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的阿拉伯餐厅生意很兴拢王武 摄 [图片来源:环球时报]
商品买卖带来异国情调 跨国婚姻编织浪漫故事
坐落在浙江中部的义乌是中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20年前,这里只不过是仅有一条街的小县城,满大街看不到一个老外的身影,而如今,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看到从国外到义乌采购、从事贸易的外国人。这其中,阿拉伯人是最显眼的一个群体。据义乌当地政府的相关统计显示,长期居住在义乌的阿拉伯人已经超过了3500人,另外,还有数目庞大、无法精确统计的来来往往的阿拉伯人,这样,专门服务这一群体的餐饮业、服务业也随之兴起。在城区的繁华街道上,放眼望去,尽是马立克理发店、苏莱曼烧烤、黎巴嫩人饼屋、奈尔穆餐厅,真有些像李白诗所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当地居民越来越熟悉阿拉伯人了
红楼宾馆是义乌阿拉伯人的最早聚集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阿拉伯人在这里下榻。如今,看着月亮形的门楣上的绿漆,还能依稀看到10多年前,中国流行的用料颜色以及为迎合阿拉伯人而设计的建筑风格。来自埃及的哈利德告诉记者,他11年前就来过义乌,那个时候,大概六七层楼的红楼宾馆是义乌最好的餐馆了。因为那里离市场近,住房价格也实惠,他的同伴都会选择住在那里。现在来的阿拉伯人很多,客房已经不够,许多阿拉伯人就分散地住到了其他几家宾馆,但更多的是租房。在城东的鸡鸣山社区,和商贸区附近的义驾山社区是主要的阿拉伯人聚居地。
商品买卖带来异国情调 跨国婚姻编织浪漫故事
坐落在浙江中部的义乌是中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20年前,这里只不过是仅有一条街的小县城,满大街看不到一个老外的身影,而如今,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看到从国外到义乌采购、从事贸易的外国人。这其中,阿拉伯人是最显眼的一个群体。据义乌当地政府的相关统计显示,长期居住在义乌的阿拉伯人已经超过了3500人,另外,还有数目庞大、无法精确统计的来来往往的阿拉伯人,这样,专门服务这一群体的餐饮业、服务业也随之兴起。在城区的繁华街道上,放眼望去,尽是马立克理发店、苏莱曼烧烤、黎巴嫩人饼屋、奈尔穆餐厅,真有些像李白诗所云:“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当地居民越来越熟悉阿拉伯人了
红楼宾馆是义乌阿拉伯人的最早聚集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阿拉伯人在这里下榻。如今,看着月亮形的门楣上的绿漆,还能依稀看到10多年前,中国流行的用料颜色以及为迎合阿拉伯人而设计的建筑风格。来自埃及的哈利德告诉记者,他11年前就来过义乌,那个时候,大概六七层楼的红楼宾馆是义乌最好的餐馆了。因为那里离市场近,住房价格也实惠,他的同伴都会选择住在那里。现在来的阿拉伯人很多,客房已经不够,许多阿拉伯人就分散地住到了其他几家宾馆,但更多的是租房。在城东的鸡鸣山社区,和商贸区附近的义驾山社区是主要的阿拉伯人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