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心姐妹家族会议室吧 关注:5贴子:758
  • 11回复贴,共1

【08.02.23】转249兰编的被访记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采访录音记录  
没想传达什么,只因为这句话适合这个片子的气质  
兰小龙:我说过的话一般不愿意再说了。所以会发现采访我的时候经常没有话说。  
记:上次有个解放军报的记者来采访。  
兰:解放军报甚至没有采访过我。  
记:这部片子现在非常热,对你来说还那么热吗?  
兰:完全属于过去时。这戏2005年开机,开机时候对我来说就是过去时了。但老康后来剪辑片子的时候请我去看,等于是他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参与了,那时候又成了我的现在时。但剪辑之后就又是过去时了,大约在2005年底。但他的后期做得非常慢,像音乐捣腾了好几次。  
记:这个戏从什么时候开始播出的?  
兰:这个戏从前年开始播出。这戏到播出时候,剧组的人其实已经散在各地忙自己的事了。  
记: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最近这段时间非常热。电视剧播出后你不想看看播出的效果吗?  
兰:我骗着我妈妈看,结果她看了第一集就不看了。第一集里面需要一些铺垫。  
记:听听播出后想观众的反映。  
兰:这些你不想听你还是能听到。士兵拍摄之后我在做第二个剧本,现在我脑子里在做团长的剧本。  
记:现在谈起士兵还会有激情吗?  
兰:你什么时候看的?  
记:我看了书。片子还来不及看。  
兰:你没看片?  
记:看书不一样吗?  
兰::最重要的就是看电视片。  
记:“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这句话一直在片子中重复。为什么要一直强调这个主题?是想引发观众的思考呢?  
兰:没有刻意想向观众传达什么。只是因为这句话适合这个片子的气质。每个戏都有自己的气质。如果我把这个戏用另外一句话说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句话。虽然气质本身是很抽象的,但能用一两句话来说出来。这句话的其实是一个圈,是一个转不完的圈。它不是一个死循环,这个循环不会卡在这个点上。你说这个戏到底想说明什么,我说不清楚。如果说清楚了,我为什么要用一部戏来说。这本身就是说不明道不清的东西。  
记:但是你要把这种东西表达出来。  
兰:对。就像你问的这句话,它是一个转不完的圈,它不是一个死循环。它这个循环不会卡在这个点上。  
记: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个剧本?是你在当兵之中从军人身上发现了什么?创作动力在哪里?  
兰:我在军队带着你自然而然会产生创作的想法。这就是你在其位谋其政。我自己是军队的人,我就是要写军队的东西。  
记:有没有你看到的让你很感动的事情,使你一定要说点什么来?  
兰:我说不要像张干事一样采访我。我和你做的东西不一样,我们俩最后拿出来的东西不是同一种类型的。  
  



