
                  据说夏秋篇更好,但成长这个元素春篇已经写了不少了后面估计主打恋爱,那样的话我可能会不待见吧


                  IP属地:安徽125楼2017-01-12 21:43
                  回复
                    我很反感龙骑士07。
                    所以这篇文章谨以发泄我对他长年累月以来连篇累牍的不满。说是长年累月,也不过是从四年前接触过他的海猫之后,就一直对于他耿耿于怀。彼时,我还不是专精推理小说的人,但是他满溢而出的对“推理”的恶意却已经昭然若揭了。号称“比寒蝉更富有推理性,而且推理难度更大”,龙骑士本人更是宣称“海猫是正宗的本格推理”。当然,在我现在打完寒蝉后,验证了推理难度更大的这后半句。至于前半句,我觉得两者都没有推理性,故不存在推理性多寡的比较。当然,如果要强行抠在海猫里所反复出现的如“诺克斯十戒”、“范达因二十条”的字眼,那确实海猫的符合程度要高一些。至于“本格推理”海猫,那纯粹是个笑话。下面我会摘录一些二十条里的规定让大家看看龙骑士是怎么亵渎推理这个名词的。当然,这些规定并不是为了刻意进行约束,而是为了尊重读者的智商。
                    一.必须让读者拥有和侦探平等的机会解谜,所有线索都必须交待清楚。
                    第一条里,龙骑士作品就很有争议。按照推理小说里那样,以埃勒里奎因所著的推理小说中最为典型的解谜环节,必须给出所有设定层面的东西再进行推理。而海猫里三位一体的设定显然是最后才给出的,同理,寒蝉里雏见泽症候群的发病会导致“妄想”,幕后机关的替身尸体诸如此类也没有交代。所以只根据解题篇就进行推理,这是对读者的不尊重。
                    三.不可在故事中添加爱情成分,以免非理性的情绪干扰纯粹理性的推理。
                    当然,这一点我从来不要求现在的推理题材的作品做到这一点。毕竟现在连青春推理都出现了,这一条已经过时了。
                    八. 破案只能通过合乎自然与科学的方法。
                    这一点我也不会过分苛责了。新本格下破案方式五花八门,只要不是太超越常轨,都可以接受。
                    十. 凶手必须是小说中有分量的角色才行。如果小说进行到最后一章,才将罪名加在一个无足重轻的角色身上,那等于是作者自认无能,不配和读者斗智。
                    这一点,海猫可能勉强符合了,但是寒蝉里直接的凶手“雏见泽症候群”和真正的凶手“鹰野三四”说要到最后才有分量丝毫不为过。
                    十三.推理小说中,不要有秘密组织、帮会或黑手党之类的犯罪集团,否则作者等于在写冒险小说或间谍小说。
                    这点寒蝉体现的非常明显。解题篇作为“解”可以说已经跑题了,他等于另外重构了一个里世界,写了个荡气回肠的政治斗争故事,这其中又掺杂了很多别的东西。
                    十四. 杀人手法必须合理且科学。也就是说,推理小说不允许采用伪科学、纯幻想或投机的事物。举例来说,谋杀案的死者被才发现的新元素如超镭所杀,这就是不合理的。或者,用极其罕见,甚至是作者凭空想象的病毒害死,这也不行。一个推理小说作家必须限制自己在毒药方面的想象力,所用的毒药不得逾越寻常药典的范畴 。如果作者天马行空于想象世界,漫无禁忌地翱翔于不存在的时空,那就逸出推理小说的界限了。
                    同样是寒蝉。这点玩家应该也都明白。雏见泽症候群,呵呵呵。
                    十五. 迷题真相必须明晰有条理,可让有锐利洞察之眼的读者看穿,在案情大白之后,读者若重读一遍小说,会清楚地发现,破案的关键始终摆在他眼前,所有的线索也无一不指向同一名凶手。如果他跟侦探一样聪明的话,不必等到最后的揭晓就可以自己破案。
