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贺田公使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日本政府ODA计划的重点受援国,"其理由不仅仅是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也为维护日本自身的安全和繁荣着想,和平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安定繁荣是十分重要的,日本希望中国更加开放和社会安定。1979年大平首相访华时,正值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平即表明了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尽可能多的合作,从此以后就实施了政府开发援助。"
他解释说,"20多年来我国对中国实施的ODA计划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ODA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促使中国朝这一方向迈进同时,我们需要对中国的这种努力给予支援。"
1979年12月7日,大平首相在讲演时曾说,"世界各国都认为应当祝福贵国(中国)的现代化政策,这完全是因为这一政策直接关系到国际协调的核心问题,并且更加富强的中国的出现可望使世界更加美好。我国之所以大力推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合作的方针,不仅有我国自己的考虑,而且也是由于有这种全世界的期待在做后盾。"
其实,日本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1990年代初,日本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援助国。日本为何要这样做,众说纷纭。包括一些中、日、韩的专家认为,日本政府这样做也是出于谢罪心理;还有些专家认为这是日本政府的"支票外交"。1995年,日本华文媒体《东北风》采访了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班主任教授松本繁一,松本认为,二战后,日本恢复国际信誉手段就是进行经济援助;同时ODA也是日本对外政策中最强有力的手段。
在日本经济困难之状况下,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却增强,并且对第3国援助活跃,上海等沿海地区显著发展,日本视中国作为商务竞争对手的感觉增强,从日本国民朴素的感情出发,认为是否有必要对保持着经济高增长率的中国进行援助等等冷峻的看法也多了。
贷款逐年削减
日元贷款是日本援华的大头,虽说中国要偿还,但利息低,偿还期长达30至40年,对中国极为有利。但是与2001年大约107亿元和2000年大约130亿元的贷款金额相比,2002年日元贷款明显减少,削减了25%。目贺田公使解释说,"目前日本对中国的援助与当初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国内要求重新考虑目前援外方式的呼声很高。经过外务省咨询委员会和自民党委员会1年的讨论,去年10月日本制定了《对华经济合作计划》。"据记者了解,日本外务省近年就援外问题征求民意,不少民众批评政府对外援助政策,所以日本对华援助削减也有一定民意基础。
目贺田强调,日本援华政策的改变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中日双方都在发生变化。他说,"在日本方面,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出现巨额财政赤字,经济机构改革、财政重建、经济再生是日本的当务之急。为此,国会正在审议下年度预算案,作为财政重建的一环---ODA有关预算削减10%,日元贷款削减23%;在日本经济困难之状况下,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却增强,并且对第3国援助活跃,上海等沿海地区显著发展,日本视中国作为商务竞争对手的感觉增强,从日本国民朴素的感情出发,认为是否有必要对保持着经济高增长率的中国进行援助等等冷峻的看法也多了。在中国方面,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可以从国内外自筹资金这已是事实。北京、上海的繁荣给人以中国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印象。不远的将来,从中国继续保持经济高增长率,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工厂的理由出发,日本国内有意见和批评,认为是否不需要对华援助了;其次,出现财政赤字、经济困难的日本是否还有能力进行巨额援助呢?"
"虽然,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了3000美元,但中国全体还未达到1000美元,中国仍有3000万极端贫困人口,这也是一个事实。中国政府的担子不轻。我们希望中国为削减贫困作出更大努力!"目田贺很委婉地道出了日方削减援华款项后对中国的要求。"特别是,通过民间企业的相互活动,两国的经济正在融合,中国的安定发展对日本日益重要。有必要构筑广泛多重的中日关系。对华经济合作会在新的《经济合作计划》下有新的意义。会对继续维持和强化两国间合作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他解释说,"20多年来我国对中国实施的ODA计划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ODA在其中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促使中国朝这一方向迈进同时,我们需要对中国的这种努力给予支援。"
1979年12月7日,大平首相在讲演时曾说,"世界各国都认为应当祝福贵国(中国)的现代化政策,这完全是因为这一政策直接关系到国际协调的核心问题,并且更加富强的中国的出现可望使世界更加美好。我国之所以大力推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行合作的方针,不仅有我国自己的考虑,而且也是由于有这种全世界的期待在做后盾。"
其实,日本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1990年代初,日本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援助国。日本为何要这样做,众说纷纭。包括一些中、日、韩的专家认为,日本政府这样做也是出于谢罪心理;还有些专家认为这是日本政府的"支票外交"。1995年,日本华文媒体《东北风》采访了北京大学现代日本研究班主任教授松本繁一,松本认为,二战后,日本恢复国际信誉手段就是进行经济援助;同时ODA也是日本对外政策中最强有力的手段。
在日本经济困难之状况下,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却增强,并且对第3国援助活跃,上海等沿海地区显著发展,日本视中国作为商务竞争对手的感觉增强,从日本国民朴素的感情出发,认为是否有必要对保持着经济高增长率的中国进行援助等等冷峻的看法也多了。
贷款逐年削减
日元贷款是日本援华的大头,虽说中国要偿还,但利息低,偿还期长达30至40年,对中国极为有利。但是与2001年大约107亿元和2000年大约130亿元的贷款金额相比,2002年日元贷款明显减少,削减了25%。目贺田公使解释说,"目前日本对中国的援助与当初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日本国内要求重新考虑目前援外方式的呼声很高。经过外务省咨询委员会和自民党委员会1年的讨论,去年10月日本制定了《对华经济合作计划》。"据记者了解,日本外务省近年就援外问题征求民意,不少民众批评政府对外援助政策,所以日本对华援助削减也有一定民意基础。
目贺田强调,日本援华政策的改变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中日双方都在发生变化。他说,"在日本方面,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出现巨额财政赤字,经济机构改革、财政重建、经济再生是日本的当务之急。为此,国会正在审议下年度预算案,作为财政重建的一环---ODA有关预算削减10%,日元贷款削减23%;在日本经济困难之状况下,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却增强,并且对第3国援助活跃,上海等沿海地区显著发展,日本视中国作为商务竞争对手的感觉增强,从日本国民朴素的感情出发,认为是否有必要对保持着经济高增长率的中国进行援助等等冷峻的看法也多了。在中国方面,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可以从国内外自筹资金这已是事实。北京、上海的繁荣给人以中国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印象。不远的将来,从中国继续保持经济高增长率,加入WTO后成为世界工厂的理由出发,日本国内有意见和批评,认为是否不需要对华援助了;其次,出现财政赤字、经济困难的日本是否还有能力进行巨额援助呢?"
"虽然,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了3000美元,但中国全体还未达到1000美元,中国仍有3000万极端贫困人口,这也是一个事实。中国政府的担子不轻。我们希望中国为削减贫困作出更大努力!"目田贺很委婉地道出了日方削减援华款项后对中国的要求。"特别是,通过民间企业的相互活动,两国的经济正在融合,中国的安定发展对日本日益重要。有必要构筑广泛多重的中日关系。对华经济合作会在新的《经济合作计划》下有新的意义。会对继续维持和强化两国间合作关系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