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新闻网
五通桥杨柳镇育才学校停办 教学楼成摆设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1年12月20日08:57
三江都市报讯(记者 张波)近日,网友“教育观察员”发帖称,乐山五通桥区杨柳镇育才学校于今年9月停办,但刚修的教学楼成摆设,教学仪器布满灰尘,这种浪费很可惜。昨(19)日,五通桥区教育局回应称,因五通桥区统一发展规划的需求,原校址将改建为医院,教学楼可继续作为医院办公楼使用。
学校停办
教学资产该咋处理?
帖子中称,五通桥区杨柳镇育才学校是杨柳镇上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年6月期末考试后,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名宣布解散,而学校刚花了100多万修建的崭新的综合大楼未曾使用过一次便成为摆设,为迎接检查而购置的全新的教学仪器等设备也布满灰尘,校园内杂草丛生,400多师生被分流安置。
楼主发帖后,学校的校产如何分配成为众多网友关心的话题,很多网友跟帖,网友“乐山小鱼”说,请有关部门一定要多为读书的娃娃想一想,教育部门应该对此事给出一个说法。
一位学生家长称,他的儿子以前就读于育才学校。今年9月开始,他的孩子就被安排到五通桥区实验小学读书了。尽管教学质量和环境都有所提高,但是新的学校离家很远,交通也不方便,每天都要靠家人接送,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负担和开支。
杂草丛生
地面上长满了青苔
今年5月份,本报曾经以《五通桥杨柳镇育才学校要停办?》为题,报道了家长对学校撤并的担心,以及撤并后学生上学不方便一事。当时,也曾有网友提议,应该加强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建设,而不是一味地撤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村小和乡镇学校应予保留,以保证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杨柳街2号的五通桥区杨柳镇育才学校。老远就能看到一块“前方学校,请减速慢行”的大牌子,但学校大门紧闭。推开大门,校园内杂草丛生,地面上也长满了青苔。校园内共有三栋教学楼,其中一栋较新的教学楼里有人在进行装修,校园内还堆了一些杂物。门卫周师傅告诉记者,旁边一处房产正在施工,借用了学校的场地堆放些杂物,装修工人也在此进行一些基本的切割工作。
周师傅说,从今年9月开始,育才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学生被分别安排到五通桥区实验小学和佑君中学,一些学生家长开始时有意见,因为学生上学要走1公里的路,很不方便。
除此外,周师傅还说,那栋较新的教学楼是2009年才完工的,而学校的教学设备、仪器等都还没有搬走,他也一直在学校内居住,负责看守。至于看守到何时,他说还没接到通知。
部门回应
学校将变成医院
昨日,五通桥区教育局就育才学校撤并问题给出情况说明:乐山市杨柳育才学校是五通桥区杨柳镇所属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原有学生379名(其中小学部152名、初中部227名)。由于该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日趋萎缩,部分校舍和硬件设备陈旧,校园周边环境较差,按照五通桥区城区总体规划和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今年7月,区委、区政府对该校实施了撤并,学校所有学生均按“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接收学校无条件接收”的原则进行了妥善安置。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五通桥区将在竹根滩片区新建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彻底解决城区学校布局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新学校初步选址在城北干道西湖龙庭小区旁边,现正进行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原杨柳育才学校将改建成为五通桥区中医院,改善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现在,区卫生部门正积极办理前期相关的改扩建手续,原学校领导班子仍留守学校,在确保学校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积极做好资产的移交工作。同时,五通桥区教育局通过三江都市报民生互动栏目感谢网友们对五通桥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昨日,五通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医院和学校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医院属于公益单位,学校内的教学楼作为以后医院的办公楼也可继续使用,不会废弃。
五通桥杨柳镇育才学校停办 教学楼成摆设
来源:三江都市报 |2011年12月20日08:57
三江都市报讯(记者 张波)近日,网友“教育观察员”发帖称,乐山五通桥区杨柳镇育才学校于今年9月停办,但刚修的教学楼成摆设,教学仪器布满灰尘,这种浪费很可惜。昨(19)日,五通桥区教育局回应称,因五通桥区统一发展规划的需求,原校址将改建为医院,教学楼可继续作为医院办公楼使用。
学校停办
教学资产该咋处理?
帖子中称,五通桥区杨柳镇育才学校是杨柳镇上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年6月期末考试后,以教育资源整合为名宣布解散,而学校刚花了100多万修建的崭新的综合大楼未曾使用过一次便成为摆设,为迎接检查而购置的全新的教学仪器等设备也布满灰尘,校园内杂草丛生,400多师生被分流安置。
楼主发帖后,学校的校产如何分配成为众多网友关心的话题,很多网友跟帖,网友“乐山小鱼”说,请有关部门一定要多为读书的娃娃想一想,教育部门应该对此事给出一个说法。
一位学生家长称,他的儿子以前就读于育才学校。今年9月开始,他的孩子就被安排到五通桥区实验小学读书了。尽管教学质量和环境都有所提高,但是新的学校离家很远,交通也不方便,每天都要靠家人接送,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负担和开支。
杂草丛生
地面上长满了青苔
今年5月份,本报曾经以《五通桥杨柳镇育才学校要停办?》为题,报道了家长对学校撤并的担心,以及撤并后学生上学不方便一事。当时,也曾有网友提议,应该加强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建设,而不是一味地撤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村小和乡镇学校应予保留,以保证低年级学生就近入学。
昨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杨柳街2号的五通桥区杨柳镇育才学校。老远就能看到一块“前方学校,请减速慢行”的大牌子,但学校大门紧闭。推开大门,校园内杂草丛生,地面上也长满了青苔。校园内共有三栋教学楼,其中一栋较新的教学楼里有人在进行装修,校园内还堆了一些杂物。门卫周师傅告诉记者,旁边一处房产正在施工,借用了学校的场地堆放些杂物,装修工人也在此进行一些基本的切割工作。
周师傅说,从今年9月开始,育才学校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学生被分别安排到五通桥区实验小学和佑君中学,一些学生家长开始时有意见,因为学生上学要走1公里的路,很不方便。
除此外,周师傅还说,那栋较新的教学楼是2009年才完工的,而学校的教学设备、仪器等都还没有搬走,他也一直在学校内居住,负责看守。至于看守到何时,他说还没接到通知。
部门回应
学校将变成医院
昨日,五通桥区教育局就育才学校撤并问题给出情况说明:乐山市杨柳育才学校是五通桥区杨柳镇所属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该校原有学生379名(其中小学部152名、初中部227名)。由于该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日趋萎缩,部分校舍和硬件设备陈旧,校园周边环境较差,按照五通桥区城区总体规划和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今年7月,区委、区政府对该校实施了撤并,学校所有学生均按“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接收学校无条件接收”的原则进行了妥善安置。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五通桥区将在竹根滩片区新建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彻底解决城区学校布局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新学校初步选址在城北干道西湖龙庭小区旁边,现正进行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原杨柳育才学校将改建成为五通桥区中医院,改善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现在,区卫生部门正积极办理前期相关的改扩建手续,原学校领导班子仍留守学校,在确保学校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积极做好资产的移交工作。同时,五通桥区教育局通过三江都市报民生互动栏目感谢网友们对五通桥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昨日,五通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医院和学校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医院属于公益单位,学校内的教学楼作为以后医院的办公楼也可继续使用,不会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