                    这对于龙骑士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无论海猫还是寒蝉,可以说都是无数种可能性被收束到了只存在龙骑士那种,突然冒出的症候群和秘密机关,海猫也是强行一堆共犯,三位一体。再举个具体的例子,绵流篇缺乏诗音是凶手的决定性证据,魅音和诗音都有可能是凶手,我当时推理到这里就认为只有双方最后肯定对调了,前面是否对调完全没有线索能够说明,结果靠龙骑士写了个狗血的恋爱故事就收束了诗音是凶手的世界,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根本不考虑必需的线索和铺垫。可以说,只要不解决这个问题,龙骑士的作品就永远和“本格”二字无缘,离“推理”也永远有一道坎。
                    十六.过长的叙述性文字,微妙的人物分析,过渡的气氛营造或是在一些旁枝末节上玩弄文字,都不应该出现在推理小说里。这些在犯罪的记录和推理的过程中完全不重要。
                    这一点跟前面的第三点一样,已经被时代遗弃了。甚至可以说现在“过长的叙述性文字,微妙的人物分析,过渡的气氛营造或是在一些旁枝末节上玩弄文字”的推理小说已经成为推理小说的主流了,推理这个环节只要还遵照规则,对于长短并没有太多要求。
                    十七.不可让职业性罪犯负担推理小说中的犯罪责任,这不是作家和杰出的业余侦探的事,这类犯法的事属于刑事组的例行工作。
                    这一点就和第十三条一样,组织下的职业性犯罪,会将故事变成谍战小说。而最后,也确实变成了。
                    十九.推理小说里的犯罪动机都是个人的。至于国际阴谋和战略的政治游戏属于另外一种小说,举例来说,像是特务组织之类的谍战剧。
                    同上。
                    以上十条里,寒蝉都不符合,从规则上来看寒蝉就已经与推理绝缘了,出题篇着重笔墨的推理部分毫无疑问是对推理的亵渎。而海猫从表面看不符合的只有两三条,也无外乎龙骑士这么自豪的宣称海猫的推理性。但是海猫的问题我后面再说,先着重说说刚打完的寒蝉,毕竟也是刚打完,肯定比几年前的海猫有更深的印象。
                    寒蝉的伏线应该是在绵流篇结束后就结束了,在此之后出题篇就没有给出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其中,绵流篇很好解释,而鬼隐和祟杀的解释完全依靠症候群患者的“妄想”,也就是男主看到的皆为假想,其实没有针、拿的是笔看成了针筒等等等等,作为推理来看是在侮辱玩家的智商,当时我的看法也是村里的人疯了,村里的人集体爆发了精神性的疾病。这样的想法可以说是龙骑士刻意诱导的结果,毕竟我不可能想到作为窗口的男主会扭曲味觉和视觉。在此之后,暇溃篇比较精彩,也是因为其游离于推理之外,最后梨花对月毫无疑问是寒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总结出题篇,我的解释是村里人都有集体性的精神疾病,鬼隐篇男主自卫后也发病死亡。绵流中的凶手是魅音还是诗音无法判断,但必定是其中一人发病后犯案。祟杀篇我则认为这种病可能让死者还具有一段时间的意识,以此解释绵流篇中鹰野的尸体与祟杀篇的叔父。此外,可以看出鹰野是杀害富竹的凶手,而鹰野的死亡、入江的死亡到梨花的死亡,则因为缺少线索而完全无法进行推理。当然从结果来看,我的这些猜测都与真相还是隔了一层纱,但是这层纱的另一面是龙骑士自己随便自high的产物。
                    龙骑士曾在访谈里说过,寒蝉的预计是只有5章的。那么可以想见,在他设想的初期,留下的5章估计是鬼隐,绵流,暇溃,皆杀和祭囃篇。祟杀篇存在的价值是搅浑水,使人觉得完全不可解,当然这也使得整个故事再也无法向推理剧偏转。但是目明篇和罪灭篇从结果来看,我认为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目明篇可以说只为了写出诗音对悟史的情感,从当初只预计写五章来看这是后来才为了增加章节数而添加的支线。就为了诗音还是魅音犯案这个问题,专门拎出一章来讲,让我快进的好辛苦。罪灭篇则是为了给雏见泽症候群作铺垫,这一章也很有凑数之嫌,因为仅仅一个引子就要写这么长,最后还变成了刑侦剧里的常见情节——绑架。
