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尔哈赤(满文意为野猪皮) 1583年起兵叛乱,四处攻城略地,杀戮掳掠。至1616年在辽宁新宾赫图阿拉建立奴隶制割据政权——后金国。这个野蛮部族政权是以抢劫剽掠屠囗杀奴役为其实施统治的依靠手段。从努尔哈赤到他的子孙们心里明镜般的知道:他们的既得利益是用一系列惨不忍睹的大屠囗杀从一个具有先进文化的农耕文明民族——汉族手里抢掠来的。若想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和不劳而获作威作福的寄生虫吸血鬼般的享乐,他们必须百倍地警惕提防着被其凌侮残害者的时时刻刻的反抗。因此,防汉制汉这一根本大政方针便成了这个伪政权即满清王朝,从开始至灭亡的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国策。
在满清入关前,整个辽东地区300余万的汉族人几乎被努尔哈赤杀光,存活下来的只能是这个伪政权统治与奴役的对象,尽管对这些汉族人己经进行了“剃发易服”实行了“编庄”管制,但刽子手还是提心吊胆睡不安稳。于是,皇太极(满语意为野獾)便想出一个绝顶的损招,挖沟筑堤,画地为牢将人们就地封禁隔离起来,让他们彼此间难以勾通信息联络协作。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办法就是修筑柳条边并且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制。在整个柳条边沿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开一座门,称为边门,供出入柳条边之用。因为柳条边是满清作为封禁的界线,为满清殖民统治长远所需,所以,从康熙十年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这二十六年的时间内又进行过四次扩边。如锦州以西柳条边便向北推进了35公里。
边门是如何设置的呢?从山海关至凤凰城,该段柳条边(称老边)共设十六个边门:由西向东分别是鸣水台边门…清河边门、彰武台边门、法库边门、…凤凰城边门。在威远堡边门偏西由南向北段称为新边,新边共设四个边门:布尔图库边门、克尔索素边门、伊通边门、法特哈边门。每座边门都建门楼。门楼中间是过边的门洞,两边有耳房,一边耳房是囚室,另一边住巡差。柳条边的管制特别严厉。柳条边各边门都设有防御衙门,派驻文武官员,下辖披甲(全副武装的)兵三四十名,掌管边门开关稽查出入人等事项。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即通行证),其上写明持票人姓名、年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并且要从指定的边门出入,违规者一律拿获问罪。
柳条边除了设边门外,还沿柳条边修建了300余座边台和封堆。用来看守和了望及对边墙的维护。边台分首台、中台、西台。每个边台设千总3~4人,下辖台丁150至200名。对边门、边台的官兵都有严格要求及处罚规定。极其严历地军事管制可见一般!
乾隆五年(1740年),兵部侍郎舒赫德奉和盛京将军额尔图共同提出一个更加严格限制民人(即汉族人)进入柳条边的八条建策,作为全面封禁的纲领,歧视汉族是贯彻清朝始终的根本方针国策。事实足以证明柳条边是一条封禁地域隔离汉民族的边界线。柳条边这条隔离带证明了在满清伪政权统治下,汉族人不是和满旗人一样平等的民族,炎黄子孙沦为被歧视被压迫被奴役的下等民族。
可见,在满清这个伪政权下不是将所有的民族视为一律平等的国家子民,通古斯满洲是统治民族,凡是满人一生下来就享受皇粮,一生衣、食、住、行无虑,一辈子尽管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玩狗玩鸟、吸毒嫖娼,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般的生活;汉族人民处在被压迫被奴役被岐视的地位,没有政治权利,用他们的血汗养肥了野蛮的满族人。既然在满清政权统治下各民族不是一律平等,那么这类统治不是殖民统治还能说是别的吗?事实上没有民族平等,又何谈满清时期各民族间团结和谐是中国历史上最好时期?!完全可以说,满清王朝是不折不扣的彻头砌尾的施行殖民统治民族压迫的伪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