1楼2008-02-23 15:33回复
    十个月的军营体验 
    记:你个人的一些经历对于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兰:我1997年毕业,是特招入伍。特招好像挺吓人的,其实不是。就是为了让人事上走得比较快比较方便一些。所以我入伍时候快得我都有点想象不过来。我记得当时是大雪毕业时候要自己联系工作,似乎是比较有钱途的工作。做广告,看起来还是比较有钱途的。我从大学开始就靠做广告挣自己的生活费活下来。有一天我们班主任叫我过去,兰小龙你不要笑。我们班主任非常可爱的人,因为他的表情很奇怪,他自己也在笑。他对我说,有一个地方想招人,但是我觉得很不适合你。但是我说出来以后你可以考虑一下。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咬着对我说。好吧,那个地方是军队。说完这话,我的大眼瞪着他的大眼。12:00(……)因为我在中戏本来就是一个另类,比较自由的人。然后我记得我大学时候处分全部是旷课来的。我说的旷课就是你根本不在学校,我在赚钱。 
    记:那时候很实际的人。 
    兰:现在也很实际。但是我说的实际不是成才那种实际,实际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想去赚钱。后来我说,去,去,好歹也是个地方,还是去看看。 
    要人的单位就是战友话剧团。专业对口,学了四年戏剧。我说旷课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我们那时候在中戏学得还是很刻苦。一个学期要熟读200个剧本,一门功课的一个星期的写作俩是两万字。当时每个人都有两台应急灯。每晚十二点熄灯后,每个人两台应急灯。应急灯用完了,每个星期还要另外买两包蜡烛。我们把这些课业完成后就天亮了。很多时候白天旷课就是在睡觉。我对自己的行业是很有感情的。而且当时考中戏的时候,我在老家是一个无业混混。我初中毕业时候最高理想是考技校。我两门功课离入取分数线差100多分。那时候我虽然功课差,但是我爱看书,真的爱看书。就像许三多一样,从A看到Z。我看了一个半的图书馆,邵阳。那里的书不算多,但比许三多团里的图书要多。有一天我回家看到一个邮寄来的箱子,一眼就看到了。我啪地上去一把就撕开,那是我姐姐从中戏的朋友从旁边一个书店里买来的一箱子书。那时候我已经度过了莎士比亚,曹禹,打开书箱的第一本书就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剧本。我看得很杂,什么社会进化史纲,拉丁美洲史,一些老苏联写的非常枯燥的教科书我都看。我没见过的书拿起来都愿意看。看完尤金•奥尼尔,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觉。那个戏写得特别接近我的状态。也是在旅馆里,一群非常没落的状态的人在给自己伪造一些梦想。那时候和我的状态非常接近。那时候我16岁。出来的学校,骑着自行车,骑得非常快,冲到路口,一个急刹车,停住,一群人然后不知道该往那条路去。极其茫然。一看那个书,我才明白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对世界的感受。一箱书我一个星期就看完了。没看过,对你来说嗜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的世界。 
    兰:我完全是一个人到北京来的。第一年去考中戏,考北影。报的是导演系,连初试都没有过。我第一次考试来,抓我去朗诵。上面一二三四层楼是中戏表演系的排练室。然后面试的老师把我赶到面对面五六十米远,说开始吧开始吧。那时候几乎整个学校的人都探出头来看着你,谁呀谁呀。完了回家吧。第二年再来,我那时候还是个特别拘谨的人。就像许三多一样,我害怕。我害怕生人。因为觉得我自己不行,所以很多事情都被我否定掉了。其实后来我遇到一些导演系的,口音比我更重。


    2楼2008-02-23 15:33
    回复
      许三多:卑微是最伟大的品质 

      兰:写《士兵》这个东西是因为一个玩笑。一天请小姨子吃饭,我跟她吹牛说要写一部戏叫《大兵小龙》。然后她说你写什么?我就说想一个人兵,就像我自己,夸夸夸说了胡扯一通。但这也不叫胡扯,你有什么样的生活,你就胡扯出什么来。就像一个没有心思去想走仕途的人,他不可能说与仕途有关的事。扯完了,小姨子说听起来很好玩的,问我什么时候写。我说想起来再写。就有点像李梦同志那样,一直说要写这个小说,结果一直没写出来。但是,我自己当编剧的,肯定又人找你来写。我一般做一个本子都是自己提创意,我不会去改写某个小说,改某个剧本。我自己提一个意向,人家如果愿意来合作,那么好,我们一起来做。当时有人来找我,听了关于士兵这个创意愿意合作,那么好就来了。 
      谈士兵的时候,名字就叫《大兵小龙》这也太开玩笑了点。要写我这样的军人,全中国大多数人不会相信,观众也不会接受。我这样的军人太特例了。我是极少数的极少数。一个太过于特别的个例是不值得写的,写了也只是一个人自我陶醉,没有意义。所以,真的想写,那我还不如踏实一点,不如去写一些共性的东西。于是就想写像许三多这样的人。 
      许三多这个人物是有共性的东西。 
      我不是说他傻有共性。他到底是傻还是聪明,这点上大有值得推敲的。我觉得他比我聪明多了。而且我可以客观地说,我相信大多数人没有我聪明,但是许三多比我聪明多了。 
      记:为什么? 
      兰:他几乎没有花费时间去茫然。即使在他茫然的时候他也在做事情。他从来没有浪费时间。他可以一心一意地做事。我如果像他那样一心一意地做事,我可以作出比现在多了多的事情。他没有我们这样好高骛远。他没有那么多计划,就是每天做该做的事。这聪明不聪明? 
      他的智商、运动神经其实一点也不比别人差。而且像我们这样抽一支烟、喝酒、打牌这类事情,他说没有意义。他是一个让自己非常平静世界中生活,在非常有限的事情中寻找意义,然后开拓有更大意义的世界的人。所以说,高城说,许三多每次都想救命稻草那样抓着什么事,最后我一抬头发现,他已经抱着一棵参天大树了。 
      有一个媒体问我,许三多的特质是什么?我回答说,一无所有,但是接受世界。 
      这是我对许三多印象最深的地方。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我喜欢他,我敬佩他。现在,他却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人物,这反而让我感到尴尬。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让一个虚构人物成为公众的道德指向。我没有想去改变别人心里想的东西。我是个特别尊敬每个人内心自己的人。但是,今天许三多成为一个社会性人物时候,我觉得我对他的评价就是:“一无所有,但是接受世界。”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面临的不是笨,而是不接受。有的人说,我就是这样了,脑子饱和了,就塞这点东西了。但是,我觉得一个人一生最快乐的就是生下来以后,不断地往脑子里填东西,不断地接触新的东西。而这件事情我没做过,这是我第一次做,我可以去尝试。但是,很多人把这些给放弃掉了。