                    而在访谈里,龙骑士也说在当时罪灭篇出现之后,由于情节完全颠覆了之前人们对世界观的想象而遭到猛烈抨击,以致于受到打击的他一段时间里无法继续创作。要我说这也是活该,出题篇信誓旦旦的说是个推理剧,要大家多推理发邮箱,还自己开推理茶话会。结果写到快结束的时候突然摇身一变,告诉大家哈哈哈你们都被我骗了这根本不是推理我前面都是逗大家玩的,我去年买了个表,允许你打我脸难道还不允许我把你脸给打肿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支持龙骑士让他把这个坑爹的故事给写完了。但是在我看来,这样一个故事已经有太多赘余的部分了。不提从鬼隐篇开始就经常要快进的日常——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和各种社团活动,又不提供信息,也没刻画角色。到为了服务玩家而多出来毫无意义的三章,即使在最后两章里也不忘塞入多的令人发指的日常,割裂了玩家的体验。这部作品和我所追求的作品形式上的“简练美”差之甚远,出题与解题一共花了我40多h,打到后面我甚至都要吐了,因为还在喋喋不休地交代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这体现出龙骑士在炼词炼句这方面的水平低的难以想象。而寒蝉中,做到了简练美的暇溃篇,让我把玩不已。
                    所以综上,我不喜欢寒蝉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出题篇花大量篇幅渲染推理,结果到了最后不是推理,还要跳,那我只好打肿像你这样亵渎推理的人的脸了。
                    二.大量毫无意义喋喋不休的日常和为服务玩家而出的几乎没有意义的章节,全删了算了。
                    当然,寒蝉也不乏优点。比如我前述一直提及的很喜欢的暇溃篇,以及对悬疑气氛的渲染和非日常下的紧张感都非常有张力。对古手梨花及鹰野三四的精彩塑造也是闪光之处。什么突然跳出的黑幕其实我都并不在意,因为朱门也喜欢这么写,一个平平淡淡的表世界突然变成里世界。在我看来,寒蝉作为一个典型的同人作品,优点和缺点都延展了很多。只不过很不凑巧,这两个缺点都是我的雷区,是我丝毫不会让步的地方。而寒蝉的动画从来没打过推理的名号,同时也应当会删减无意义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接触的是动画,可能也会给予其很高的评价吧。
                    再简单谈谈海猫。海猫打完了挺久了,再让我去细婊也不太现实了。但是他们核心的让我很不满的地方和寒蝉一样:渲染推理,充斥着对推理的恶意,最后写成反推理剧疯狂打自己脸还死鸭子嘴硬,那别怪我一直打你脸;大量毫无意义的描写,写了巨量篇幅的魔法对轰与魔女,最后看完发现这些是个什么JB全是假的唬人的混淆视线的,全删了都没影响。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六轩岛上的事实其实可以有很多天马行空的解释,但是龙骑士强行收束为三位一体的解释然后对着推理厨们说:哈哈哈你们没猜到吧,你看看我这个推理还挺符合十戒二十条的,你们被我耍了哈哈哈。你不喜欢推理厨要把推理剧突然变成反推理剧就直说,何必这么扭扭捏捏的恶心我们、亵渎推理呢?三个立绘名字不一样的人说是一个人,还有大量共犯存在,就你这也敢说是推理??还叙诡,诡计是啥,要是在小说里这就是强行说三个名字的角色是一个人,看看读者不把你给打死。一开始就在推特上跳呀跳表示这次是正统本格推理,结果最后脸都被打肿了仍然在那跳。还是那句话,你想打玩家脸结果反被玩家打脸,还嘴硬不承认,那玩家把你脸打肿又有何不可呢?
                    还有人跟我说海猫重点其实在于角色塑造,好是好在这里。我听完这话一脸懵逼,又想了想脚本长度。长度不足十一的角色塑造是重点,写得好,结果占长度超过九成的情节描写不出彩,没卵用,你这么说不是自己打作者脸吗,那作者还写那么多唧唧歪歪的干嘛,是为了反衬你所谓的“好”的角色塑造吗?
