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这么多,到底怎么才能对肺好呢?一是健脾,一是补肾!
脾为土,肺为金,沃土养金。事实也是如此,脾虚痰湿,健脾祛湿则痰少,痰少就不用总浪费肺气;肾为水,肺为金,清金出水。如果肾不虚,则不会总找肺伸手要肺气,这样也就节约了肺的开支。
此外,肺经的几个穴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太渊穴补肺气无需辩证,因为太渊穴是肺的原穴,直接补肺气,但凡感觉吸不上气,呼吸费劲,都可以通过按揉太渊穴增加肺气。经渠穴治各种咳嗽,少商穴对呼吸道的各种炎症都有帮助。
还有一种腹式呼吸法,对肺对肾都非常有益,最好能调动丹田(关元穴)参与呼吸,则肾清肺冽!
五脏的最后是心
《黄帝内经》说心是五脏之君,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主神明,魂魄意志,皆为其统。也就是说,各种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癫痫、神智混乱,都与心有密切关系。
心主神明,其窍在舌。通过看舌尖的情况,可以判定心脏的健康程度。
从中医角度说,心脏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心气不足,也就是心阳虚;一是心火太旺,也就是心阴虚。
心阳虚,心阳不振,阳气不得外达,故畏寒肢冷,面色滞暗。心阳不振,胸中阳气痹阻,故心胸憋闷或作痛,舌质紫暗,口唇青紫。若心阳暴脱,宗气大泄,则四肢厥冷,大汗淋漓,息短气微,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脉微欲绝。
心阴虚,由劳神过度、久病或热病耗伤心阴所致。又称心血虚。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心阴虚指阴液亏损,心与心神失养,虚热内扰,以心烦、心悸、失眠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心阴虚证为临床常见虚证之一。多因情志内伤,五志化火,消灼心阴;或因劳伤太过,心阴暗耗;或热病伤阴,心阴亏损;或肝肾阴虚日久,致使心阴不足。
可见无论是心阳虚还是心阴虚,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为啥呢?
肝血不足,则会导致心供血不足,于是心阳虚现象显现;长期肝火旺,则会直接导致心阴虚。所以,养肝就是养心。
当然,除了养肝之外,还可以通过心经上的各种穴位养心。
如神门穴是治疗失眠非常有效的一个要穴,极泉穴能保持心率正常,少府穴能够泻热止痒、清心除烦。
此外,还有心包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如关内穴、劳宫穴,对养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上面对五脏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
肺是娇脏,不宜攻伐。调理脾肾就是养肺;
心是君主,作用重大,调理肝就是调理心。
也就是说,通过调理肝脾肾,是可以全面调理五脏器官的。
还有三句非常简洁的话,对五脏六腑与人体的关系有精确描述:
去病要养肝、健壮要健脾、幸福要补肾。
问题来了!因为肝脾肾有阴虚阳虚之分,如果本身阴虚,还一味补阳,则会适得其反。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哪个脏器是阴虚还是阳虚,到底虚到什么程度!
即便知道需要调理肝脾肾,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但仍然一筹莫展。
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不同,有的人天生有不足,有的人后天糟践了健康,能不能找一些方法,对肝脾肾既能补阳又能滋阴呢?更准确说,是阳虚则补阳,但不加重阴虚;阴虚则滋阴,但不加重阳虚呢?
不仅要有想法,还得要有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就是咱们食疗养生的目标——糊糊养生,阴阳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