      7楼2008-02-23 15:35
      回复
        记:是不是这些人都很相信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把握? 
        兰: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主见,却要装出一副很有主见的样子。认为我已经很伟大,我已经很独立了。然后就不接受外界事务的时间越来越多。 
        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处于这样的状态我可以理解,但是我碰到过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也处于这样的状态,我觉得就很可怕了。他不接受了,他认为我已经大成了,他就是在拒绝接受新的挑战,新的事务。就像李梦这样的人,(?88),不抱任何希望了。 
        许三多最让我和老康敬佩的地方,是他的卑微。人们总是向往自己伟大一点。我在上大学时候经常做这样的春梦。我觉得自己多牛,睡觉都带着笑。……拿一把刀出来砍了人(89)。这种没意义的事情中耗费了我太多的生命。仅仅是一个春梦。可能还有青春期。有些事情是没有太大意义。我这四年要是拿来好好学习外语的话,现在至少我法语、英语的文学,都能阅读。现在我非常想看一些原著的小说,我太想明白了这些。 
        记:许三多在茫然中仍然在做事。 
        兰:许三多就是那样的人,我甘于没有理想,我就是要把手上的事情做好。我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但是我知道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我要把手上的剧本写好,我要把台词写得导演乐出来。海明威在战地钟声中说,现在现在,只有现在,没有未来。海明威那样一个虚无主义者,他那样强调现在,用一首像音乐一样的曲子在反复强调着现在,强调着当下。 
        记:可以这么说,人意义就在当下的每一件事中? 
        兰:你就这么想有个意义? 
        记:不是。我个人也是处在一个追问的过程中。我发现身边很多人也在追问,总是处在焦虑之中。 
        兰:我这几年比较喜欢的哲学是存在主义。一个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一位叫西西福斯的国王,因为触怒了天神,天神每天罚他推石头,推着到了山顶,这个时候就会滚下去。然后西西福斯转过身去,继续从山脚下往山顶推石头。 
        这就是加谬的哲学,他认为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转过身子的那一个瞬间。你能够经历了那么多失败后,你仍然能转身过去做那件事情。我们就说钻木取火,到最后取火出来,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一个个体,××××。作为一个社会,他需要这样的铺垫。老康那天从内蒙古酒店一句话:我们要像鹰一样地对待自己,要像大雁一样对待每个人。 
        鹰是一种特别骄傲的动物。他飞得很高,他心里非常骄傲,骄傲不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来,而是在个人的内心中,我有一种不断完善自身的欲望。雁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飞得比鹰还远,它那种队形为什么?听说它那样的飞行方法可以让气流为旁边的雁服务。受伤的雁可以安排在最安全的位置。雁是一种刻意为他人活着的动物。所以,老康看到了这句话感触特别深。 
        我们无论是学佛,还是坐禅,还是信基督,还是看书学习,都是这样。你知道你像西西福斯那样,永远不可能把石头推倒山顶,但是。就像我做这部戏,我和老康绝对没有想到要改变这个社会什么,就像要把那块石头推上山顶。但是,我们在这样做,虽然这个石头仍然不会到山顶。就像我喜欢历史,它没有尽头,如果有一个尽头,全世界人民都怎么怎么了,那就没有意思了。() 
        记:就像吴哲说的,生没有尽头,没有归宿?(×××96?) 
        兰:我说的意思,包括我的本专业,影视、戏剧啊,历史上的,没有尽头,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记:人生本来也是这样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关键是看你自己的心态。就像许三多抱着一种心态是“一无所有,但是接受世界”。 