                    还是回到最初的我反感龙骑士的问题。作为一个推理小说爱好者,我有自己对推理小说的矜持。所以像龙骑士这样对我含有恶意的脚本家,我不会遮掩自己的反感之情。此外,对于一个相信脚本的简练才是美的人来说,也难以恭维龙骑士连篇累牍的废话和自high。此外,从来没有一个让我打超过30h的游戏能获得我的好评,寒蝉和海猫都耗费了大概40h。我个人算打黄油很快的,大概批评空间标注的平均时间的60%是我打完的时间。也因此,那些空间里标注超过50h的,打到后面都让我作呕。150W字以上文本量的脚本,我觉得都有瞎JB凑字数之嫌,而我尤为钟爱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个人游戏时间10-20h的游戏。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最后,看在寒蝉里他说了点好话的份上,我也不继续抨击他了。


                    IP属地:安徽128楼2017-02-05 00:19
                    收起回复
                      时钟机关的Ley-line -残影之夜将明时-

                      游戏时间:8h
                      完成度:70% 就推了优绪线,听说别的线也和主线没关系懒得推了
                      剧本:B+
                      不喜欢这个N重剧情反转,虽然从风评上看好像大家都很喜欢这部分甚至觉得很神,我个人反倒是觉得风评上一般的前面几章写的还有意思的多。前面几章好歹是不疾不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也确实埋下了一些伏笔。进入最后一章后节奏气氛突然紧张起来,节奏像开飞机,剧情急转直下变成了与黑恶势力对抗拯救学生……我还能吐槽什么。最终章的多重反转看起来狂拽酷炫吊炸天,但是剖开其本质,根本就是脚本在漫天瞎比甩设定。
                      第一重反转,学园长和风纪委员长其实都是人工生命体。第二重,路易其实是主家。第三重,男主也是人工生命体。第四重,摩尔菲其实是满琉。第五重,乌丸其实是夜之学生。第六重,乌丸的身体其实是睦月的。其间还有一些小的转折也不想转述了,我只想说以上六重转折只有第二重路易其实是主家还算有迹可循,其他的我能猜到真是有鬼了。比如说第三重,原因竟然是我有烧伤的记忆,但身体没有烧伤的痕迹,所以我的身体也是人工生命体云云,MDZZ,这个脑回路建议去看看精神科。全文的种种所谓“伏线回收”,都是诸如铺了个身体没伤痕的伏笔就最后解释成人工生命体的坑。竟然还有人拿这作和螺丝比,我真是不能忍,螺丝最著名的伏笔铺设比如车轮里的视角诡计,人家整整铺设了不止三章好不好,每一章都有不少暗示痕迹,是本作里这种前面偷偷带了一句“身体没伤痕”最后就突然大逆转的能比的了的?伏线铺设我也不要求都能做到螺丝那样,但是做到像纸上那样应该没问题吧,建议好好学学纸上是怎么伏线回收的。
                      还有这个糟糕的个人线,和主线完全割裂,强行有了感情于是啪啪啪。不过这个我也不太在意,就当这游戏其实没有个人线罢了。系统方面这个评分机制还是很好评的,就是有的选项实在是坑爹级别,选的时候完全不知所云,想拿SSS评价不SL实在太困难了。就算这个选项有点坑爹,个人还是觉得这部作品最好的地方是日常事件与选项结合的部分,也多多少少让我活动了下脑筋。前作的话,我觉得是个有点意思但毫无爆点的故事,虽然有推理成分但是整体仍然给人以波澜不惊之感,欢快有余,后劲不足。然而结合本作,我还觉得前作的剧情节奏更好一点。
                      系统:A
                      这个选项系统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要是纸上也有这种选项设计不是美滋滋。
                      人设:A
                      除了男主感觉违和以外别的人设都还不错,特别是小霞感觉好萌啊ww
                      音乐:A
                      两代OP都还不错,虽然我觉得反转辣鸡但是反转时候的音乐确实不错。
                      总评:79
                      还是看看第三代能不能在我这咸鱼翻身吧


                      IP属地:安徽133楼2017-03-05 15:03
                      回复
                        时计这个转折,又想起来几点简单说说
