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对尼采思想的研究却可能是在当代哲学界最缺乏一定共识的领域了。人们可以容易的看出尼采提出的主要概念,但这些概念背后的真正涵义、以及这些概念的重要性先后都是相当具有争议的。尼采曾知名的提出“上帝已死”的主张,而这种上帝之死不是为了形塑成激进的观点主义,便是迫使读者接受“真相”永远是具有既定观点的主张。尼采也区分了主人-奴隶道德说,主人的道德是来自于对生命的颂扬,而奴隶的道德却是来自于对前者的愤恨。这种区分方式直接指出了“好与坏”与“善与恶”两种道德标准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在主人道德中的“好”却在奴隶道德中被视为是“恶”。
从道德与伦理引发的各种争议也因此可以被归属为心理学的领域,尼采提出的观点主义可能减少了知识论在心理学界的重要性。尼采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概念之一便是“权力意志”,在最基本上,尼采曾主张意志的力量在解释人类行为上要比柏拉图学派的爱欲(Eros)概念、叔本华的“生存的意志”、或是功利主义的道德主张都要来的清楚有力多了,但若从这个概念进一步延伸,尼采的涵义究竟为何则仍有争议。
许多尼采的哲学思想都带有批判性的风格,尼采最常受到的批评之一便是他“缺乏一套建设性的体系”。然而,尼采自己曾表示他不认为哲学本身可以建构一套思想体系,在《善恶的彼岸》的序言中他指出许多以教条原则建构哲学体系的思想家带有的往往只是普遍的偏见罢了(例如灵魂的概念)。不过尼采也有一些带有建设性色彩的概念例如超人说以及永恒轮回,尼采认为超人是人类以及个人可以靠着自己力量达成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