        兰:我当初进了军队,就认为一切没有可能性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想法是多么浮浅。当开始吃苦耐劳都尝试过,可能性很小。(×××97?)就像许三多抱着一种心态是“一无所有,但是接受世界”。 
        记:但是许三多每次似乎都是被命运推着走,不是主动的。他认为自己不行,结果都出乎意料得好。您这样设计就好像是上天特别眷顾许三多似的。 
        兰:许三多真的不行吗?真的是被动吗?其实他自己已经具备很多,一切的基础都有了。每次他多很幸运,遇到伯乐,像史今、袁朗这样优秀的教官。就我的专业来说,我感到自己有时候像许三多。我很幸运,一直在和国内最好的导演一起共事,电影、电视、舞台剧,你几乎可以让他们来顺着你的思路走,可以做到双方把自己最好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我跟一个朋友认真地说,我们没有私心,我们的私心全部在东西怎么样上。都可以做到。我们有多少同行还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而我这般有这么优秀的导演和演员这么投入地,在与你一起计划着下一个,再下一个的剧本。整个公司的后盾,投资人放在那里。按照你的意思来做,非常幸运。这和许三多一样的,你之前你没把事情做好,人家凭什么这样对你?有一天我再也没有创新能力了,我仍然会有很多朋友,但是一起做事的朋友不会把他的生命浪费在你身上。你得先把你手上的事情做好。就像一道悬崖,你想跳下去,要让别人帮你推一把,你要先爬到那个地方。(100)你得把这个地方做好了。 
        每一个成得了事情的人都是许三多。(100)他那种满足是真正的满足,是生命的赏赐。我觉得是最高的赏赐。……………………这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8楼2008-02-23 15:36
        回复
          记:好像许三多什么都不需要,但是后来都来了。(103)……………… 
          兰:我总感觉到,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尤其那些来自农村地区的人们,他们的承受力远远比我强。其实我也是一个山民,从湖南的山里走出来。只是后来去了北京发展,才变成了一个城里人。而且自己知道自己做的是最都市最时尚的行业。像许三多那样,从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来的孩子,其承受能力远远强过我们。 
          我曾经去腾冲山里走过,我很惊诧自己看到的。山民住的屋子室内和室外竟然是一样的。墙壁很薄,单墙,夏天蚊子不用说了,一巴掌挥过去几十个。冬天这里非常冷。我们今年四月份在高黎贡山都冻傻了。老康下了车,就直接冲下去买秋衣秋裤,本来内蒙古人应该是很抗冻的。山里面的温度要更加低得多。我真不知道这些腾冲人怎么能扛住这样的冻。换了我现在简直没法想象。我们已经把自己惯坏了。 
          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一点,在走两个极端。一个是,我们在急于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很伟大。另外一个是反感一切渺小的东西。其实有时候我们对民工持有藐视态度,不是势利眼,而是对卑微品质的下意识的排斥。 
          记:在你的字典里,卑微好像不是一个贬抑词。 
          兰:卑微怎么是贬抑词?我们总把自己搞得太伟大了。这是一个挺不好的事。我这些年来写东西,房子外面有个车子,轰隆隆地响着,我就觉得太刺耳了,受不了,受不了。以前我可以在马路涯子上写东西。这就是把自己惯坏了。那时候我没有钱,现在我有点钱了,我可以消费得起,我可以包一个带空调房间,在里面很安静地写东西。可是这不是件好事。 
          记:这种承受力是不是在军队会体现得更多一些,以至于让我们这些社会人已经感到无法企及了? 
          兰:我曾经到一个部队,是一支被裁下来的部队。那种承受力,你没法想象。从山西到内蒙古不坐车,全副武装这样大拉练过去。这支部队的团长想试一下军队的承受力,于是从内蒙古返回山西途中,还有250公里路程的时候,路况很不好,全是土路。这支部队的团长命令,全速前进,就是跑。跑250公里,汽车开这样的路都要三四个小时,何况是人?这种事情我绝对不行。有一次我跟着去拉练,到后来还是照顾我,说上车吧。 