                        转折转折,先转再折。第一点就是要让读者或者说玩家,明白你这里有一个转变,即要有转之前和转之后的强烈变化。简单来说体现在作品里,就是在转折之前要制造悬念,需要让玩家反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且不得其门而入,最后制造冲击性的事物变化的转折效果。要不然就算我突然说我这么多年都是装男的骗你们的,我其实是女的,那大家也会觉得:who cares?再举几个具体的例子:e17的中间就会让玩家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不是一拨人、为什么一个叫清春香菜,一个叫清秋香菜;车轮也会让玩家不明白为什么男主会带着女性衣服、为什么会有人说去死周围却没一个人承认;纸上也会让玩家疑惑女仆和夜子的种种事情。但是时计这些转折,有悬念吗?唯二的两个疑点,一个是夜之学生,一个是睦月,还算是让玩家有点疑惑。但是夜之学生的揭露这里做的真是非常不好,脚本直接把这个真相这么简单粗暴的暴露出来,这里本可以加入更多的描写,让玩家多回味回味;可脚本好像只想单纯以这个为引子,来推进剧情。我觉得这是丧失了渲染整个作品“悬疑”气氛的机会。第二个睦月这个点,我真是不想说什么,这个人物的存在起码从前两部来看是游离于边缘之外的,要不是最后提了下让我想起来还有这个人那这个人马上肯定要出现了,这个都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其余的所谓转折,我们根本不大会去思考学园长和风纪委员长是什么,路易是不是仆人,男主是不是人工生命体,摩尔菲是谁,乌丸的身份凡此种种,完全不引导玩家进行思考就去推进所谓转折,有意义吗?这转折前后有强烈变化吗?能让玩家觉得“原来是这样”吗?就算不考虑他蹩脚的伏笔铺设,这些不是完全没有必要转折吗?那他为什么要这么转折,难道不是为了甩设定挖坑强行转折吗?
                        还有这个转折的铺垫和伏笔,真的写的不好。我不是很懂悬疑小说,先权且拿推理小说那一套比划比划,虽然不能套用,但是这两类是近亲,类比一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比如现在有个杀人案子,侦破到最后突然有一个线索表明:上周三那次聚会,打红色领带的人是凶手。这时候读者肯定会说:我TM就艹了,那次聚会跟案件有个丁日关系,几十个人谁TM记得那个聚会谁打红色领带。但是作者说:我靠我这线索这么公平,早就铺垫了好吧,你自己翻到XXX页看看,我是不是交代过一句“XX今天打了条红色领带”。如果真有这么铺垫的,我只觉得作者肯定会被打死。卡尔老师曾说过,真正好的推理在于作者处处提醒线索而读者却不自知,而那些把决定胜负的线索使劲藏着掖着藏木于林生怕读者想起来的小说,只能是末流。我觉得悬疑也可以适用这句话,铺垫和伏笔不能藏着掖着想让玩家忘记。但是本作就很神奇,拿本作来印证,你非要说翻到前几章,看看作者是不是说过两句话“身体没伤痕,满琉是魔女”,所以吧啦吧啦男主是人工生命体这种转折也是有迹可循的。拿这种所谓藏木于林完全没强调过的线索和铺垫说事,我觉得对一个悬疑剧来说真的挺悲哀的,我都不想再提车轮e17是怎么铺垫强调线索之后再转折的了。转折后我一般有三种感受,一种是原来是这样,一种是果然是这样,还有一种是坑爹呢我能猜到就有鬼了。e17车轮属于第一种,纸上属于第二种,而本作属于第三种。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三种差异,最大的原因还是对铺垫或者说线索的表现手法的差异。所以终章所谓的多重反转,就如风铃苣所说,只能当爽文看,完全较不得真。


                        IP属地:安徽134楼2017-03-14 11:40
                        回复
                          因为有菊苣说我评分集中在75-85分,我想了想感觉好像是这样,所以准备阶段性施工把我评分的60-85分拉伸成0-85分。第一阶段先在bgm上改动一下打的分数,之后有时间再考虑撤换具体分数。不过可能也不会改打分了,因为这个打分我还是按照厨子空间的标准来的。
                          先把以前贴在bgm首页的评分标准拿过来留用
                          bgm上个人对galgame、动画评价的标准
                          10分:超神作。剧本超神。此项仅有一个席位,galgame为车轮之国,动画10分尚未出现
                          9分:神作。剧本优秀 百分制打分为90-94,下同
                          8分:佳作。剧本良好 85-89
                          7分:良作。剧本尚可 80-84
                          6分:凡作。剧本勉强能看 75-79
                          5分:劣作。脚本家,我们来谈谈 70-74
                          1-4分:雷作。老子上都比你写得好 70以下
                          (以上标准对游戏性galgame不适用,此类打分以游戏性为主,剧情放在次要位置,但也是重要打分项)
                          当然,打分可能也会有略微浮动,总之就是以剧本为中心,剧本不行的我看原画和音乐能不能凑合着加点分(当然这加的分bgm的十分制体现不出来,要百分制打分才能看出来),要是原画音乐也不行,那直接gg。