          记:这些士兵里来自农村多,还是城市的多? 
          兰:差不多。现在军队对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城市兵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别小看城市兵,按这样的强度训练也照样能行。耐力,我觉得是承受痛苦的能力,其中有一部分是承受肌肉痛苦的能力。现在你叫我来拿重物,我也能拿得动,但是我受不了那种酸痛,对我来说就像地狱一样。 
          拉练的时候有兵倒下,但是马上爬起来。这是我的团队。我不知道他们的荣誉感是从哪里来的,是那么要命。拉练的时候,经常救护车是空的,就跟在后面跑。除非严重脱水了,要不士兵决不进救护车。有的士兵进了急救车里,听到外面××,拔了输液的针头从救护车里钻出来。 
          记:原来真的是如此。所以有了像钢七连那样要命的荣誉感的原型。 
          兰:就像高连长一开始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兰:我在腾冲遇到的人很不错。王宝强的口音就是这样的。不是为河南人翻案。我们可没觉得河南人有什么不好的,搞到需要翻案.


          9楼2008-02-23 15:36
          回复
            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要出问题的。 

            记:在许三多、成才、史今、袁朗、五六一、吴哲这些角色里,你最喜欢哪个? 
            兰:我最喜欢两个极端。许三多和袁朗。 
            记:你刚才谈了很多许三多,那么袁朗在你看来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军官在现实中你遇到过吗? 
            兰:有。我遇到过。 
            记:他非常爱许三多这些士兵,但是他又总是在“算计”他们。 
            兰:他很爱,他比高城爱钢七连更爱他的老A。他的爱更加××、更加理性。只有更加感性才能更加理性,只有更加理性才能更加感性。高城的情商很高(?112),但是袁朗。转过来转过去,一个人对一个东西的情感,就像两夫妻之间也在不断磨合,最后碰撞出来的是一种升华的情感。 
            高城与袁朗比,……………… 
            袁朗这样的军官,他选择了一种最累的方式生活。他的眼前本来就是一片光明坦途,但是他不愿意看到鲜花满路,而是在自己的坦途上洒满了钉子。像袁朗这样的上级,老捉弄我们,老在设计算计我们,所以我们都会很恨,因为很恨,所以我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把自己内在的东西激发出来了。当我们真正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更多的投入。他不仅仅是不让别人过得不舒服,更是让自己过得不舒服。为什么老段在演袁朗的戏时抽了那么多烟?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的人,当然要比我们编剧头疼多了。而且人家体力付出比我大得多,天天要折磨其他人。袁朗这样的人,把自己一条非常平坦的道路上铺满了钉子,铺满了石头。这样他才觉得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他喜欢把自己磨得像一把刀一样。 
            我不敢让五六一进老A。因为五六一进了老A会把袁朗给打趴下。因为袁朗拥有的比五六一多,而五六一拥有的比他少。拥有的少的人可以把拥有的多的人打趴下。 
            这一点我深深体会到。当我面对一些士兵时,我的军衔比他们高。尤其是在列兵面前,我心里会失衡。(115) 
            在当你碰到像史今、许三多这样的列兵时,我没有底气。我得到的东西比他们多得多,而且不费什么。我知道我不是从他们身上得到东西。但是,从我付出到得到的东西上,我觉得与他们的付出和得到想必,我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所以我在他们面前,我永远是仰视的。 
            那最后五百公里到达营地的人,那里面所有的人我都要仰视。就是救护车上的人我也要仰视。 
            当袁朗碰到五六一的时候,袁朗输死了。因为,五六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袁朗对他的各种手段是无效的。当然,袁朗对许三多这样的人也有点无效。但是许三多他不容易怒,五六一会容易怒。他根本不会卖你袁朗的账。袁朗会输,他有军衔、有家庭、有前途,他在军队是很有前途的,他可以很阳光地过他一生。但是五六一没有这些。说同情心太小,我说一种人对人的逻辑,就是这个人,老A输定了,袁朗彻底没招术了。(117) 
            像许三多这样全盘接受的人,这样的人在世界上太少了。太单纯了。因为换了我做仰卧起作,即使我再信任一个人,我也会数数的。缺心眼。但是五六一他不接受?他接受。


            10楼2008-02-23 15:37
            回复
              记:袁朗为什么一点不反抗? 
              兰:你有什么好抵抗的?啪啪啪地做垂死抵抗,扔一个手榴弹? 
              我虽然正经在军队里待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可能见过的军队算多的。各种各样,我有特殊性,我可能不是最有资格来说军队的人,但是我看过比较多。 
              记:你评价这些演员为了这部片子都拼了命地干。在拍摄中一定有很多感人的细节吧? 
              兰:张国强被称作“戏疯子”,要命的认真劲。演港钢七连火爆的高连长,镜头里经常有个砸三烂五的,他来真格的,入戏时候狠的,一手砸下去经常受伤。他笑嘻嘻地举着老缠着绷带的手,说,我又要受伤了。 
              段奕宏说了,自己排戏近乎受虐。这部戏大家都很认真。那种认真的劲头让你觉得所有的人都带动起来了。你经常看到戏拍到了三更半夜,那么晚了,我们演员还在和导演老康,和编剧在一起拍。但是那真是一种快乐。这个剧组很干净,很单纯。就是为了把事情做好。搅和的是“没有意义”。看,士兵突击的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演员们的座右铭了。 
              王宝强在拍摄老A选拔那场戏,差点出了人命。他和伍六一趟过水库,在水库里跑得手脚发白。水库有20多米深,差点没了一条命。 
              在马龙排戏,每个人能扫出100多只苍蝇。那里的苍蝇之多,停在桌面上可以扫下一片。蚊子盯在你手臂上,用手一掠,竟然从手臂上抹下十几只。在草原上演习,只能收养耗子做宠物,那是极其荒凉的地方。只有个青龙山庄,美其名曰旅游胜地。 
              在马龙吃不着肉,有一天剧组的厨师出去买,竟然都是大肥肉,流着肥油,一连吃了几天都快吐,买了一大批,天天炒肥肉。 
              整天在日头下暴晒,黑得像鬼一样,每个人都能撕下巴掌大的一块皮做留念。 
              许三多在练大回环的时候,王宝强是亲自上去练,直到吐出来。 
              ………………………… 
              (还有四十分钟录音,未完)


              11楼2008-02-23 15:38
              回复
                发完了.大家久违,俺继续潜水了. 
                了望和解放都是不远千里跑来腾冲采访的,所以说得多一些,因为说得多所以希望她们给我一个采访记录,要记录是因为平时自己说得也很少. 
                不管最后报道能用多少,这也是她们费了很大辛苦得来的劳动成果,所以,除了小爱的吧之外不要转载:) 

                刚发现人记者最后还在书面上提了两问题,我居然一直没看... 
                现在回答,也不知道人还能用得上否...报道早发了吧? 

                1有没有类似场景不说.如果你熟悉我的话,会发现我大概是真的不复制自己生活中任何类似场景的,这方面我是光吃不吐的葛朗台; 

                2当然去过.但肯定让他们象兵的不是他们的军装. 
                奇怪演员怎么演得象当兵的,是不了解演员的可塑性,这是他们的工作,这都做不到一种可能是平台不好,第二种可能是自己太不竞业.从导演角度来说,我给你提供了平台,连这都做不到,歇吧. 
                 
                 
                 作者: 等待升仙 2007-10-15 10:54   回复此发言


                13楼2008-02-23 15:39
                回复
                  偶认为…………

                  249的ID素等待升仙~·

                  实在是很适合这个人啊……

                  完全一个仙儿……………


                  14楼2008-02-24 18:02
                  回复
                    他是个大仙

                    哈哈哈哈


                    15楼2008-02-25 14:49
                    回复
                      或者

                      249~·

                      人家也一妖孽出身…


                      16楼2008-02-28 10:49
                      回复
                        据说班长开吧最初和249一起在上面。。。。。。。

                        不过我觉得这里面好几个妖


                        17楼2008-02-28 19:08
                        回复