                          IP属地:安徽135楼2017-06-27 08:31
                          回复
                            施工了一个关于悬疑和推理的贴子,http://bangumi.tv/blog/276909,不保证能完坑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6楼2017-06-30 18:38
                            回复
                              媚肉の香り

                              游戏时间:13h
                              完成度:100%
                              剧本:A
                              本来就是奔着本作的推理去的,打下来也确实没觉得失望。媚肉之香可以算是个合格的推理小说,而且如果作为小说的话由于要割去H,反而会少掉很多魅力。本作中大量H的内容绝非为迎合玩家而为之,而是剧情推动所必不可少的元素。虽然这个结局并没有让我感到意外,但在众多悬疑推理galgame里算很好的,线索的伪装和误导手法虽然在推理小说里并不罕见,但放在游戏里仍然是很有本格味道的作品,起码欺骗那些整天玩恋爱养成甚至把二次元女主当女友、定势思维认为香织就是被设定成傻白甜卖福利的死宅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在看见香织夫人这么圣母这么有包容性却还被律子和时江忌惮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幕后黑手就是香织了。据此,中间的一些过程也让我猜到了不少,但是由纪是棋子我倒是没猜到,因为他们很多讨论问题都是在啪啪啪的时候,而看见啪啪啪我都是昏昏欲睡直接跳过去的……最后的结果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算是比较满意的。
                              抛开推理不谈,情节上描述了一个表面看起来大家相安无事,实则暗潮汹涌的大家庭。一步走错就立刻BE,而且还让你不知道为什么会倒霉运或被人算计,这些都是为之后的逆转与推理埋下的伏笔,布局上也显得很精巧。此外,这个游戏的剧情在H的安排上也非常巧妙,在一个充斥着H的游戏里,出现了沙耶这样一个有点性冷淡的角色,使得人物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感。其他三个女角色都在向男主献媚,虽然她们献媚的理由不同,但是都给人一种拔作典型角色的错觉;只有沙耶,像一个把玩家引向纯爱方向的女角色。沙耶不懂得对男人媚献,高冷的背后蕴藏着一颗温柔的心。在充斥着肉欲的家庭里,两个人却因为夜间坐在地上闲聊时的一吻而一见倾心,而这一幕也正是游戏宣传画的一幕,似乎昭示着这一幕的意义。也许,脚本是想通过这一幕告诉玩家,肉欲与纯爱的区别。即使在肉欲的黑暗中,纯爱也可以像光明那样净化黑暗。
                              不过还是有一些不满的地方,比如最后那个媚肉之香织,有点画蛇添足。明明只需要花几分钟梳理一下的事情,非要做成一个半小时的剧情让我慢慢看,有点烦躁。就跟看寒蝉的目明篇一样,只为了交代究竟是诗音还是魅音作案这个破事,都要单独拎一章出来,那我只好不停快进了。我可没见过还要让凶手写日记把从心理活动到行为都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的推理小说。
                              系统:A-
                              还算有点意思吧,虽然行动模式好像几乎无关紧要,本质上还是个只有选项的galgame。动态H把我吓一跳,但是看着这个人设我并没有太大感觉……
                              人设:B
                              这个人设我看着很不习惯,但是她前几年画的根雪的幻影和爱姐妹看着挺不错的,可能是这么多年画工进步了。
                              音乐:B
                              说实在的几乎没什么印象,平时太舒缓了紧张场面的旋律又太过了,总的来说很一般。
                              总评:83
                              拔作里剧情能做到如此程度很不容易,推理味道只比《七凭之祭》稍微逊色那么一点点。


                              IP属地:安徽137楼2017-07-04 12: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